站内搜索:

涪陵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017-05-16 09:00:02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

 

城市综合经济体制的改革,远比农村改革复杂。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把一部分中央和省直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理;开始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为继续改革打下了基础。早在198011月,涪陵地委召开扩大会议,就提出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问题。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决定精神指导下,地委在《1985年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把企业搞活。从此,涪陵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涪陵乘势而上,加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力度。1998年涪陵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一手抓机构组建,加强与重庆的衔接,理顺工作关系,一手抓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编制《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9982002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推进三化进程,建设一流强区的宏伟目标。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在一个新的起点向纵深推进。

一、国有企业改革

() 产权制度改革

要使国企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能应对市场竞争,改革产权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是关键一环。

涪陵地区早在1988年全国泛股制热潮兴起时,就开始在日化厂,建陶厂搞股份制,尝试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制公司。199111月,涪陵市新力机械厂还以合资控股方式与美国康帝实业公司共同组建了涪陵康帝灯饰有限公司,这是涪陵地区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到1991年底,仅涪陵市就已有11家泛股制企业。1992年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配套改革,改革由扩权让利,发展到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企业制度创新,19935月,涪陵市百货公司正式宣布破产,成为全市首家破产国企,12月涪陵及川东第一家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建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411月贵州铝厂以1000万元入股涪陵铝厂,同月台商陈山旺投资1000万元靖黔水泥厂组建涪陵市荔枝长江靖黔水泥有限公司、娃哈哈公司嫁接成功、太极、金帝批准为集团公司,在全区已有一大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国有民营企业诞生。涪陵市被国家体改委列入全国15个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市)之一。至1995年底,全区已有378家企业推行了明晰产权的各种形式的改革。其中,股份合作制110家,有限责任公司29家,租赁经营53家,拍卖41家,兼并21家,公有民营108家,联营19家。涪陵市有3户企业实行了规范化的公司制改组,有1户列入了地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企业。

为确保国企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产能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涪陵地区从1994年起,还抓了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规范化等产权基础管理,全面实施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完善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资产的管理;建立了国有资产中介机构,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担保公司及产权交易所,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离、国有资产资本化等原则,对产权改革中的国资进行管理。

在中央“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改革思路引导下,涪陵地区的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1996年至1997年,全区以提高企业资本营运水平为出发点,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1998年新区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02年之前,要实现以资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所有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5户企业股票上市。1999118日,区委、区府提出从20002010年全区国企改革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及“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要素流动、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提高素质、强化管理、增强实力”的发展思路。涪陵区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企业制度改革,驶进了快车道。

1986年,县级涪陵市有国有企业222户,到2003年,已减少到了51户,其他191户都已经过了不同形式的产权改革,其中:股份制企业71户,私营5户,兼并合并19户,关闭40户,破产20户,职工进中心或实行“双解”30户,到2005年底,只剩下一户尚在进行中,到2006年上半年也已完成第一次公司制改革。全区15户重点企业,有14户企业为公司制企业,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为8户。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国企单位数量减少了,但国有工业的资产在整个工业资产中的主体地位并未丧失;企业的整体素质、运行质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在提高,2005年全区新产品产值达337000万元,比1987年的4340万元,增加了76.64倍,工业产销率达96.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40310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达120.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5.8%。朝华科技、太极集团、长丰通信、长江水运、涪陵电力、三爱海陵等6户企业已先后上市,股票融资额到2005年已过25亿元。

(二)经营体制改革

涪陵地区于1978年先在三个县级企业实施全面经济核算试点,打开扭亏增盈局面。1979年试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和超定额奖,或综合奖加超定额奖分配办法。19803月以后,企业扩权在涪陵全面推开,企业实行亏损包干。1981年实行企业利润全额分成制,商业企业开始实行包交利润额。1982年,下放部分物价管理权限,扩大地方和企业定价权。1983年,国营、集体商业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试行企业利改税,扩大企业财务自主权。从1984年开始,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体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将企业生产型改为经营型。19851月,涪陵市国营、集体企业开始推行劳动合同制。19877月至12月,涪陵市工交、财贸、城建、乡镇集体企业系统全面推行竞争性风险承包责任制,选择合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两保一挂”(保完成上缴利润指标,保完成既定技改任务,职工工资与企业利润总额挂钩)、“双保承包”(保完成上缴利润,保完成技术改造任务)、“一包四挂”(包利润指标,挂产值,挂产品质量,挂主要原材料消耗,挂安全生产)、“上缴利润包干超收分成”等多种形式。1987年,在涪陵地区119户国营企业中实行了承包或租赁经营,占预算内企业总数的77.8%。其中的涪陵市工业局于810月通过招投标,有8个企业的厂长是公开招聘的,对5个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对3个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

19882月,涪陵在地区工交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199010月,继198712月停产关闭、批准合并建陶厂的涪陵市玻璃厂之后,又批准市新华厂并入地区柴油机厂,地区针织厂并入地区苎麻纺织厂,并对干部实行聘任制,职工工资实行全浮动、劳动岗位实行上岗、试岗、待岗制。到1995年,中央又提出对国企的改革应着手于“三改一加强”。地委、行署和涪陵市委、市政府为转换经营机制,于是对不景气的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大搞股份制。1996年,加大了资产重组力度,紧紧抓住对外开放、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和对口支援及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鼓励兼并、破产关闭、规范公司改造、优化企业结构方面下功夫。到2005年底止,全区所有的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全部公司化且绝大部分公司制企业,都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能适应国有工业企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营体制。

(三)三项制度改革

三项制度,指国企的干部人事、企业用工、企业干部职工工资三大制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由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委派任命,工人也由政府劳动部门按计划分派,同时按相关政策法规,对干部、工人予以定级定资。所以干部、工人一旦进入国有企业,都可享受定时调资提级的待遇。只要能按部就班地工作,只要无触犯法律的行为,这种待遇就可直至终生(退了休也可按国家规定获取原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所以人们把这种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视为“三铁”(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

涪陵地区从1986年开始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同时推行经济责任承包制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1987年又在一些国有工业企业中试行厂长公开招标租赁、承包经营制。当年涪陵市工业局系统就有8个国有工业企业的厂长是公开招聘的。全区有23个企业,厂级领导干部69人,经过招标聘任的只保留了45人,其余25名,或下放车间当工人,或改任中层干部,或调离该企业,或去大中专学习。到1990年,全地区78%的工业企业的租赁、承包经营者,都是经过招标聘用的。

在以竞争代替任命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者之后,又在用工和分配制度上作相应改革。到1990年,全地区实行分配与工效挂钩的企业已达61户,占全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61%。实行劳动优化组合企业55户,被列入下岗、待岗的人员达876人。

为破“三铁”,搞活国有企业,涪陵地委继19882月转发四川省委组织部、计经委政治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招标选聘经营者的企业原有干部任用和待遇问题的试行意见》、《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公开招聘经营者改革人事制度的试行意见》后,于199010月发出《关于深化企业劳动工资、保险、用工改革的通知》。199257日,为进一步破“三铁”,行署还召开了全区国有工业企业破“三铁”现场会,地区劳动局于199332日发文规定,对各县(市)每个部门不再下达指令性用工计划和招工计划,企业在工资总额内自编计划,从此,正式结束了企业用工必须由劳动部门下用工计划的历史。

按照党中央于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1995年提出的“抓住抓好大的,放开放活小的”的改革思路,对国企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的综合性改革的精神。三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到1996年,全市已有1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兼并了20户国有工业企业。在企业内部把改革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普遍进行了内部劳动、人事、分配、财务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是在分配上把原来的档案级别工资制度改为职工技能、效率和成果紧密挂钩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其次是在用工上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实行上岗、下岗、待岗“三岗”的劳动动态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企业内部竞争上岗、择优上岗的机制。再次,是按照“优化、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了内部机构精减和压缩非生产人员的工作。同时打破了干部和工人之间的身份界线,初步建立起了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到2002年,绝大部分国企都实行了公司制,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稳步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工程,促进“三制”改革。积极推行一个转变、三个打破、一个转变:即把以“产量和成本节约计奖”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转变为以“纯产品工资含量包干,以成本、质量、安全、设备及现场管理、劳动纪律五否决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实现企业管理从片面追求产量效益向追求产量效益和管理效益并举”;三个打破,即第一步打破各分厂吃公司大锅饭的局面,第二步打破各工段、班组吃分厂大锅饭的局面,第三步打破工段、班组内部各岗位的大锅饭。同时施行中层以上干部年薪制和主任、副主任、工程师技术职务制、调动激发中层以上干部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19651966年加强三线建设时迁入涪陵区境内的几户军工企业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过改革改造,有的外迁,有的就地顺利转产,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四三二厂(红星金属结构厂)1966年迁入,1980年更名为国营川东造船厂,1983年转为民品生产。8161965年迁入,19842月,转产化肥。1985722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816厂建设年产30万吨1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厂。1986122日,816厂大化肥工程被国家计委批准列入国家 七五建设计划。国营406厂,1982年迁往宜昌,留下的厂房、设备建成涪陵地区苎麻纺织厂。

二、城建、交通事业的发展

涪陵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从战国后期秦国设枳县起,历代为县、州(郡)治所所在地。1950年以后为地(专)、市(县)、区驻地。上下2000余年,至今仍有汉代砖墓、崖塔等历史文化遗物、遗址,记录着这座古城的沧桑。解放以来十分重视城市建设和交进事业的发展。新区成立以来,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基础先行、项目支撑、点线结合、综合开发、优化结构、配套完善、狠抓管理的城市发展思路,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到2000年底,城市人口己发展到25.8万人、城区建成面积达14.5平方公里,到2005年末,城市人口已发展到39万人,城区建成面积达32平方公里。

(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涪陵城因水运商贸而兴。解放以后50多年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涪陵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移民迁建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整修码头、航道,新建公路、车站,改造旧街道,修建沿江路、环城路;新建自来水厂,增设文化体育设施等。60年代中期,由于“三线建设”推动,城区规模开始扩大,设施水平逐渐提高。1978年后,改革开放带来涪陵工商业繁荣。尤其是1983年撤县建市后,城市建设资金逐年增加。按照新规划,新式楼房取代了低矮的破旧房屋,平坦的混凝土路面取代了高低不平的狭窄街道,初步形成以沿江路、人民路、三环路和广场涪蒿路为骨架的城区街道网络,及南门山、易家坝等商业中心。学校、少年宫、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剧院、工人俱乐部、体育场、公园等一批教育和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区供电、供水能力相应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共交通、路灯照明等得到有效改善和加强。1986年至2005年,是涪陵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涪陵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发展。1986年,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非农业居住人口10.37万人。随着三峡工程开工,城市移民建设展开,涪陵城区不断扩大。李渡长江大桥、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二桥、火车站站前大道、东西干道路工程加快推进,李渡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环城大道(北路)西段、李渡南北复线工程开工建设,高速公路李渡出口建成开通。滨江路景观工程全面竣工,涪陵山城、江城的特色逐步显现。城市绿化以森林公园、望州公园(19841月建成开放)、堡子城公园(19917月建成开放)、涪陵广场(1998年竣工)和道路绿化、小区绿化为主。还建成涪陵革命烈士陵园、体育馆、水上乐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各1座。2005年是涪陵城市建设投入力度最大、城市面貌改善最快的一年,全年完成基础城市设施投资13亿元,增长42.7%。大城市骨架基本成型。至2005年,城市绿化复盖率37.7%,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9.0%。涪陵城市人口达39万人;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现在的涪陵城,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宽敞平坦,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齐全,桥南开发区、李渡示范区之建设,促进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特别是涪陵广场、涪陵体育馆、涪陵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程——涪陵城区移民迁建防护工程的建成,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涪陵的城市形象。同时,境内建制镇1978年前4个,1985年增设4个。20世纪末,建制镇增加到18个,境内镇区总面积大幅度增加。

城市兴起便有街道,便需城区交通。道路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基本的一环。城区道路建设和公共客运发展是涪陵城市变革的一个缩影。涪陵解放后,街道建设发展较快,至1985年,城区改造和修建街道12条,总长19348米,形成以一环(沿江路)、二环(人民路)、三环(鹅桥路)路为横向主干道,广场一涪嵩路为纵向主干道的城区街道总格局。19905月,连接涪陵城区江南片与江东片的涪陵乌江大桥竣工通车; 19928月,全长6.3公里的石(柱)雷(神店)路涪陵段(现四环路)铺设混泥土路面工程竣工,极大地改善了涪陵城市的交通状况。1993410日,涪陵城区中山路改造工程历时5个月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共浇筑混凝土11550立方米,安砌人行道路彩色地面砖9821平方米,街道还安装了新式路灯160组。1994114日,涪陵长江大桥开工建设。199751日,大桥建成通车。20051月石板沟长江大桥开工建设,计划总工期36个月,该桥建成后,加上现己通行的涪陵长江大桥、乌江大桥、李渡长江大桥,以及先于该桥竣工的乌江二桥,依托滨江路等城市主干道与高速公路有机联接,届时将形成涪陵城市的外环高速大通道。城区目前以横向的滨江路、中山路、人民路、兴华路、黎明路、松翠路、步阳路、四环路,纵向的公园路、广场路、高笋塘路、建涪路、望州路、黎明南路和北路、稻香路、洗墨路、涪南路等道路,形成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支路和步行街相互连接,形成道路(街道)网络。城市公共汽车从1976年涪陵城区始有公共汽车时的线路3条,客车6辆,当年客运量24.17万人次开始发展;1985年线路增至9条、客车28辆,年客运量89万人次,到2005年拥有线路近30条、客车187辆、出租汽车820辆。进入21世纪,涪垫路改造、涪丰路北线改造等,缩短或即将缩短涪陵与外部的时空距离,涪水路、涪龙路、涪蔺路完成改造和硬化任务,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渝怀铁路、319国道、石雷路省道纵横贯通,加上渝涪高速公路,构成陆路交通骨架。汉渝光缆穿境而过,涪陵水陆交通和现代化通讯畅通国内外。

(二)交通事业的发展

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之要冲,得舟楫之利,水运一直较为发达。水上现有通航里程108公里,另有季节性通航河流4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江、乌江航道进行整治,同时加快港口码头建设。从80年代中期开始,涪陵地、市轮船公司抓住长江旅游业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出现了 万里长江千帆过,涪陵水运笛长鸣的兴旺景象。到涪陵新区成立前的1997年,全市有机动船舶49415601载重吨,42004客座,运输驳船13034707载重吨。全年完成客运量1142万人,客运周转量112945万人公里,分别是1988年的85%和144%;完成货运量443万吨、货运周转量68025万吨公里,分别是1988年的245%和136%。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高速公路建成、运输结构调整等影响,水运业中的客运进入萎缩状态,水运逐步回归到以货运为主的经营方向。2005年,全区有各类社会营运船舶439艘、13717客位、598872载重吨;全年水路货运量734.25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792326万吨公里,比九五末增长1.7倍和近20倍。港口码头建设全面推进,到2005年,城区依堤复建的4个港区、18个码头、29个泊位大部分己竣并形成生产能力,李渡‧、珍溪、龙驹等12个移民集镇码头复建完工,黄旗集装箱作业区、北拱铁公水联运码头和涪陵港物流园区、白涛化工物流园区开工建设。

涪陵区境多为丘陵山地,公路交通显得尤为重要。自1956年涪陵区境内第一条公路涪南路建成通车,经过多年建设,到1985年陆续建成各类公路88条,通车里程1098.8公里;到1997年枳城、李渡两区共有公路2112公里,通达32个乡镇、589个行政村;新区成立后,把交通作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提出2小时涪陵枢纽涪陵的奋斗目标,三年完成了主城到所有乡镇公路的硬化。到2005年共有公路3712.2公里,通达全区所有39个乡镇、351个行政村。全区有公路运输业户2865户,拥有客货运输车辆4812辆,其中客车142721282座、货车33859147吨;有客运站6个;汽车维修业户409户,从业人员2900人;开行客运线路3142391班。全年陆上共完成客运量2522.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9594万人公里,货运量694.4万吨,货运周转量32182万屯公里。

200012月涪陵长寿高速公路全线竣工通车,结束了我区无高速公路的历史。2000年开工建设、2005年通车的渝怀铁路完善了陆上道路结构,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联结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的涪南铁路、沪蓉铁路将进一步提高涪陵综合运输能力,加强涪陵作为重庆市交通副枢纽地位。

三、流通领域改革和流通产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流通领城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减少经营环节,商品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1983年,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逐步推行以承包经营为中心的体制改革,改变了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活跃了市场。到1985年全区商业零售网点达16887个,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亿元。涪陵地委在 «1985年工作意见» 提出:搞活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流通领域改革步伐加快。1992年开始进流通领域四放开的改革,1998年涪陵新区成立后,则在市场体系培育上加大了力度,通过打造商圈、扶持重点、调优业态,使商贸流通产业保持了繁荣局面,区域性商贸中心己具雏形。到2005年,随着流通企业改革的加快和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27亿元。区域性商贸中心和乌江流域最大物资集散地基本形成。

(一)商业体制改革

流通领域的改革主要经历了扩权让利——推行经营责任制——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关闭破产改制重组等阶段。早在19792月,涪陵地区百货公司被确定为扩大商业自主权试点单位之一,开始了涪陵商贸流通领域的艰辛探索。1984229日,地委、行署印发 «关于疏通渠道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的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指导思想上来一个大转变,从只重视生产转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上来,坚决贯彻多渠道经营的流通体制,积极扩大销售市场,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加强经济协调工作。19878月,地区财贸办公室发出 «关于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意见»,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的优惠条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19934月,地区财贸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加快全地区市场建设的决定»1992218日,针对目前国营商业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地区财委制定了«四川省涪陵地区国营商业企业 双保经营责任制试行办法»,以便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切实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6月,地委、行署作出 «关于在国营集体商业企业推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等四放开的决定»1993126日,行署转发地财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商贸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并印发了 «涪陵地区国合商业企业双保经营责任制试行办法» ,把商业四放开改革推向深入。1996812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流通产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抓好贸易,搞活涪陵市经济的流通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了流通产业的前导性地位,理顺和明晰了涪陵流通产业的发展思路。11月,又召开流通产业工作座谈会,确定市粮油进出口公司和土产果品公司为市流通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在涪陵区起步的1998年,区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商贸流通改革作了部署和安排:加大商贸企业改组、改制力度,依托榨菜、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组建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全面放活小企业,推进商业批发向社会化配送中心、代理制转变,商品零售业向连锁经营转变。

2005年,商贸系统国有企业的改革己进入尾声,除白涛工矿百货、蔬菜、副食3个公司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外,其余的34户国有商业企业改制重组6户、兼并2户、关闭、破产26户,妥善安置职工3800余人,化解各种债务6500万元(主要是银行债务)。

(二)物资体制改革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物资流通工作贯彻中央关于改革、开放、搞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物资计划分配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物资流通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四川省物资局提出的搞活物资流通意见,对部分国家计划分配物资实行敞开订货,将计划管理的356种物资中的300种物资放开,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由物资部门经销和企业自销。物资部门不断改进流通方式,更好为生产建设服务。保证了重点建设需要,从1980年开始推行物资配套承包供应。

1987年到1990年涪陵物资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全面推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包经营责任制。第一轮承包到期后,物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对国有资产加强了管理,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第一轮承包工作的审计。1992年至1993年转入第二轮承包,涪陵物资企业实行的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分成、欠收自补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把企业的责、权、利密切结合,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统一,调动了物资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1994年之后物资企业主要实行的目标经营责任制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经营责任制。涪陵物资部门认真贯彻《四川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开展对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了物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涪陵区物资系统在历史上,曾为涪陵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过贡献。但从1993年起连年亏损,到2000年底除个别物资企业外大多数已到资不抵债地步企业相继停业,职工大多数下岗待业。随着改革深入,从19961227日,涪陵市流通行业首家整体转制企业——涪陵市物资总公司宣告成立(该公司的前身是原涪陵地区物资局及其所属企业)开始,到2004年,涪陵区国有物资企业11户中、3户经法院裁定破产,6户政府批准关闭、1户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除民用爆破器材专营公司待改制外,余全部退出国有经济序例,对职工实行一次性安置,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身份。

在完成物资企业改革,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工作后,200431日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重庆市涪陵区物资总公司。

(三)供销体制改革

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民社员集资、国家扶持兴办的、具有半官半民、官民结合的双重身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性质商业。涪陵供销社系统自1951年建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遍布全区的销售网络,组织体系健全,计划经济时期在农村商业中居主导地位,主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成为农村经营服务中心。它的改革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改官办为民办,把县(区)联社办成有人财物、产供销权力的经济实体,基层社办成具有独立资格的法人机构;在劳动人事制度上,新增职工从农村招收,实行合同工制度,领导人员按管理权限先行内批,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实行职务津贴。

经过一系列改革改制后,到2005年,涪陵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有改制后老企业11个(农资总公司、日杂总公司、土产果品公司、棉麻公司、第一农资公司、土产棉麻公司、药业公司、日杂公司、贸易公司、果品副食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等);基层供销社10个(李渡、新妙、蔺市、珍溪、白涛、马武、龙潭、清溪、焦石、城市等基层供销社);有参控股企业12家,有开放办社企业8个,发展综合服务社109个,专业合作社93个,有净资产1398万元。供销合作社的办社宗旨始终为“为农业服务,为社员生活服务”,业务经营活动始终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供销社在经营服务体制上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经营范围、经营品种、经营方式等产生变化,只要有利于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要,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的活动,供销社都可以依法经营。除农用物资经营、农副产品经营外,还大力发展商办工业。供销社商办工业涉及食品加工业(重点是榨菜加工业)、棉花加工业、服装制造业、废旧物资加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涪陵榨菜集团公司是供销社商办工业的典型代表。

四、宏观调控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通过对计划、税收、财政、物价、金融等体制等进行改革,来不断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而对计划体制的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个私经济正是在计划等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中得到快速发展。

(一)计划体制改革

涪陵的计划体制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还不确定,呈现计划和市场双轨制运行,宏观调控频繁交替使用扩张政策和收缩政策,国民经济在波动中发展。

1979年一1982年期间,计划体制改革未整体推开,只作了适当调整。党的十二大后,计划体制有所松动,允许部分领域由市场发挥作用,计划管理形式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调整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并行,但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84年,国家计委发布《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后,计划体制改革朝着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市场调节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继续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范围,提高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到1993年,涪陵地区工业生产中保留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不到10.0%,重要原材料(物资)纳入指令性分配的不到5.0%,预算内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到5.0%。县级涪陵市的各项经济发展计划则基本上属于指导性计划。二是改进计划指标体系。逐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效益等综合价值量指标,实物指标有所减少;开始重视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将有关指标纳入计划指标体系。三是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1989年,成立了地区计划委员会,将计划调控与经济杠杆部门的单项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1990年,涪陵市计划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理顺计划、财政、银行三个部门的关系,建立宏观计划综合平衡制度,加强对重大经济活动的协调。四是增强计划的预测性。1989年,行署地区在批准计委的《关于强化计划宏观控制职能的报告》中要求“把计划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研究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上来”。

第二阶段(1992年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改革阶段。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稳定性增强。这一阶段计划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一是计划管理范围大幅度缩减。二是计划管理职能逐步向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的方向转变,基本建立起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新型计划管理体制。三是进一步简化和取消了一些不必要和没有实际作用的指标,对需要保留的指标加以改造,逐步形成了以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为主的新型指标体系。四是计划管理方法向民主化、科学化转变。

(二)税收等配套改革

涪陵的税收、财政、工商、物价、审计等随着计划体制的改革,也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例如涪陵地税自1994年成立至2000年,经历了一个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区划上先后隶属四川、重庆;机构上曾三更其名;行政管理上曾辖涪陵市、南川市、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五县(市)地税部门;在职能上经历了合并财政农税部门后又划回财政的过程;在体制上经历了由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后又上划重庆地税局垂直领导的过程。2001起,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当年全区共有42户企业享受了15%税率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1500万元。

(三)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

1982年末,全区个私经济产值仅2万元,1989年产值55万元,从1990年起,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当年产值达到838万元,到涪陵新区成立前的1997年产值达到4345万元。

1998年以来,由于涪陵撤市设区,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减弱,个体工商户总户数下降,截至2000年底,全区实有个体工商户15794户,从业人员27982人,分别比1998年下降25%、23%,但个体工商户规模、效益发展显著,2000年创造产值18611万元,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682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78%、62%,从行业看,商业仍占主体,有10889户,占69%;私营企业则快速发展,到2000年底,全区有私营企业575户,从业人员6998人,注册资本49954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17%、12%、25%,在企业类型上,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增长最快,其次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2000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纳税总额达702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非公有制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年8月,区委、区政府在召开的全区私营工业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上确定了10户重点私营工业企业,标志着涪陵私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3年,区工商分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到年底,全区己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072户、个体工商户17918户,个体私营经济全年纳税突破8000万元,解决城乡就业7.5万人;到2005年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68.1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0.5%,有个体工商户19323户,私营企业2358户,比上年分别增长26.1%、19.3%;注册资金总计26.26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23户,同比增长26%,首次出现注册资本上亿的私企一重庆智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始涉及一、二产业,改变了个私经济发展初期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局面。

五、对外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涪陵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渴望引进外资发展地方经济,为对外开放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如抓城市设施、交通运输、能源供水等基设施建设。由于众多原因,在对外开放的头十年里,境内未有招商引资事项,没有一家外商投资建设,外贸业务量也很少。开发区、示范区建设亦未起步。19861130日,涪陵市被中国政府决定为192个市、县对外国人开放地区之一。1992年涪陵地委、地区行署作出《关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决定》,提出“敞开大门、开放沿江,内联外引,借船出海,走向世界”的思想,对外开放开始实质性的起步,1998年,涪陵新区成立后,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

(一)招商引资工作及“三资”企业的兴起

涪陵招商引资工作始于1990年。在地区经协办等部门努力和配合下,1990年涪陵建起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隆光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合同外资500万美元。这是涪陵招商引资工作的起步。惜因资金不到位,该公司未进入实际运作便消失。有起步经验后,1991年批办5家“三资”企业。

1992年涪陵地区批办16家“三资企业”,总投资额2804万美元,合同外资687万美元,实到外资340万美元。1993年批办30家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额15406万美元,合同外资4959万美元,到位外资350万美元。涪陵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0家。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量的突破。1994年地区行署提出《关于进一步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拓宽了对外开放思路,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行署《关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鼓励区外客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极大鼓励外来投资者积极性,提高全区上下招商引资自觉性。既引外资,又招内资,内外并举。1994年引外资14户,总投资额2468万美元,合同外资1552万美元,到位外资228万美元。1995年批办外商投资企业8户,总投资额4258万美元,合同外资1672万美元。1996年引外资办企业3家,总投资1602万美元,合同外资1063万美元,到位外资200万美元。1997年办“三资企业”3户,总投资52万美元,到位外资60万美元;吸纳境内区外投资工作正式起步,当年引进资金项目120个,协议资金14.7亿元,到位资金6.02亿元。当年引进外资较少,但引进境内资金开始起步,且数额大,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引资面的突破。

重庆直辖后,涪陵区委、区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于1998年、2003年、2005年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998年引进境外投资1户,总投资200万美元,合同外资100万美元,到位外资112万美元,招进境内投资96个项目,协议资金96个项目,协议资金21.8亿元,到位资金6.6亿元。1999年引进境内区外资金18个项目,协议引资7.86亿元,到位资金1.08亿元。2000年引进境外投资1户,投资总额250万美元,合同外资72万美元;引进境内区外资金51个项目,协议引资7.38亿元,到位资金1.6亿元。2001年引进境外投资者2户,总投资3237万美元,合同外资1005万美元;引进境内区外资金项目30个,协议资金7.9亿元,到位资金2.8亿元。20029月,区委书记胡健康、副区长庞一卫带领区外经委等有关部门人员一行12人,赴厦门与新加坡长城投资(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加仲先生洽谈,签订意向性投资协议。同年1028日,涪陵区府与新加坡长城投资(私人)有限公司签订正式投资合同,成立“新涪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4800万美元,日加工原料6000吨,第一期投资3600万美元,日加工原料大豆3000吨。当年引进境外资金3户,总投资6699万美元,合同外资7425万美元,到位外资41万美元;招进境内区外投资154项,协议引资17.62亿元,到位资金9.46亿元。2003年区府发[2003]4970号文件,规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当年引进境外投资4户,总投资额5166万美元,合同外资2250万美元,到位外资1252万美元:引进区外境内投资项目205个,协议引资35亿元,到位资金8.64亿元。这年涪陵招商引资实现规模的突破。新加坡长城投资公司(私人)来涪陵投资3600万美元设立独资企业“新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自1990年起引进外资企业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家。“新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兴办,带动世界500强的中化集团、安利、肯德基来涪陵投资,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也落产涪陵,并将涪陵腾辉水泥厂收入旗下。区政府提出“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掀起大开放、大招商的热潮”。20044月,副区长罗清泉带领有关部门人员参加重庆市第九届“渝洽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当年度引进境外投资者10户,总投资额4348万美元,合同外资3132万美元,到位外资1010万美元;引进境内资金项目213个,协议引资29.8亿元,到位资金11亿元。20054月,引进外资4户,总投资2379万美元,合同外资1327万美元,到位外资169万美元;引进境内区外资金项目282个,协议资金29.2亿元,到位资金12.8亿元。

1990年至200516年间,涪陵地区、地级市、涪陵区共引进国外境外资金办“三资企业”105户,总投资额50328万美元,合同外资19817万美元,到位外资3980万美元;其中,在涪陵区范围的“三资”企业80户,投资总额32542万美元,合同外资1634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03万美元。境内区外招商引资1997年始至2005年,共引进投资项目1197个,协议资金171.96亿元,到位资金60亿元。

(二)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

1986年至2005年,境内对外贸易经历变革、重组、发展的过程。对外贸易发生根本变化:对外贸易的形式,从按计划调供出口到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直接进出口;从单一的货物贸易到外贸、外资、外经的“三外”同步发展;从国有、专营青一色的绝外贸企业队伍到国有、集体、民营、个体一起上的内外兼营的新型外贸企业队伍;从统一经营、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传统外贸经营体制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贸经营体制;外贸经营额由调供出口额到进出口额。

境内外外贸易一直以出口为主,出口创汇。对外贸易形式主要是商品出口形式。1986年至2005年,货物出口形式分为按计划调供出口(1986前至1992年);调供出口与直接出口并存(1992年至1996年);直接进出口贸易(1996年至2005年)。

对外贸易经营体制,1986年到1988年仍实行传统的统一经营、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经营体制。这种体制是建国初期在产品经济和单一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财务关系属中央财政系统。建国初期的对外贸易伙伴主要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贸易形式是易货贸易,而且是政府间协定贸易,外贸公司具体执行。涪陵地区当年组织提供的货物有食品、猪肉、柑桔、水银、硫磺、土特产品等。除了与苏东贸易外,也有部分商品通过香港国际市场转口运销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属现汇贸易。20世纪6()年代,因中苏关系破裂,除偿还苏联债务外,基本停止新的对苏东贸易计划,经济贸易往来转向第三世界国家,同样是政府间协定贸易。实行对外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对外贸易目标转向资本主义竞争市场,原有“三统”外贸经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要。国务院1988年国发[1988)12号文件作出改革外贸体制的决定,首先将省地县外贸企业财务关系下放到地方财政管理,与中央财政脱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经营体制。据此精神,涪陵地委和地区行署1992年决策涪陵地区对外开放问题时,对外贸体制改革作出相关决定。 

对外开放推动外贸体制改革,改革促进涪陵对外贸易发展。一是对外贸易规模扩大。1986年涪陵地区10县市,调供出口额9288.5万元,按当时汇率折合外汇约1131.36万美元,其中地级公司加涪陵市的出口调供额为4887.7万元,按汇率折外汇额为595.3万美元。2005年涪陵区进出口额20078万美元,其中出口7860万美元,比1986年的地级公司加涪陵市的外贸额增13倍;进口额为12218万美元,无可比性。二是出口商品档次提高。20世纪80年代的出口商品是以农副土特产品的原料产品和粗加工产品为主。2005年的出口商品除尚有部分粗加工制品外,大部分是化工产品、麻纺品精加工制品、机电产品、医药制品等。

进出口贸易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直接出口至2005年,已与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1985年前没有直接涉外,无可比性。

(三)开发区、示范区建设

1.涪陵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开发区紧依主城区,东起黎明南路、实验中学,西至天子殿以西红石堆,北临长江,南抵鹅颈关。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2005年末辖5个社区居委24个居民小组。区内有区属重点企业4户和近100户中小企业,有法雨寺等名胜古迹。

1992910日,涪陵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办公。管委会负责桥南片区、江东片区计1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移民迁建和经济开发工作。1993324日,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审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6425日,涪陵撤地设市后,涪陵桥南经济开发区由涪陵市人民政府管理并列入涪陵市所辖区、市、县的 “61” 经济格局。199877日,重庆市委、市政府指示保留涪陵桥南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设立相应机构,充实相应人员,中共涪陵区委、涪陵区政府制定了«涪陵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方案»进步明确了桥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织形式、职能和范围。实行政经合一的管理体制,行使对辖区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统一管理的职能。

1992年以来,开发区依照以开发促发展的方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大力推进城市扩宽,加快移民安置进度,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己形成以医药、建材、机械、食品为主导工业体系,房地产、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水、电、气、交通等设施趋于完善。截至2001年底,开发区累计审批入区项目242个,计划总投资24.2亿元,实际投资7.58亿元。共建成项目104个,完成建筑面积36万平万米。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亿元,工业总产值4100万元。2004年至2006年间,共引进区内外项目104个,项目总投资90417万元,其中区外企业22个,项目总投资55238万元。资金流、技术流、物资流在这里汇集,各类生产要素在这里迸发强大活力。太极集团、娃哈哈等全国知名企业从这里崛起、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新世纪百货涪陵商都、高科技企业金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物流企业航益船务和被授予中国包装龙头企业的博士德塑业等拉动力强的企业迅速壮大,进一步增强了桥南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

2.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

该示范区位于长江北岸,东邻江北办事处,西界义和镇,南与龙桥镇隔江相望,北连致韩镇、石龙乡。幅员面积67.6平方公里,2000年末辖26个村、9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末辖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7个居委会、76个居民小组。区内有川东造船厂、三爱兰陵公司、德丰食品公司、榨菜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长江师范学院亦座落其间。境内有三台寨、太乙门、祖师观唐庙和水磨滩水库、黄草山竹林等独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

1998920日,经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涪陵区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成立。实行 区镇合一、政经合一的管理体制。示范区幅员91平方公里,辖两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5.4万。示范区成立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发展规划,确定了 “123 ” 思路,即围绕一条线(国道319线)建成第三产业带,建设两个园(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开发三个点(李渡、马鞍、金银三个场镇);通过10年努力,把李渡建成为涪陵北部工业城、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渝东地区一流的私营经济示范区。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整体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快速增长。区内现有非公有制企业69家,基本形成食品工业、轻工包装、机械建村等为骨干的共生型企业群,工业优势日益突出、生产态势良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建成了产业集中、特色突出、规模较大的两大园区、两大基地、一条长廊く即兰桂园、花桥农业示范园、水磨滩淡季水果基地、高科技蚕桑基地、黄北现代生态农业走廊),发展专业户1356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116户);以商贸流通为骨干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发展妁1149402001年,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协议引资6.4亿元,到位资金5000余万元,新开工项目4个;2003年共引进招商项目37个,协议资金34471万元,到位资金7741万元;2004年协议引资51391万元,到位资金12940万元,建成项目5个,在建项目9个。2005年全年洽谈项目30个,签订投资协议项目13个协议引资10.3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4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5个。

 

主要参考资料:

1、《重庆市涪陵区改革开放二十年大事记》(重庆出版社出版)。

2、《涪陵年鉴》(20012006各集)。

3、《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4、《涪陵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5、涪陵区各部、委、局、办提供的相关资料。

6、《涪陵日报》等。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