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九龙坡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017-05-16 09:02:52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九龙坡区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正式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在重庆市委的领导下,九龙坡区人民满怀信心地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2年,党召开“十二大”,树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实施全面改革开放的纲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九龙坡区委领导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改革,扩大开放。1978年至2006年的29年,九龙坡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可喜变化。29年的改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84年前,改革重点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是1984年至1992年“十四大”召开前,中央下发《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九龙坡区全面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三是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至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并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四是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九龙坡区委按照《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推动改革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一、企业改革

(一)商业企业改革

1.商业“划小”改革。

19846月至7月,在全社会“松绑放权”的呼声下,重庆市政府出台《市政府批转市财贸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商业企业自主权的试行意见〉的通知》(重府发〔1984125号),主要精神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九龙坡区商业局根据文件精神,草拟了《关于贯彻市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国营商业自主权的意见》。1984年下半年,国务院出台《批转商业部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92),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发〔19849296号文件的通知》(重府发〔1984227号),根据两个文件精神,九龙坡区商业局于1011日向区委、区政府上报《关于放开搞活小型企业、加快零售商业体制改革的请示》。第二天,区委召开四届25次常委会议,经研究后批准了区商业局的《请示》,并同意开展“划小核算单位”改革试点。此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区商业局先后在2家百货公司、2家饮食公司、5家贸易公司、1家副食水产公司、1家煤建公司等11家零售商业企业,十分紧张地开展“划小核算单位”改革,11家公司划小为66个独立经营的核算单位,相当于66家独立企业,给财政、税收管理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划小”后,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从198511日起实行“划小”经营。“划小”后企业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原有职工国营身份不变;连续工龄不变;离退休职工政策、待遇不变;党团工会组织隶属关系五个不变。“划小”后,企业现有财产、资金属全民所有,新增财产属集体所有。

2.商业经营体制改革。

1988年始,区委、区政府对商业、供销、粮食企业普遍推行“目标承包经营责任制”、“四放开”、“公有民营”等项企业体制改革,对企业搞活经营、转换机制、提高效益产生了积极作用。

1989年,九龙坡区政府下发《批转区流通体制改革指导小组关于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实行目标承包经营责任制方案(试行)的通知》,指出:“198811日至19901231日,九龙坡区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和供销社基层企业实施第一轮目标承包经营责任制”。[1]1990年,九龙坡区政府下发《批转区流通体制改革指导小组关于全区国营商业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区商供粮企业在总结、完善第一轮承包的基础上,实施第二轮承包责任制。

19914月中旬,重庆市开始搞“四放开”试点(最初叫“四搞活”)。市中区“人道美”是首批试点单位。6月份,九龙坡区农财办下发《关于实行“四放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在时间很短的试点基础上,全区商业开展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的“四放开”改革。到1991年底,九龙坡区商业局和供销社系统放开企业26家,占商供系统企业总数70%,粮食系统当年底全部实施“四放开。”

19922月,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政府《“四放开”试行办法50条》,九龙坡区财办下发《关于规范“四放开”改革做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四放开”改革工作,促进全区“四放开”改革迅速普及、提高、见效。到19922月,九龙坡区“四放开”企业达到44户,占财贸企业总数的97.7%,其中符合规范要求的企业17户,合格率38.6%。但是,全面推行“四放开”改革后,不少企业上缴国家税金并没有出现稳定增长,利润也没有出现不断提高的“改革景象”,部分企业情况还在“恶化”。为此,19925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部分国有商业企业试行“双保”经营责任制的通知》,九龙坡区在已经实行“四放开”的工矿贸易企业、饮食服务企业、小型边远微利亏损企业中推行“双保”经营责任制。对少数经营困难、亏损的中型零售商供企业,经批准也可以对内部零售门店实行“双保”经营。“双保”,即保证国家税金稳定增长,保证企业利润不断提高。九龙坡区先是在中梁山工矿贸易公司推行“双保”试点。中贸公司在试点过程中创造了“四定”、“一抵押”经验。“四定”指定资金、人员、经营目标、经营范围;“一抵押”是承包者按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经营风险金和商品抵押金。实行“双保”经营责任制的企业(门市)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和职工身份都不变,国家对企业或企业所属门市,分别实行国家、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经营,或国家(集体)所有、集体承包经营。承包人的收入按照风险经营的原则,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九龙坡区推行“双保”经营责任制改革,少数企业初期效果明显,多数企业变化不大。但“双保”经营责任制的基本模式,国有(集体)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基本上是普遍采用,并沿袭至今。

3.商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产权制度改革。从1992年开始到2003年结束,九龙坡区国有商业产权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2年至1997年,是积累经验阶段。19921013日,重庆市政府财贸办公室下发《批复》,同意九龙坡区五交化公司开展产权制改革试点。五交化公司按照国家体改委等6部委发布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进行操作,于19932月正式挂牌成立“重庆鑫光商贸有限公司”,成为全市商业系统首家股份制企业。公司股金总额279.2万元,其中国有股(国资办)210.7万元,企业法人股20万元(区网办、璧山县五金公司),职工个人股48.5万元。19953月,公司更名为“重庆市九龙坡区五交化有限公司。”公司股金总额变更为120万元,其中国有股51.5万元,企业法人股10万元,职工个人股58.5万元。199412月,九龙坡区糖酒公司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重庆市九龙坡区糖酒有限公司”,新公司总股金103.12万元,其中国有股40万元,企业股(区网办、重庆啤酒印刷厂)20万元,职工个人股43.12万元。1996年,新建杨家坪百货大楼落成。杨家坪百货公司以新建杨百大楼(8824平方米)出资,与重庆百货大楼、九龙坡区网点开发公司三方联合组建“重庆市重百九龙百货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107万元,其中杨家坪百货公司1547万元,杨家坪百货公司因建大楼欠建筑款,于1998年按原值转让股权200万元还债,2005年又按11.2转让股权500万元还银行贷款,目前,杨家坪百货公司持国有股847万元,占股份总额20.62%。因杨百大楼的产权尚未办理,杨家坪百货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有待完善。

1997年至2001年,是全面推进阶段。根据九龙坡区政府《关于国有城市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九府发〔199786号)精神,九龙坡区20家国有商业企业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实行国有资产整体转让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的有10家(五金公司、糖酒公司、蔬菜公司、副食水产公司、杨家坪饮食公司、中贸、西贸、黄贸、建贸、白市驿酒厂);实行兼并的有5家(医药、石油、怡亨酿造厂、百货针织批发公司、富华食品厂);知名度很高的白市驿板鸭厂实行转让招标重组。到2001年底,九龙坡区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达到80%。

2002年至2003年,是规范完善阶段。20022月,九龙坡区政府又制定《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有关政策,特别是对职工分流安置政策更具操作性,同时,明确提出“凡未改制的区属国有企业必须尽快改制”,该《意见》推动了经营困难的区食品公司、铜罐驿食品站实行国有资产整体转让,渝州曲酒厂依法破产。至此,九龙坡区国有企业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退出了一般竞争性市场。产权制度改革后,糖酒公司和重百两家企业运转正常、效益好、有所发展;其余企业在新体制下运行比较困难,基本上完全失去经营能力。

供销商业产权制度改革。1995年区划调整后,九龙坡区供销社有8家专业公司和5家基层供销社,区供销社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晚于国有商业企业。从20009月开始,区供销社全面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到2005年底,有6家专业公司和5家基层供销社完成了改制任务,改制面84%。根据九府发〔198786号文件精神,区供销社专业公司资产产权界定原则按区社和企业各占50%界定,从20007月到20017月,三利日用工业品公司、日杂公司采取社有资产整体转让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回收公司采取社有资产参股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按股份制要求新成立农资化肥公司不在改制之列,因条件不成熟还有几家公司未改制。

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根据区政府《关于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九府发〔200378号)精神,200412月至200512月,对国有粮食企业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基于粮食企业现状,改革主要采用国有资产整体转让和兼并两种形式。200412月,民营企业“重庆际龙实业有限公司”以接收债权、承担债务、零价收购原区粮食公司杨家坪华福大酒楼。20051月至12月,九龙坡区粮油购销公司、石桥铺粮油公司、中梁山粮油公司、杨家坪粮油公司以职工出资购买本企业国有资产,实行国有资产零转让,分别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改制任务。

集体商业产权制度改革。原属九龙坡区商业局、供销社、粮食公司分头管理的集体商业企业共有55家,其中,属商业局29家,属供销社19家,属粮食公司7家。从19966月至200312月,三大系统的集体商业企业先后分头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原属区商业局29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不具备条件改制,仍按原体制维持现状。原属区供销社19家集体企业中,有2家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200310月,石桥铺饮食商店解体;20052月,石桥铺百货公司改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原属区粮食系统的集体企业,20022月至200512月,5家解体,2家按旧体制维持运行尚未改制。集体商业企业多数是“文革”后期,大量知识青年回城就业临时组建的经济组织,受资产条件限制,先天不足,改制难度很大,遗留问题较多。

(二)工业企业改革

1.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九龙坡区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变迁过程,工业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比较复杂的变革。19586月,成立九龙坡区工业局(此前为工业科),当时由市工业局和市级公司下放一批企业,区“三化”办公室移交一批企业共计21家企业;另外接收“一化三改造”时期组建的手工业合作社(组)64个;以及稍后接收交通运输管理站等三部分企业为区属工业企业,共有职工7617人。经过大跃进时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和十年“文革”动乱,到1982年上半年,区属工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有的企业成为“创利大户”。花溪手表厂、红星酿造厂、李家沱糖果厂、自动钢厂等企业已初具规模。198282日,九龙坡区委三届26次常委会议执行重庆市委《关于改革调整工交体制的意见》,将区属45家效益比较好的工业企业上交归市管理,区委常委会同时决定撤销区工交部、区工业局;未上交的少数小企业交相关主管局实行分头管理。由此,九龙坡区区属工业经济变得十分微弱,其后直到1990年前,区属工业均无明显变化和发展。1990年后,乡镇企业在农村“异军”突起,城市兴办一批校办企业、民政工业、街道工业,工业经济出现回升和发展,一度时期校办企业、民政工业、商办工业、街道工业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四条支流”,尤以校办工业最为红火。

1995年区划调整后,划归九龙坡区的白市驿钢铁厂等11家工业企业,由九龙坡区计经委接收并实行全方位管理。但并未增加九龙坡区工业经济实力,因为划过来的巴县国有工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生产已经极不正常,有的负债严重接近破产状态。19974月,根据渝委发〔19971号文件,九龙坡区接收市下放第一批工业企业20户;第二年3月,再接收第二批下放企业22户;2001年,第三次接收下放归区的长江水泥厂共43户工业企业,加上区划接收11家企业,共计54家。在接收市下放工业企业的同时,区委于1996年决定重新成立区工业局,以便管理下放和接收的54家工业企业,但一年后,根据渝委〔199734号文件精神,又撤销区工业局,将区工业局全部职能划归区计经委,负责管理54家工业企业。200110月,根据九委发〔200152号文件,实施区级机关机构改革调整方案:撤销区外经委、区外事办、区乡镇企业局三个局级单位,将其职能全部并入区经委,实行“四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与此同时,又将原区计委承担的工业产业政策;区环保局承担的环保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区财政局承担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区农林水利局承担的地方水电管理职能移交区经委。通过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区经委职能由过去的区属向区域工业转变,面向全区不同所有制、不分隶属关系的工交企业,实行宏观协调管理服务,切实改善了区域内工业企业发展环境。

20035月,九龙坡区再次成立区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简称区外经委),原由区经委负责的相关职能划归区外经委。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006年,区经委直属54家工业企业已改制37家,含国有企业12家,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另17家企业还在继续改制过程中,仍由区经委管理。无论转制与否,原区经委直属的54家工业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对全区经济发展显得相当微弱。

2.工业经营体制改革。

工业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主要是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吃大锅饭”的旧机制。1991年,区属工业企业开展“五自主”试点(生产经营自主、产品定价自主、劳动用工自主、收入分配自主、技术改造自主)。参与“五自主”试点的企业有石坪桥汽修厂等4个单位。试点单位在生产经营、劳动、人事、用工、分配等方面有相应自主权,且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同时,区属工业企业全面参与第二轮承包,承包经营分为集体承包、个人承包、租赁承包、风险抵押承包和公开招投标等五种形式。但因1991年前,中央对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确定下来,计划经济的理论概念没有突破,为了防止承包经营“滑向私有化”倾向,九龙坡区政府出台《关于继续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通知》(九府发〔1990170号),明确规定:“除个别企业外,一律采取集体承包”,即企业领导班子向主管部门承包。当时承包考核是利润、收入、产值和资产增值4个指标。在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又推行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目标承包,其意是克服企业在承包期出现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分配方面强调推行“含量工资”[2]、计件工资、效益工资等项分配激励机制,同时改审批制为计算制。1995年,原巴县移交的11户工业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滞后,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效益普遍不好。为了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鼓励企业创收增效,调动积极性,九龙坡区对这批企业厂级领导实行经营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与调整,国有企业以利税为主,集体企业以利润为主。1995年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计划经济体制急速向市场体制“转轨变形”,九龙坡区工业企业改革进入产权制度改革新阶段。

3.工业产权制度改革。

九龙坡区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用转让、破产、兼并重组、解体等多种形式组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工业企业采用转让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3户:(1)重庆白市驿水泥厂。1994年经巴县体改委批复开展股份合作制试点,199611月,国有债权转股权,改制为重庆白市驿水泥有限公司,由国资办派代表进入董事会行使国有股东权力。20006月,区政府决定对国有股权转让,由重庆蓝天水泥厂整体收购。(2)重庆气体制造厂。19986月,区政府将国有资产108万元整体转让给企业职工,组建为重庆泰和气体实业有限公司。(3)重庆水泥制品厂。20012月,区政府将企业净资产880.7万元,扣除职工安置和养老费用后,余剩2.3万元国有资产转让给企业职工,组建为重庆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采用兼并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2户:分别是九龙坡区农业机械公司和重庆冠生园食品工业总公司。1997年,九府函〔199711号文件同意重庆石坪桥特钢制品厂兼并区农业机械公司;19988月,同意海南洋浦大南海石化有限公司兼并冠生园食品工业总公司。采用破产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7户,分别是:19972月,重庆白市驿电线电缆厂宣告破产,被重庆劲力扬工贸有限公司整体破产定向收购;20001220日,重庆白市驿钢铁厂由区法院立案实施破产,于20019月被重庆聚兴交通机械有限公司(集体企业)整体收购;20024月,重庆厨房设备厂公开竞卖破产财产;2003415日,重庆铸管厂宣告破产;同年9月,重庆长江水泥厂向区法院申请破产;20046月,重庆第一建筑材料厂、重庆无线电九厂宣告破产。以上7家破产企业涉及职工1609人,退休人员1386人。

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仍然采用兼并、解体破产等多种形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1993年,亏损大户重庆中梁山柴油车厂最先实行兼并,杨家坪印刷厂最先解体。1996年,重庆冬笋印刷厂、重庆汽车油箱厂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重庆市恒丰建筑工程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到1998年,区经委直属工业企业有15家推行了产权制度改革。1999年,重庆凯荣机械有限公司收购瑞力士机械有限公司;2001年,重庆金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兼并重庆第二起重机厂;2002年,重庆川渝服装厂抓住直港大道开发机会,与重庆金鹏物业有限公司达成土地开发协议,于2003年企业解体。20051月,《重庆市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破产指导意见》(试行)出台,推进了区属集体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当年,九龙坡区有5家集体工业企业实施解体。

4.企业“军转民”改革。

1978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兵器工业至少要拿出一半力量搞民品。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19794月,党中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国防工业生产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使我国国防工业跨入了“军民结合”的新时期。

重庆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战略基地,拥有一批研制和生产常规兵器的大中型企业,国营建设机床厂(1992年改名为建设工业集团,1995年改名为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改名为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统称建设厂)、国营重庆空气压缩机厂(1986年改名为国营西南车辆制造厂,2001年改名为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统称空压厂)是九龙坡区域内的两大军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已不需要生产大批常规武器,因此,军工企业由单一生产军品、完成国家指令性任务,向军民结合、开发民品转变,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厂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契机,找到了“军转民”改革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开发生产摩托车,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摩托车生产大型企业之一,成为“军转民”的典范。1980年,建设厂开始进行摩托车和多功能电动缝纫机等项民用产品的研制开发,当年成功制造出JT50型摩托车,从此结束了长期单一军品生产的历史,走上了“军品立位,民品兴业”的发展道路(电动缝纫机因市场狭小而停产)。1983年,建设厂引进日本雅马哈先进技术和产品,掌握了当时领先的V80发动机技术核心,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生产出“重庆·雅马哈”CY80型摩托车,该车型倍受用户青睐,畅销市场十多年,累计生产销售超过300万辆。1989年,建设厂自主开发出2.57千瓦二冲程发动机,设计生产出造型新颖、适合中国用户需要的JSQ4系列产品。该车型累计生产100多万辆,被用户誉为“50王”。其后,又成功开发出JS60系列产品。1992年,建设厂与日本雅马哈合资组建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1995年,第一批劲豹“JYM150A”摩托车投产。当年,摩托车产销突破100万辆,名列全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前2名。

19962002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民营企业发展迅猛,重庆市内有数百家民营企业开始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对建设摩托形成极大冲击,加之对市场分析研究不足,新产品开发缓慢,1996年后,建设摩托车产销量逐年下滑,到2002年,建设厂摩托车产销量由行业第2位下滑到第12位,跌入谷底。

2003年至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时期,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摩托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措施,摩托车行业状况明显好转,产品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年,建设厂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雅马哈成熟技术并取其精华,同中国摩托车市场需求密切结合,直接引进雅马哈新车型进行生产,开发了JS100-8JS125JS150等精品车型,自主全新开发了JS250ATV四轮沙滩车,实现了从小排量向中排量、二冲程向四冲程、骑式车向踏板车、二轮车向四轮车、低档车向中高档车的跨越。“建设牌”摩托车不断发展壮大,产品从35CC系列到250CC系列共12大类270多个品种,与“重庆牌”摩托车形成“双品牌”格局。当年,建设公司行业排位由第12位回升到第8位。20044月,建设厂收购株洲南方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中方股权,积极参与雅马哈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和项目开发,JY110JYM110、灵雅JS110-B等一批新品车以优良的雅马哈发动机品质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发展前景可观。特别是灵雅JS110-B,更是一款专门为弥补中国弯梁车市场空白而倾力打造的精品。从技贸合作到全面合作,从单一品种到搭建“五芯”(弯梁芯、骑式芯、太子芯、踏板芯、ATV芯)战略平台,建设厂自主开发设计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建设”为中国驰名商标;“建设”牌摩托车获得了“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荣誉称号。2004年至2006年,建设公司摩托车产销量连续3年位居行业第3位。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车用空调器需求量越来越大,建设厂决定研制开发车用空调压缩机,作为第二支柱民品。1994年,建设厂引进日本精工精机SS-96旋转叶片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全套技术,1995年,引进SS96生产线,并从美国、德国、台湾引进加工中心、钻削中心、数控车床和精工精机57台(套)专用机床等,建成7条机加工生产线和1条装配生产线,生产排量为96cc/rJSS-96系列压缩机,设计能力为10万台/年。该设备从建成到投产,因成本高、与系统匹配难度大、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网络不健全等因素,投产后处于亏损状态。截至1998年底,这套设备产销量还不足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

1999年,建设空调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先后开发出了JSS-963bAJSS-96H(2b)JSS-96HZ101压缩机。当年底,压缩机产能超过10万台设计能力。2000年,建设空调扭亏为盈,以后5,年产销量保持了45%的快速增长。20033月,建设公司与日本精工电子、朝阳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JSS-120压缩机技术转让合同。当年,建设车用空调压缩机产销双双翻番,并占据国内微车市场80%的市场份额。2004年,应日本铃木汽车制造公司的要求与日本CCI(原精工、精机)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生产JSS-83铝质系列压缩机。20058月,JSS-96H型旋叶式车用空调压缩机首次销往伊朗市场,当年产销量突破50万台,占据国内微车市场第一的领先地位,获得“重庆市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建设厂的旋叶式、活塞斜盘式两大系列70余种型号压缩机被长安集团、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奇瑞汽车、哈飞汽车、昌河汽车、一汽、二汽等众多国内知名厂家采用,车用空调压缩机成为建设厂开发生产的第二支柱民品。

建设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军转民”改革方针,顺应改革潮流,积极调整生产结构,扩大开放,发展民品生产,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重庆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1980年开始研发生产民品以来,建设厂先后开发出“建设牌”摩托车、“建设牌”车用空调压缩机和特种机械三大支柱民用产品,其中,摩托车累计生产1300多万辆、车用空调压缩机生产300多万台,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亿元。1988,建设厂跻身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行列并保持至今,同时,成为重庆工业企业50强之一,并荣获“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等殊荣,国内外知名度高。2006年,建设厂摩托车和车用空调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万辆和60万台,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车用空调、特种机械生产基地之一。

空压厂民品生产起步领先于全国。在党中央十六字”方针之前,就应石油部要求,成功研制出石油开发运输车。十六字”方针提出后,空压厂一方面抓紧支柱民品的研制,一方面生产部分简易民品,以求尽快取得经济效益。根据“专业对口,工艺相近”的原则,先后研制出SC801B海滩淤泥作业车、ZW40型沼泽挖泥机和铁马重型越野载重汽车三大支柱民品。同时,通过引进西德ZF技术生产变速箱,基本上确定了工厂的民品发展方向。

1981年,空压厂801海滩淤泥作业车开发成功,正式进入大港油田的海滩施工作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801海滩淤泥作业车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无淤泥作业车生产的空白,荣获兵器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12月,空压厂40型沼泽挖泥机研制成功,荣获兵器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后期,由于订货不足,801海滩淤泥作业车和40型沼泽挖泥机停止生产。

19806月,五机部给在川的12家兵工厂(以空压厂为主)下达研制重型汽车的任务。按照“以仿为主、结合国情、测绘设计”的方针,19822月完成图纸测绘、改进设计、工艺编制、工装设计,当年12月,3辆样车总装调试。1984年,国家计委、经委、科工委联合批准了铁马SC2030越野载重汽车的可行性报告,批准工厂为定点生产企业。1985611日,铁马重型汽车正式出厂。在以后的20年间,工厂自行设计开发出自卸车、水泥罐车等多种铁马系列重型汽车。1994年,铁马重汽一次出口泰国441辆,创下我国重型车出口的最高纪录。2002年,空压厂年生产铁马汽车800辆,销售606辆,实现销售收入21527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

1985年,空压厂引进西德ZF公司ZF变速器生产线及专利技术,投资3378万元,新增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修建变速器生产车间。1989年全面建成投产,除为铁马车与军品配套外,还为西安沃尔沃、安徽凯斯鲍尔、东风客车、苏州金龙、郑州宇通、重庆重车集团、北方奔驰等多家公司提供五挡、六挡、八挡、九挡及分动器、取力器等十大系列百余种产品。2002年,年产变速器2200台,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

2003年,根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部署,铁马汽车和变速器资产重组到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空压厂完全脱钩。

空压厂在“军转民”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军工企业技术优势,先后为重庆市近200家单位提供技术改造、成套设备和成套工装,签订了上千个外协加工合同,例如,1980年为重钢钢丸厂试制生产2台钢丸机,打破了原来所用钢丸全部由省外提供或国外进口的格局;协作重庆市天原化工厂研制生产漂白粉生产设备双搅化灰机,使该厂空气粉尘由原来的78%下降到38%,从根本上缓解了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为地方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

二、配套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九龙坡区委深知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推进改革进程中,注重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并适时开展各项社会性综合配套改革,保持改革平衡推进,社会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一)财税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九龙坡区财税体制也随之不断变革。财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收入环节,同时,又分别反映在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

财税体制改革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行“两步利改税”,解决国家与企业关系;二是开展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从1979年到2004年,九龙坡区财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上分为“分成制”和“分税制”两个阶段。分成制的前阶段(19791987年)实行“收支挂钩、超收分成”;后阶段(19881991年)实行“递增包干,增收多分”办法。分税制(19922006年),又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点期(19921993年)。1991年,九龙坡区财税收入首次跨上亿元台阶,达到1.034亿元,主要财源来自工商各税,占财税收入的98.02%,全年收支相抵后,节余3600万元,取掉了“吃饭财政”的帽子。1992年,实行分税制试点,激发了全区人民的积极性,加快了财税收入增长速度。1993年,全区财政收入增加到1.5235亿元,比试点前的1991年增长44.06%;第二阶段为正式实行分税制期(19942003年)。1994年,九龙坡区税务局划分为区国家税务分局和区地方税务分局两个税收主管部门,标志着正式实行分税制改革。正式分税制后,前两年全区财税收入比1993年有所下降,从第三年开始(1996年),财税收入开始直线上升,1999年突破2.0亿元,2002年突破3.0亿元,2003年突破4.0亿元,达到4.499亿元;第三阶段是完善分税制时期(2004年—今)。从2004年到2006年,全区财税收入增长绝对额每年都在2.0亿元以上,2006年全区财税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5282亿元,主要原因是土地有偿使用费列入财政基金预算收入。自2000年开始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以来,全区累计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7.5112亿元。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2006年的28年间,九龙坡区财税收入累计58.0198亿元,财政支出累计82.6553亿元(含市财政和市级部门转移支出额)。其中,一般性预算支出总计69.8526亿元,占支出总额84.51%;基金预算支出12.8027亿元,占15.49%。一般预算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8.529亿元,文教卫生支出13.195亿元,行政管理费支出15.3814亿元,企业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3957亿元,支农支出3.1411亿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助支出11.6446亿元,其他支出15.5658亿元。截至2006年底,九龙坡区财政结转节余11079万元,净节余1046万元,财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略有节余。

2006年底,九龙坡区国有资产总额为18.5477亿元,其中行政资产4.492亿元,事业资产14.0557亿元。国有工商企业总额资产近2亿元。随着企业产权改革基本结束,2亿多元的国有企业资产基本上用于消化改革成本转变为零,“国资办”职能完全消失。

(二)物价改革

价格改革的实质就是放开价格,调整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不合理比价关系,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必要条件。价格改革属宏观经济调控配套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价格调整与变动,都起到了直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1978年到2006年,九龙坡区价格改革的过程、方式和内容呈现出四个特点:

1.以调为主,调放结合。

1978年至1984年,在当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原则指导下,价格改革的方式基本上是“以调为主,调放结合”。1979年,按照省、市规定,撤销了三类农产品指令性购销牌价,逐步实行议购议销;提高了猪肉、禽、蛋、牛奶、蔬菜、水产品及牛、羊肉等8类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提价幅度为32%33%),同时发给职工每人每月5元的副食品价格补贴,并降低了牙膏、味精、日光灯管、被面等7种商品的价格。1981年,提高烟、酒价格,1983年有升有降调整棉花、化纤织物价格。以后又分别提高交通运输、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等价格,降低钟表、收音机、电风扇、黑白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与此同时,价格管理体制也相应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把过去单纯由国家定价改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多种价格形式并存的价格体制。随着价格改革逐步推进,九龙坡区从1982年开始,对家禽、水产品实行议购议销,1983年对工业品中的小百货、小文化用品、民用小五金、民用小交电、小日杂用品等10个类别共784种商品零售价格下放给企业定价,并对服装实行浮动价。价格改革初步改变了严重扭曲的价格体系,价格不合理矛盾有所缓解,但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没有大的触动。

2.以放为主,调放结合。

1985年至1988年,根据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要求,九龙坡区价格改革方式是以放为主,调放结合,重点是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和多种工业消费品价格,工业生产资料实行价格双轨制。按照中央和省、市规定,1985年起,九龙坡区取消了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对合同以外的主要产品和超计划生产的工业生产资料,允许企业自行定价销售;调整粮食购销价格,放开猪肉、蔬菜等副食品价格,按照国家指导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了全区的生猪购销指导价。19869月,根据国务院规定,逐步放开了7种工业消费品价格,由工厂定价并规定了进销差率。同时,对由国家定价但不尽合理的53个品类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其中木材、水泥等生产资料13个,食盐、味精等生活资料29个,搬装、理发等非商品收费11个。1988年,放开13种名烟、名酒价格,同时,适当调高了中档卷烟和粮食酿酒的价格。这一时期的价格改革,一方面通过放开价格,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价格双轨制,打破了计划价格体制,形成3种价格形式,市场调节价在价格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价格放开后的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加之双轨制度摩擦,使市场价格秩序混乱,通货膨胀日趋严重。1988年下半年,市场出现“抢购风”,社会上出现对价格改革的严重质疑,已经趋向合理的比价关系再次扭曲,党和政府不得不开展价格治理整顿。

3.治理整顿,推进改革。

1989年至1996年,是治理整顿、继续推进改革阶段。这段时期内,1988年至1990年和1993年至1994年,曾经两度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达到21.4%。流通领域出现了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违法经营等混乱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在价格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调控、管理的措施:一是实行了物价总水平控制目标责任制;二是调整价格改革力度,严格控制出台新的价格调整措施,保持基本生活品价格稳定;三是对放给地方和部门管理的若干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公用事业价格建立了提价申报制度和价格监审制度;四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整治价格违法行为。在价格治理整顿时期,九龙坡区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根据1989年《重庆市实行企业定价制度暂行办法》规定,对全区企业物价人员辅导培训,参训人员达519人;二是对企业实行《企业定价许可证》和《物价员合格证》制度;三是贯彻执行19902月国家物价局发布的《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制度的规定》,要求所有商品经营都必须明码标价,一切收费单位,按规定事项实行亮证收费,并综合运用各种措施调控物价。

1991年至1992年,国家统一调整了交通能源和粮油统销价格。重庆在全国最先推行商业“四放开”改革,九龙坡区按照“放开有度、活而不乱”的原则,先后审核了试行“价格放开”改革的27家区级商业企业。1992年,按照市政府规定,先后放开了钢锭、铝、铅、玻璃、机械产品、煤炭、毛纺织品、铝制品、公园门票、家用电器修理等价格。物价部门直接定价由690种减少到51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3%

针对1993年、1994年再度出现的通货膨胀,1995年,九龙坡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物价调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政府下发《关于完善物价控制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建立了领导轮流值班制度;区物价部门坚持每天填报食品蔬菜、粮油上市量、价格统计报表;每日采集粮油、菜、禽、蛋等20个品种的市场零售价和批发价格等4项制度。通过这段时间的治理整顿,到1996年,全区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降为6.1%,九龙坡区市场内物价保持了基本稳定。

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

1997年开始,价格改革进入新阶段,价格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调价、放开价格等改革方式已基本完成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加大价格立法和执法力度,使市场价格的监控管理进入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国家以《价格法》为核心,先后颁布了《关于制止价格欺诈的规定》、《关于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关于制止低价倾销的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20029月,重庆颁布《重庆市行政事业收费管理条例》,九龙坡区围绕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为着力点,认真贯彻《重庆市收费管理条例》,并按照国家六部委联合颁布的《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于20033月至5月,分系统、分行业、分部门对全区480个收费许可证进行了审验,年审合格率为93.96%,取消了治安联防费、房屋租赁管理费、合同鉴证费、建设施工企业管理费等4个收费项目,还实施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的通知》要求,九龙坡区在全区11个镇107个行政村建立了价格监督网络体系,达到了镇、村、社三级覆盖。2006年,全区农村价格工作重点是加强涉农价格监管、促进新农村建设;市场工作重点是预测价格变化,把握价格监控主动权,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提供价格依据,确保市场价格依法运行,基本稳定。

(三)住房制度改革

国家包干、低房租和福利分配住房的政策和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供给制的产物,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大相径庭。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后,19942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号角。

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住房新体制,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九龙坡区委把住房制度和住房建设作为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大事摆上议事日程,1991年着手准备,19921226日,成立区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房管局,开展日常工作。住房改革,首先从提高公有住房租金开始。1991年后,按重庆市统一部署,先后4次提高公有住房租金。住房租金由1991年前的0.14/平方米每月提高到0.72元—2.4/平方米每月;非住宅住房租金按照市场规律结合本地实际,实行协商议价,最低58/平方米每月,最高4050/平方米每月。经过调整,住房的租、售比价趋向合理,提高了公有房产保值率。但当时商业企业反映强烈,因为商业企业租用公有临街房屋作门市营业,租金提高后,承受不了,造成众多企业微利、亏损。住房改革的第二项工作是推行优惠出售公有住房。根据市、区关于优惠出售公有住房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九龙坡区优惠出售公有住房制度改革分两期完成。1994年前,先出售公有住房40%的产权,不办房屋产权证;2001年前,再完善余下60%的公有住房优惠出售住房产权制度改革,手续完备后,给购房者办理房屋产权证。截至2006年末,九龙坡区有481个行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计优惠出售成套公房10585套,其中,完全产权7599套,部分产权2392套,面积66.015万平方米,共计收回售房款16041.33万元,并提取公共维修基金2948.81万元。优惠出售非成套公房594套,面积3.4万平方米,收回售房款483.16万元。住房制度改革第三项工作是停止福利分房制度。按照市政府《关于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通知》(渝府发〔199910号)精神,从19981231日起,九龙坡区果断停止区级机关、区属企事业单位投资购建住房用于实物分配,宣告福利分房制度历史的结束,代之以住房供应市场化、商品化。福利分房制度结束后,九龙坡区委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与建设,根据住房供应市场化、商品化的客观形势,从1995年起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并逐步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其原则是“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住房公积金分别由个人和单位按工资额的一定比例(2000年前为5%2001年调整为7%),逐月缴纳。住房公积金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在职期间,可申请用于购置住房,职工退休,还本付息。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对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一种形式。截至2006年末,九龙坡区所属356个企事业单位,21460人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14143.33万元。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设,增强了群众购房能力,对推进城市化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以及对城镇居民住房新体制建设,改善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照顾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满足他们对住房的需求,为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九龙坡区委积极贯彻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2003年,对区内近1700户符合条件的“双困”家庭确定了以实物配租为主的住房保障形式,并创新思路,把廉租住房保障与城市拆迁、抢险解危、解决破产企业职工住房困难等结合起来统筹建设,从20038月到200612月,共解决1752户“双困”家庭住房问题,其中,实物配租1567户,租金补贴113户,租金核减72户,“双困”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3平方米增加到13平方米。截至2006年底,共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修建廉租住房1600余套,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全区所有“双困家庭”全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20061月,市委书记汪洋到九龙坡区视察,对廉租住房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

集资建房和小区物业管理是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集资建房是介于新、旧住房制度之间过渡阶段的一种过渡性政策措施。九龙坡区从1992年开始实施集资建房政策,当时分为使用权集资、部分产权集资和完全产权集资。截至2005年,全区有130个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共计181幢、6570套、63.58万平方米,总投资50593.01万元。2002年开工建设的西郊三村公务员小区是全区规模最大的集资住房建设项目,共建集资房1032层,面积27万平方米,1950套,总投资4.0亿元,其中个人集资3.5亿元,2006年全部完工。推行集资建房政策,缓解了群众住房需求矛盾,改善了部分职工、群众的住房条件。2004年,开始停止集资合作建房审批工作。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商住楼盘和集中上千户人家、上万人居住的大小社区,住房物业管理随即应运而生。自1998年九龙坡区批准成立全区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建设物产管理有限公司,到2006年,物业管理企业发展到79家,从业人员4400多人,为数十万城市居民提供住房物业管理和服务。住房物业管理是住房改革后出现的新行业,它取代“守楼护院”的旧模式,实行专业化、全方位管理,路子将会越来越宽。但住房物业管理倾向商业行为,且有关政策和法规不健全,物业管理带来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有待规范,不容忽视。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主要是由私营、个体和国有股份以外的股份制经济组成。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都从不同角度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革”时期,当时政策不允许私营、个体经济存在,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宰割”,全区私营个体工商户几乎“灭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和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重新确认,党的政策从多方面鼓励其发展,一些曾被取缔的个体、私营工商户重新登记开业,私营和个体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九龙坡区私营、个体经济随着农村、城市集市贸易市场的恢复、建设与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1980年前,私营、个体摊贩多数缺乏固定场地,生产经营早出晚归,“以街为市”、“以路为市”,打“游击战”、“运动战”,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和不被重视地位。1980年后,逐步在街区和周边空闲地带设立简易“棚式”市场,私营、个体经营场地得以固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通过他们辛勤耕耘,全区私营、个体经济获得较快发展。1982年,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开始建立地区性基层组织。19846月,九龙坡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正式成立,把私营、个体劳动者组织起来,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倡文明经商、优质服务。到1988年底,九龙坡区私营、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344户,从业人员8252人。其中,城镇2582户,3479人;农村2762户,4773人。当年,私营、个体工商户总产值和营业额达3832万元,纳税250多万元,私营、个体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起到了对公有制经济的有力补充,而且是解决城乡富余人员(待业)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1990年后,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私营和个体经济处于大发展时期,随着国有经济改革并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大量国有企业职工通过“下岗分流”、“买断工龄”、“双解”和“自谋出路”等项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脱离国有身份后,近三分之一都参加了私营和个体经济行列,实现其再就业,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队伍的实力。

1988年开始,九龙坡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向工业方向迅速发展;1989年,区内城乡私营、个体非公有制工业生产总值5616万元;1990年猛增为1.0146亿元;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步代加大,九龙坡区获得市外经委放权,允许审批“港、澳、台”境外企业和外商到九龙坡区投资办企业,当年审批境外“三资”企业14家,使非公有制经济渗入外资成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业比重进一步加大。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倡、鼓励、支持私营、个体外资企业发展。到1995年,九龙坡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产值实现21.91亿元,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2284个,从业人员增加到2.65万人,私营、个体工业经济产值占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999年,九龙坡区的乡镇企业红火一时后,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乡镇企业同样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进程中,多数乡镇企业以“转让”形式演变为私营个体企业,但仍属乡镇企业性质,促进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高速发展。隆鑫集团和九龙建设集团都从乡镇企业起家,成长壮大为全市知名度很高的两大企业集团。当年,九龙坡区农村新增私营、个体企业584个,新增从业人员1.2万人。到2001年,全区农村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1337个,实现产值12.3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62.9%

20032月,九龙坡区第九次党代会强调:“加快发展区内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强区之要”。随着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以及公有制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表现异常活跃,发展很快,公有制经济基本上退出了一般性竞争行业,比重急速下降。2004年,区内有法人单位的非公有制私营企业发展到2766个,比2001年增加917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5个,外商企业71个;个体经营户发展到43381户,从业人员11.71万人。当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39.8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为61%2005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68.57亿元,经济比重上升为61.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完成200.025亿元,经济比重达到63.5%

到目前为止,九龙坡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等13个行业。第三产业吸纳个体经营户最多:从事商业批发、零售经营25011户,占57.6%;从事服务业5331户,占12.3%;从事餐饮和住宿业4432户,占10.2%58.5%的非公有制经济集中在经济比较繁荣、人口密集的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黄桷坪、石桥铺、西彭和白市驿等地区。

四、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国内经济与境外逐步发生密切联系。为适应对外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的需要,199212月,九龙坡区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后,九龙坡区对外经济活动行政管理机构先后有区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区外商服务中心和1996年成立的区政府外事办公室。19984月,成立区招商局,与区外经委、区外事办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之后,九龙坡区外事机构几经变化,直到20031月才单独设立重庆市九龙坡区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仍挂区招商局和区外事办牌子),其职能明确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招商引资和负责外事活动的政府职能部门。同年,九龙坡区还成立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

招商引资是对外经济活动的重头戏。1998年前,全区招商工作零星分散,到九龙坡区投资企业规模小,资金到位率低,区政府于1994年举办首届经贸洽谈会和1996年第二届招商引资洽谈会,成效不大。区招商局成立后,统一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当年引进项目211个,实际到位资金12.2亿元。之后,九龙坡区组团参加“99中国重庆招商引资贸易洽谈会暨三峡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推出项目215个,签约68个,协议引资17.6亿元;举办“99重庆市九龙坡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引进项目63个,协议资金7.7亿元;以及参加第六、七、九届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参加首届中国西部中外企业投资合作洽谈会等多次经贸活动。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强招商引资若干意见》等文件,推动、支持、规范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从1998年到2006年,九龙坡区累计引进项目1867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1.3亿美元,招商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30%以上。

九龙坡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先后引进庆铃汽车(日本)、佳通轮胎(新加坡)、建设雅玛哈(日本)、沃尔玛(美国)、家乐福(法国)、嘉德(新加坡)、百事可乐(美国)、ABB(瑞典)、东京散热器(日本)、金凤国际体育休闲中心(香港)、腾辉矿渣微粉、大马机箱(马来西亚)等一批外资项目,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7家;引进“1+4”热连轧、“1+2”冷连轧、徐工机械、和邦碱胺、重庆市农科院、龙湖西城天街、新世纪瑞成商都、佳宇英皇酒店、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大中电器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

发展对外贸易是执行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1992年,龙华畜产品有限公司出口创汇200万美元,是当年九龙坡区出口额最大的一家外贸型企业。当时因外贸体制改革还处于初期,有资格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很少,19943月,重庆经济技术进出口公司化时特公司成立,成为九龙坡区第一家具有资格的外贸进出口公司(1998年注销)。到1999年全区出口企业只有手动葫芦厂、侨兴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川畸生物制品公司和龙华畜产品有限公司4家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产品是手动葫芦、猪鬃、骨粉、竹木制品等农副产品,年出口额在1000万元左右。从1998年起,国家4次降低外贸进出口“门槛”,逐步放宽进出口业务的严格限制。20047月,新的《对外贸易法》实施,国家商务部对外贸企业实行备案登记制,由企业提出申请,经区外经贸委通过商务部网站登记备案即可。当年,全区有57家企业办理了备案登记。到2005年,九龙坡区有153家企业办理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取得外贸经营者资格。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中央和地方不断调整外贸进出口政策和措施,2003年,九龙坡区外经贸委加强了对区内外贸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并于2004年出台《关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先后为多家企业争取到国家重点项目技改贷款1.1亿元,贴息660万元,指导企业办理出口核销及出口退税1.4亿元;并多次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国际性产品展销会,包括美国拉斯维加斯汽车展、底特律汽车展、欧洲两轮车展、德国科隆国际家电展、国际米兰农用机械展等一系列全球知名展览;组织企业开拓南美、北欧等市场,参加广交会、厦洽会、东博会,所有这些对外交流活动使全区进出口业务大幅度增加。从2000年到2006年,九龙坡区累计出口额21.74亿美元,其中,2006年出口6.51亿美元,在全市区县中名列第一,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

开展对外投资是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工作。19947月,重庆贸函〔1994337号文件批准重庆通达科技应用开发公司与美国国际通公司在美国纽约注册,设立“渝美有限公司”,成为九龙坡区在境外第一家投资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豆类系列产品,但这以后,九龙坡区对外投资出现为期6年的空白时期。2000年后,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九龙坡区对涉外投资企业加强引导、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先后有隆鑫集团、广厦集团、环松工业集团等大型企业走出国门,在越南、马来西亚、雅加达、安哥拉和美国投资办企业,并在越南、卡塔尔、尼日利亚等国家设立贸易代办处。到2005年,九龙坡区在境外设立贸易代办处4个,设立公司(分公司)6家,境外投资达2108.76美元。

在对外开放发展进程中,九龙坡区对外交流活动更加频繁,组团出国访问、考察和外事接待任务逐年增加。199810月前,外交部对出国人员有严格限制,九龙坡区只有5次组团、9人出国参予境外经贸活动。1998年,外交部31号文件实施后,逐步放宽限制,区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大经贸战略。1999年到2006年,九龙坡区先后组团57个、323人次出国考察和参加经贸活动。区委书记郑洪200410月率团赴美国,同年11月赴台湾,2005年赴新加坡、泰国等地开展经贸活动,引进美国沃尔玛、时代华纳等一批知名企业到九龙坡区落户。与此同时,先后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外代表团到九龙坡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美国华盛顿州斯洛哈米锡郡等地建立了友城关系,为全区对外开放打下良好基础。

(二)园区建设

重庆直辖后,九龙坡区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国内外企业纷纷要求落户九龙坡区创业发展。1998813日,渝府〔1998121号文件批准设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工业园区(简称九龙园区)。从此以后,九龙坡区委着手开发园区建设的浩大工程。2003年,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开发建设西彭工业特色园区和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园区,九龙、西彭、白市驿花卉园区统称“三大园区”,三大园区同时开发建设,称为“三园并举”,园区建设成为我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建设的主要战场,它是九龙坡区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的浩大建设工程。

九龙园区前期规划开发建设面积38平方公里,分为ABC三个片区。A区面积4.2平方公里,包括九龙镇的蟠龙、新龙两个村所辖行政地域;B区面积12平方公里,包括华岩镇半山、齐团、联合、石龙和华岩5个行政村的绝大部分社;C区位于中梁山西部,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包括巴福、陶家、石板三个镇的部分村社,首期启动面积9.6平方公里。C区中心区约2平方公里,市政府已正式批复开发建设,徐工集团等企业已入驻C区创业,正在紧张施工建设。

九龙园区开发建设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1995年区划后,石桥镇、石桥铺街道和该地域内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同时由沙坪坝区划归九龙坡区。这块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黄金”宝地,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区划后,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对这块宝地寄予厚望,将它作为带动西部9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并积极规划,制定开发建设方案,向市政府建议将九龙镇的蟠龙、新龙两村纳入高新区总体规划拓展范围的设想,实行“统一规划、分片开发、政策共享、共受其益”的积极建议,当时各方意见很不统一。1997年石桥镇、石桥铺街道交高新区托管,实行“高新区、镇街合一”的管理体制并相对独立出九龙坡区后,市级有关部门下文冻结二郎、蟠龙、新龙三村土地开发权。为了避免九龙坡区被“肢解”为相互不连接的三大块,九龙坡区委、区政府慎重研究后向上级紧急请示,全力争取设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终于得到市政府认可。1998724日,九龙坡区委、区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九龙园区建设的意见》,对园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方法步骤以及政策措施等作出了具体部署。同年813日,渝府发〔1998121号文件批准设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

九龙园区经市政府批准合法开发建设后,面积约4.2平方公里,属九龙镇的蟠龙、新龙两村行政区域,由九龙坡区负责开发。九龙园区开发建设的管理机构,最初是设立“九龙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0019月,成立九龙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在园区领导小组和园区管委会的组织领导下,通过园区办公室全体同志和19981012日成立的“重庆九龙园高新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努力,积极克服园区开发建设初期在拆迁、安置和缺乏资金等方面的困难,狠抓各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安置工程。同时,积极对外招商引资,1998年底,九龙园区A区接待洽谈项目24个,其中2个项目签约入驻园区。1999年,区委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大力招商引资,动工修建陈庹路、双龙苑小区、蟠龙小区,加快安置进度。到2000年末,园区引进新办企业121户,当年实现工业产值7.5亿元。

200212月,渝府发〔2002210号文件,批准九龙园区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并同意九龙园区向华岩半山、齐团两村拓展,园区开发建设迈向新征程。向华岩镇拓展区称为九龙园区B区,继2002年、2003年、2005年三次拓展后,2006117日,市政府第四次批准拓展B区,批准拓展面积1.06平方公里。至此,九龙园区AB两区批准开发建设面积由最初4.2平方公里扩大到14.238平方公里(B区先后拆迁农民9122人,2004年、2005年、2006年三次已安置7200人)。

根据重庆市政府规划和推进西部新城区建设的重大部署,九龙坡区委、区政府经市政府批准,加快了九龙园区C区开发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第二次“创业”,2005年正式启动C区开发建设。C区位于西部新城中心地带,包括巴福、陶家、石板三镇的部分村社,规划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开发面积9.6平方公里。到2006年底,九龙园区的C区主干道路建设基本完成,农村群众安置工程等项目全面启动并建成了西城新苑安置小区(已拆迁的1650人农民全部安置)。九龙园区C区开发建设正在向“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初具规模,八年基本建成”的发展目标前进。占地500亩的徐工集团和占地1378亩的隆鑫工业园已进驻园区并建成投产。

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对园区建设倾注了很大精力,加快园区建设进度。2006年,入驻园区注册企业总户数1266户。从2000年到2006年,九龙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沃尔玛、宝马、奔驰、建设集团、隆鑫集团、徐工集团、五粮液普什集团、恒胜集团、劲隆集团、腾辉水泥、重庆啤酒等一大批国内外大型企业先后入驻园区。九龙园区A区先后建成了绿云石都、隆鑫钢材、重庆新世界建材三大专业市场;引入了重庆国际外国语学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舞蹈学校三所特色院校,文化氛围及公共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占地350亩的巴国城建成并向市民开放。2006年,九龙园区实现营业销售收入235亿元,工业产值105亿元,税收总额3.6亿元,园区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居全市特色工业园区第一名。九龙园区已经成为九龙坡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

西彭工业园区于20031月经区政府、7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开发建设,20061月,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为省级开发区。西彭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范围包括西彭镇大部分村社和陶家、铜罐驿部分区域。2006年,基本建成5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正在推进18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建设。

2006311日,重庆市政府与中铝公司签订联合打造中国铝加工之都的框架协议,以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为核心,中铝西南铝企业的铝加工产业为基础,拟用810年时间把重庆建成国内装备技术水平一流、产能规模最大、产业链更加完善、产业高度集中、服务配套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铝加工之都。

4年来,西彭园区共投入6.28亿元,建成近20公里路网及配套基础设施,整治土地近3平方公里,水、电、气管网等基础建设日趋完善,启动区纵横交错的交通骨架以及拓展区工业二路、工业四路,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基本建成。园区共引进中铝西南铝“热连轧”、“冷连轧”等项目33个,引资金额64.49亿元。其中,与铝加工相关的项目17个,投资总额54.06亿元,预计产出规模为176亿元。目前,园区工业项目87%的投资、90%的产出将来自铝加工产业,这些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形成90万吨铝加工产能的产业集聚区。2006年,共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3亿元,入库税金1.12亿元,跨入了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十强之列。西彭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速度之快、效益之好、规模之大,为之少有,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是九龙坡区开发建设又一大亮点。

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园区位于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先期核心区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地处重庆西部新城白市驿组团的中心地带,地形开阔平坦,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发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03年,经国农办〔2003252号文件批准设立“重庆白市驿都市花卉苗木产业园区”(简称白市驿花卉园区)。2003年,九龙坡区第九次党代会将都市农业战略列入全区“三大战略”之一,将白市驿花卉园区开发建设作为建设重庆大都市后花园的主战场,以花卉苗木、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三项产业为重点,正式启动白市驿花卉园区开发建设。同年10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又批准白市驿花卉园区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

花卉园区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项目是立项建设农展中心(位于白市驿镇高峰寺村3社),占地486亩,2003年动工,20046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将农展中心命名为“重庆市农业展览中心”,12月农展中心基本建成,200511日至4日,在“农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重庆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其次,加快拆迁农户安置小区和景观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54亩的安置小区一期工程于20055月建成交付使用,农转非人员妥善安置,农民就业问题有较完整的实施计划和解决办法,花卉园区建设农民得实惠,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九龙坡区委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花卉园区的建设与管理。20061月,成立园区办公室,同时恢复重庆都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园区办+公司”的双重管理模式;开发建设以都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管理以园区办为主;园区内社会性事务仍由所在镇政府负责。园区建设的发展进程是:2004年,狠抓主体工程、安居工程和各项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抓紧招商引资,当年新发展花卉企业17户,新增花卉基地3000亩;2005年,花卉园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完成了重庆市白市驿都市乡村文化休闲俱乐部建设等7个特色明显、可行性高的招商项目,其中,农展中心以1.6亿元的价格实现了整体转让,并吸引了市农科院入驻园区;花卉园区办公室迁出农展中心到区农科所办公。截至2006年,大批企业入驻园区,花卉基地面积增加到7000亩,企业增加到66个。当年还完成了占地31公顷的巴渝风情园一期建设工程,建成了陶然居金色阳光生态酒店,贝迪颐园、巴驿轩度假村、莉之园度假村等项目,满足了市花博会举办的需要。2006928日至105日,重庆市第三届花博会在园区农展中心举行,有美国、丹麦、韩国等5个国家、国内16个省市、市内157家企业产品参展,精品荟萃,规模空前。展销期间,签约8个项目,协议引资8.5亿,花卉苗木销售1500多万元,30余万人次参观游览。

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开发建设,白市驿花卉园区已初具规模,2006年,园区销售额15716万元,园林产值突破5000万元,旅游人数超过20万人次,创收1100万元。白市驿花卉园区建设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居住条件,园区范围内的清河、高峰寺等4个村定为部(农业部)、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年,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园区的发展,融合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五、城市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九龙坡区城市建设分为区划前和区划后两个历史时期。区划前的16年(19781995),先后完成了杨家坪、李家沱、中梁山片区规划,重点是旧城改造。1989年,区委、区政府政府机关从李家沱搬迁到杨家坪后,区委、区政府针对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组织专业人员经过多次规划和科学论证,提出了城市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改面貌”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区人民不懈努力,新建了一批档次较高的城市道路,对原有的城市主、次干道扩建、翻修和整治,对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园林绿化全方位改造和整治,旧城改造建设成片推进,象征现代化水平的高层楼房(国际金融大厦28层)开始出现,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1995年全市区划调整,九龙坡区除保留52镇(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黄桷坪、中梁山5个街道,九龙、华岩2镇)外,原长江南片区的李家沱、土桥、南泉、花溪镇等街镇划归巴南区,长江北岸的八桥、茄子溪、建胜三街镇划归大渡口区;从沙坪坝区划入石桥镇和石桥铺街道;从中梁山以西划入原巴县的西彭、白市驿等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的9个乡镇大片农村土地。区划调整后,九龙坡区幅员面积从区划前的205.13平方公里扩增为431.86平方公里,管辖面积扩大1倍。其中,西部九镇323.02平方公里;石桥铺地区1118.25平方公里(1997年交高新区托管);原东部主城区(52镇)59.16平方公里(另外还包括长江水域面积7.39平方公里,4个国有林场33.84平方公里。[3]

区划调整使九龙坡区的区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城市建设规划必须重新从零做起。1997年重庆直辖后,九龙坡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直辖机遇,在规划先行的指导下,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此后九龙坡区的城市建设进入鼎盛时期。杨、谢、石、黄、中梁山等东部城区加快了旧城改造进度,特别是杨家坪核心区域和周边城区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战果辉煌。打通直港大道,拓展新城区,建成1公里长的美食一条街,新城区直抵长江边;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居民小区,天宝新城、九龙新城、广厦城、珠江花园、顺通花园等能居住上万人的几十座住宅小区先后建成。2004年,建成了杨家坪步行商业区、九龙广场和多次扩建的杨家坪地下商场,形成了杨家坪商圈,重百、家乐福、新世纪、立丹百货、苏宁电器、国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以国际金融大厦为特征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行、建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开发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落户九龙坡。杨家坪已经形成地面、地下两座商业城和金融中心,九龙坡区中心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坑洼不平的道路,低矮破烂的沿街建筑已经荡然不存,代之以高楼大厦矗立街心;轻轨从北向南穿越中心城区;经过综合景观改造的五条宽敞大道白日车流滚滚,夜间灯光辉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全新的国际大都市容貌,杨家坪已经成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功能完善的重庆主城副中心。2005年后,随着建设厂、西车厂实施“退二进三”,撤离主城,九龙坡区推进城市建设将更好更快发展,城市容貌和城市形象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1998年,九龙坡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城市化战略”重大举措,区委、区政府出台《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化战略实施纲要(2003——2007年)》,进一步加快中梁山以西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高中梁山以东地区城市化质量和水平,促进中梁山东西地区协调发展,基本形成杨谢石黄都市区、九龙华岩(中梁山)新城区、重庆西部新城三个层次的现代化城区格局,努力把九龙坡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区,全面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2006年,区委、区政府作出“三城共建”、“三园并举”的重大部署,九龙坡区城市建设迅速向西部延伸和推进。所谓“三城”是指:中梁山西部9镇所辖重庆西部新城;中梁山以东华岩新城;以杨家坪为中心的杨、谢、石、黄连为一体的东部都市区。西部新城规划占地14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西彭组团和白市驿组团两大板块,西彭组团103平方公里,白市驿组团41平方公里。自2003年以来,通过开发西彭工业园区、九龙园区C区(位于巴福、陶家镇境内)和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园区,即“三园并举”为启动项目,积极稳步推进西部新城建设,到2006年西部新城建设占地超过20平方公里,一些重点项目和企业已落户西部新城创业发展,新城建设成效显著;东部华岩新城建设的城市主次干道骨架基本形成,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计划推进,华岩新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与杨家坪中心城区和大渡口区连为一体;以杨家坪为中心的主城都市区(含杨、谢、石、黄),在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政设施档次和城市现代化功能得到极大提升。2006年,九龙坡区东部地区(含华岩片区)城市建设占地已达40.5平方公里,东部城区居住人口超过60万人。城市发展、城区扩大、人口增加,给市政工程建设、公用事业建设和环卫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区划前的16年,九龙坡区投入6460万元(不含市和市级部门),用于辖区内长江南北两大片区的城市道路、下排设施改造,城市基础建设及功能有所提高。区划后,除2座长江大桥、5座立交桥、轻轨线和两个广场、直港大道等市、区大型项目外,九龙坡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8亿多元(未含市投入和高新区投入),实施市政道路、下排和其他城市基础建设与改造、扩建工程300余项,其中较大型项目有:杨家坪步行商业区环道工程、杨家坪转盘向外辐射的5条主干道和管线下地埋设工程、华福公路、西子路等1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工程和“三大园区”的城市道路工程。区划后的12年来,九龙坡区共计改扩建城市道路92119.73公里,农村道路249条、684.18公里,全区市政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06年底,九龙坡区建成主次干道总长度804.4公里,其中城市道路总长度327.88公里。全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公里主次干道;城市区域每平方公里达到8公里主次干道,区内有公交线路60条,近郊、远郊线路24条,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群众出行不再感到乘车困难。市政设施绝大部分已埋入地下且档次大幅度提高,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29年来,九龙坡区水、电、气公用事业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公用事业建设基本情况是:80年代未,完成了黄桷坪、李家沱两座水厂的改扩建工程,日供水量10万吨;稍后,黄桷坪水厂建成。区内大型厂矿企业建有自备水厂26个,日供水量8.6万吨,民用水基本能解决,工业用水紧张。1985年开工建设和尚山水厂,1989年建成,日供水量30万吨,这座大型水厂建成与投产,极大地缓解了全区供水问题(含中梁山地区)。1995年区划后,东部城区主要由和尚山水厂供应;西部白市驿、西彭地区由4家建制镇水厂供水;还有建设厂等五家大型厂矿企业自备水厂供应厂区和部分城镇居民用水。2006年,上述9家水厂生产能力达28.0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475.3万立方米,解决33252户居民、21.86万人用水。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8%

19544月,由前苏联专家援建的黄桷坪电厂投产后,九龙坡区的杨家坪、黄桷坪、李家沱等地居民逐步开始照明供电,80年代末期,黄桷坪电厂(重庆发电厂)扩建20万千瓦两台机组,但电量仍然供应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建设。直到2000年后,长期供电不足的问题才基本缓解。九龙坡区东部城区及农村供电主要由杨家坪供电局承担;西部地区的白市驿、金凤、含谷、走马4镇用电由沙坪坝供电局负责;西彭、铜罐驿、陶家、巴福、石板5镇则由江津供电。全区生产生活用电已经全覆盖,能满足正常需求。

生产和民用气建设与供应发展快速。1988年前,九龙坡区城市居民绝大部分生活燃料是煤,且实行凭票供应,大约每人每月25公斤。九龙坡区发展天然气作燃料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最早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是走马羊重庆化工厂,随后,李家沱水轮机厂首先从走马羊气站接通管道进厂作生产用燃料。80年代开始,杨家坪、李家沱、茄子溪等地部分厂矿相继接通管道进厂,工业生产用气逐步发展。在工业生产用气发展的同时,厂矿职工家属和附近居民开始改革炉灶,使用天然气烧饭。九龙坡区民用天然气工程从1984年开始设计建设,到80年代末,民用气已经发展到40420户,与此同时,中梁山煤矿抽出瓦斯气,并向社会供气,年供应量约1000万立方米,用户达2.0万。

1986年,重庆天燃气公司在九龙坡区成立渝西分公司,负责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高新区供气业务。1989年至1995年,借旧城改造之机,加快了城镇居民“煤改气”的建设进度,共计发展民用气18735户。1996年至2000年,燃气渝西分公司顺应地区房屋开发建设的需要,配套开展建设民用天然气工程,此段时间共计发展用户31814户。2001年至2005年,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新区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大型住宅小区的涌现,民用天然气发展进入快车道,5年发展民用气57154户,到2005年底,燃气渝西分公司管理用户达到13.5356万户。在此期间,重庆市为改变大气环境,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美化蓝天,一大批企业锅炉、饮食服务行业开展“燃料改革”,实施煤改气“运动”,2005年底,全区有工业用气104户,商业用气562户,集体用气1124户,锅炉改气87户。2006年,燃气渝西分公司民用气管理用户增加到15.8688万户,九龙坡东部城区居民用气基本上全覆盖,用气人口接近60万。当年,燃气渝西分公司全年供气总量8911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润2972万元。



[1] “双优”九龙杯竞赛:“双优”九龙杯是19866月,时任区委副书记姚代云倡导发起的区财贸系统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在区财贸传统连续开展三届9年,直到1994年无法继续开展而自行终止,在区内外有良好影响和积极作用。

[2] “含量工资”:含量工资是指每件产品,或每100元产品包含多少人工费用,依此计算职工劳动报酬,以激励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分配上推行含量工资改革是打破吃“大锅饭”的重要分配改革措施。

[3]资料来源于2005年九龙坡区统计年鉴P39页。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