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北碚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017-05-16 09:04:09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北碚区委党史研究室

 

197812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道路,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此揭开了序幕,使我国从此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碚人民在中共北碚区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各条战线呈现出蓬勃生机。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行和深入发展,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和深入开展,冲破了旧的传统观念和旧的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了北碚经济的全面发展,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北碚赢得了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迅速,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最佳时期。

一、企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开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长期禁锢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企业体制改革。我区企业体制改革,从企业整顿、扩权让利和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入手开始,到实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了全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在进行企业全面整顿的同时,区里逐步对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区属“五小”企业推行以主管部门对财政实行“计划包干上交、超收比例分成”的办法,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商贸实行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实行门点、班组、柜台承包”和“以税代利”、“基数包干、比例上交”、“利润对半分成和全额利润分成,另加增长分成”、“政策性亏损企业,实行亏损包干,减亏全留或减亏分成”等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我区开始在商业、饮食服务业推行以承包为中心的经营责任制,225日,区委、区政府发出《关于贯彻市委、市府〈关于在国营商业、饮食服务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意见〉的意见》,指出:在商业、饮食服务业推行以承包为中心的经营责任制,是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商业部门务必认清形势,提高改革的自觉性,解放思想,大胆工作,因势利导,坚决而有秩序地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推动商业工作更上一层楼。对经营责任制的形式,分配核算体制,逐步扩大企业权力,企业承包后的具体问题等方面,要继续清除“左”的影响,突破老框框,老套套,加快承包步伐。19833月,区委提出了《关于在国营商业、饮食、服务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意见》,具体内容是对商贸实行企业“定额上交、超额分成”的承包形式,单位向财政承包,经营单位向单位承包,班组、柜台向经营单位承包,个人向班组、柜台承包的形式,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同时,提出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根据我区商贸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在进货渠道上、企业与企业联合经营上、人事劳动调配上、职工工资及奖惩上、物资审批上、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上、资金使用上、商品处置上和费用审批上有了不同程度自主权。通过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改革,开始将过去以政府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为主转变为经济手段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开始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度,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法规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从而大大地调动了企业和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商贸企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企业两权分离

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国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基本思路。1982年,由于市里调整工业管理体制,将我区国营、集体工业企业上收市里管理后,我区基本没有工业企业。为了发展地区经济,从1984年又重新发展区属工业企业。自1984开始,贯彻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行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当分离工作和开始了在企业首论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推行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主要是在国有、集体商贸企业、集体交通、建筑企业中推行和开展。在国有商贸企业和集体交通企业实行计划指标(利润、减亏)承包责任制;对粮食、煤炭、食品和蔬菜等政策性亏损企业实行定额补贴、减亏、节亏按比例分成,或全留等办法;对建筑企业和交通企业实行税利计划包干、超额分成等办法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且,在国有、集体商贸企业和集体交通、建筑企业中积极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进一步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规定厂长(经理)有企业生产经营指挥权、企业内部的人事任免权、企业机构的设置权、企业财务决定权、和职工的奖惩权和工资分配权。总之,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权力下放给企业。规定各企业的厂长(经理)由主管局任命,企业的副厂长(副经理)由由厂长(经理)提名报主管局批准任命;中层干部及内部机构设置一律由厂长(经理)决定任命;在企业内部推行岗位优化组合的竟聘制,对待聘人员第一个月发放全工资,从第二个月起发放8090%的不等工资(扣除当月奖金),待聘期间除安排劳动外,重点是组织学习(业务、政治),促其改正缺点,争取早日受聘重新上岗;在工资分配上,推行百元产值、百元销售工资含量和以销定酬等办法,超奖差惩,把工资奖金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逐步开始实行浮动工资制。在企业经营者中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并探索理顺经理、书记和工会主席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责、权、利分离的状况,厂长(经理)在企业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得以体现,较大程度地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企业效益明显提高。1988年,为了进一步加快企业改革,保证第二轮企业承包工作全面推行,在区委五届三次全委会上原则通过“关于国有、集体商贸企业推行〈一书为主,四书同签〉深化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并以碚委(19881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行“一书为主,四书同签”深化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主要内容是:在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书的同时,各企业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分别向主管部门党委、工会和团委签订“保证监督书”、“支持监督保证书”和“支持协助责任书”,以契约的形式建立党政工团的新型关系,把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与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了“厂长(经理)全面负责,党委(支部)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管理”的企业领导体制,拉开了全区城镇企业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由于我区商贸企业在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中,探索推行“一书为主,四书同签”效果明显和工作扎实,全市财贸企业在北碚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6月,根据中央、省、市委文件精神,为81日正式实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作好准备,区委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要把学习《企业法》抓好抓落实。决定用78月两个月时间集中学习和宣传。同时要求随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面积推行,重点抓了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普遍在企业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企业党政职能分开、劳动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干部实行层层聘任、工人进行优化劳动组合、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等方面的改革。1989年,深化企业改革有新突破,并取得较大进展。按照“深化、完善、配套、发展”的企业承包原则要求,当年全区城乡企业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有745个,占企业总数的92.09%。其中: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有698个,占企业总数的86.28%。在企业人事、劳动制度方面,引入了竞争机制,对干部实行层层招聘,对工人实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择优上岗; 1991年,以企业改革为重点,一是由点到面,由商业、供销企业到粮食企业,由零售到批发企业,普遍开展了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的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36日,区政府批转区体改办、区财办《关于在零售、批发企业实行“四放开”的几点意见》,到8月为止, 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一是扩大了经营范围,初步调整了经营结构,扩大经营品种近1000个,营业点25个,外联单位50个;二是改革了内部分配关系,强化了用工制度的改革,实行劳效直接挂钩,人平收入最高的为月工资250元,最低工资30元,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调动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四是推动了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年推行“四放开”的商贸企业25家,占推行面的83.32%。通过“四放开”,对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开拓经营、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区扩大经营品种3862个,增加网点14个和发展外联单位46个,商品总销售40575万元,实现销售、上交税利、人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82.63%89.61%72.80%。二是将商业“四放开”移植到工交、建筑企业,推行和开展经营、产品定价、内部分配、劳动用工和技术改造“五自主”在北碚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重庆窗钩厂和北碚航运公司等5户工交建筑企业进行试点,为加强对“五自主”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区成立了“五自主”改革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同时区政府以碚府发[1991]68号出台了《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工交、建筑企业试行“五自主”改革的试点意见》,各企业主管门及试点企业建立了试点工作班子,党政工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并抽调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区级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五自主”改革,区税务分局、工商局、劳动局、物价局为帮助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区工会也发出了《关于积极参于“五自主”改革试点的通知》。三是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总结首轮城乡企业承包的经验基础上,兴利除弊,使第二轮承包方式更加规范,基数更加合理,考核指标、奖惩办法更加健全,更好地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在企业内部大胆改革工资分配办法,在16个乡镇骨干企业试行百元销售含工资量的办法,20个企业达到和超过预定目标,销售收入、利润和两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1.61%179.31%50.63%

(三)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在全区城乡企业中积极推行股份制试点,为加快股份制企业试点,区体改办和工商分局等部门开展了“一条龙服务”,全年发展股份制试点企业24户,吸收股本金总额为3526.34万元。在商业流通企业推行“公有民营”采取由点到面,由边、小、亏企业到中小企业,当年全区商业实行“公有民营”的网点381个,占推行面的68.18%,职工交纳风险抵押金和租赁保证金146.27万元,企业抽回商品资金和流动资金215.10万元。1994年,在企业改革中,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125日,区委、区府发出《关于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试行意见》,要求当年全区股份合作制企业推广面达到20%左右。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工作,当年组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45家,吸收股本总额6131.91万元(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9家,股本金5093.09万元;股份合作制16家,股本金1038.82万元)。同时,大力推行其它形式的改革。其中:拍卖企业9家,产权转让金1000.4万元,涉及职工2376人,企业净资产694.27万元;租赁经营企业82家,资产1646.7万元,租赁净资产1415.7万元;在商业流通企业继续推行“公有民营”,推行门点604个,职工3038人,分别占应推行的91.79%88.45%,抽回资金428.08万元,占应收回资金的50.29%,收风险抵押金155.42万元,在推行“公有民营”的门点中,赢利门点417个,占69.01%,平过门点116个,占18.13%,减亏门点59个,占9.8%1996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59日,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经区委、区府研究决定,实行区级领导牵头的改革项目负责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区委书记潭明贵、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泽明亲自负责,主要任务是围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以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重点,把企业改革突出为改革的为重中之重,认真抓好区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517日,根据市委、市府关于“抓大、放小、攻难”的改革部署,区委区府发出《关于加大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的意见》,采用全民转集体、合并兼并、破产重组、解散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步伐,置换企业产权主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集体企业以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为重点,采取拍卖、租赁、转让、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积极抓好改制工作,力争两三年时间内我区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有一个大的突破。614日,区委、区府召开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省、市综合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布置1995年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泽民作了《深化认识,加大力度,切实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讲话。到年底,全区共发展有限公司94家,股本金8248.2万元;新发展股份合作制4家,股本金260.4万元。至此,全区有有限责任公司123家,股本金13341.29万元;股份合作制企业20家,股本金1299.22万元;租赁企业85家,企业资产1846.70万元;当年拍卖企业12家,产权转让1200万元,涉及职工576人,净资产1094.27万元。同时,还加大了企业内部各项改革力度。在企业内部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全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普遍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签订全员劳动合同职工达到职工总数的61.681996 年,125日区委召开区委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中共北碚区委、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进一步放开、放活小企业的意见》,主要内容是继续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和加大企业内部的各项改革力度,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230日,为下年企业改革作好准备,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顾问、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分管企业的区委副书记和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16人为成员。全年新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有88家,股本金为15166.3万元。全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217家,股本金为18012万元,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99家,股本金为16858万元;股份合作制企业28家,股本金为1154万元。优势企业兼并小型、微利和亏损企业8家,涉及金额1556.89万元,职工2758人。转让拍卖企业17家,转让资产总额1215万元,负债总额914万元,收取出让金936万元;并帮助大中型企业“剥离重组”和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规模优势,不断完善“共有民营”改革。同时,继续深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区参加退休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530家,投保职工7.3万人,全年收取养老统筹金4975.89万元。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基本完成了全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全员劳动合同的签订。34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1984年上收管理的企业和部分市管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下放到区里管理。为配合市里的改革决定,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下放企业领导小组。从3月和10月份两批接收市下放国有、集体共计36户。1997年,为贯彻市委、市府放开搞活、加快中小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区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年初,区召开了全区加快中小企业改革再动员大会,区级各部门负责人、企业党政工负责人40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侯大川做了《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大力推进我区中小企业改革》专题报告,区委书记熊懋仁做了动员讲话。全年全区完成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84户,占比例的53.84%,其中国有21户,占比例的68%;城镇集体企业63户,占比例的53.40%。。在改制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中,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20户,职工2214人;组建有限责任公司35户,职工6317人。其它出售、兼并、解体和租赁29户,职工4303人。1998年,按照一企一策和灵活多样的原则,采取兼并、剥离经营、联合、先股后租、出售、解体和破产等改革形式,很打资不抵债企业改革攻坚战,为强化工作力度,区委、区政府充实和调整了“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针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难度大的问题,成立了“区工交财贸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并从区级综合杠杆部门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企业改革协调办公室,各企业也建立了直接从事改革的工作机构,全区上下形成了目标明确,措施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合力推进资不抵债企业改革。到年底全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112户,占企业总数的75.3%。其中:国有企业30户、占应改制面的76.9%;城镇集体企业86户,占应改制面的74.8%1999年,为化解难度,各个击破,以盘活存量资产搞活企业为目的。全年完成企业改制22家,企业改制面达到81.34%;突破难点,实施依法破产,对国有企业重庆缙云食品厂、北碚建新纸厂、北碚晶艺玻璃厂实施破产和20家城镇集体企业实施解体。为减轻企业负担,在国有企业推行了下岗分流,全年下岗分流5700多人,进再就业中心1200多人。2000年,是区委、区府确定的是北碚企业改革发展年,重点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资产重组为着力点,促进企业发展、盘活资产和保障职工利益为立足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按照“有进有退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坚持“三个结合”和“一个基本原则”。即:坚持改革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和配套改革有机结合;坚持贯彻政策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和因企制宜、灵活多样的基本原则。全区改制企业达到157户(国有43户、集体114户),改制面达到90%,引进民营企业和资金兼并国有企和集体企业,由重庆正川玻璃公司兼并四川灯具厂、安徽三色集团兼并重庆衡器厂、重庆北碚玻璃仪器总厂兼并重庆玻璃耐火材料厂,对北碚印刷厂实施了破产,盘活存量资产7909万元,引进资金近亿元,基本完成了全区企业改制任务。2001年至2002年,全区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5%以上。

通过改革,实施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加快经营机制转移,使北碚工业经济呈现崭新局面,跨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促进企业转变机制,开拓市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北碚成为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基地和五大玻璃制品基地之一。直辖以来,北碚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突出了工业在全区经济的主导和支柱地位,不断调整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加大了企业改革力度。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工业技改重点项目和扶优扶强战略,不仅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而且工业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以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生物制药、资源加工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性强的工业经济体系。30年来工业规模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1979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亿元,1985年突破10亿元,1993年跨过30亿元,1996年跃上50亿元,2006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8.28 亿元,完成增加值45.2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66家。总之,改革使北碚工业经济展开了腾飞的翅膀。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快了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二是推动了企业改组和重组:三是加快了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四是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五是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加快商品市场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碚的市场建设快速发展,布局更趋合理,功能更加完善,门类齐全,网点星罗棋布,经营方式和服务水平呈现全新的面貌。同时,商贸流通业发展空前,随着流通体制改革逐年深化,国营集体商业单一流通体制逐步改变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协调发展的开放式流通体制。就北碚的商品市场来说,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1978年以前,我区的商品批发体制按行政层次设立三级批发站,零售企业由地方的专业国营零售公司和集体合作零售商店设立,环节多,流转慢,效益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区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文化消费品等商品零售市场,零售业态从单一走向多种多样:百货店、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营店、购物中心、邮购、网购以及城乡集市贸易、小商品市场等。同时,流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在商品市场建设和培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商业网点和重点市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使北碚特别是主城区的商贸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至1985年),市场结构主要由工业品、农副产品三级批发和零售市场组成。上世纪80年代取消了各级商业专业公司,取消了批发零售按“一、二、三、零”封闭式的经营。这一时期农贸市场有:朝阳农贸集市、菜市街农贸集市(今天生综合市场前身)、碚峡路集市、文星湾集市、何家咀集市、天生桥集市等;工业品市场随着商品流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当时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除国有和集体零售商店外,开始出现了个体私营工业品市场,主要有:月亮田工业品零售市场、胜利路工业品零售市场、碚峡路工业品零售市场、碚峡西路工业品零售市场和照样路综合市场等,但这一时期的市场全都是以街为市。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区国有商业还继续发挥着三级批发市场的作用,工业品辐射了北碚周围的市内江(江北县)巴(巴县)璧(璧山县)合(合川县)和川内的岳(岳池县)武(武胜县)广(广安县)和遂宁、南充地区。1985年仅全区农贸即时成交额为1531.87万元。通过从1985年开始对老城区的改造和北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建设和网点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中山路、胜利路商贸金融一条街为核心,以天生综合市场为龙头,以重百北碚商场、国美电器北碚店、中山商场、胜利商场、山城超市北碚店、勿忘我连锁店及一批专卖店、精品店为支撑,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繁华商业圈,并形成了中山路步行商业一条街,碚峡路建材装饰一条街,月亮田和老城美食一条街逐步形成气候和月亮田、公交车站至七一桥的电气、钢材销售及批发市场。重百、国美电器、小天鹅、时代天骄等在北碚开设分店,提升了北碚商贸流通业的档次,改善了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同时,德克士、肯德基等世界名牌连锁餐饮企业的入住为本区餐饮业发展带来料新的思路,注入了新活力。到2001年,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12.92亿元,比1996年增长99.30%,年均增长14.80%。到“十五”末,天生、文星湾等7个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全区商贸流通网点达到15776个,其中个体网点14646个,营业面积60多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4989人。全区有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3个;各类交易市场70多个,总面积21万多平方米。市场建设和改造,规模、布局更趋合理,功能更加完善,以街为市的状况得到彻底消除,城区的消费市场门类齐全,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全区初步形成了城市中心区商圈为骨干,各街道零售点为支干商贸流通网络体系。与改革初期相比较,全区商贸业无论是设施配备、购物环境,还是经营方式、服务水平度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同时,消费品市场培育取得了新的进展,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入住北碚。以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营店、精品店为代表的新型市场业态在北碚得到较快发展,重点市场、特色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2006年底,全区商贸流通网点达到18372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543亿元,为1978年的40.7倍,年均增长14.19%。商业设施和商业网点日趋完善,在北碚老城区,构建起了以专卖店、精品店为支柱,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闹市商业圈。正在兴起的城北新区餐饮商业街,已动工兴建的新城嘉陵风情商业步行街,将进一步扩大全区商业的格局规模。城区中心商圈、镇街商业中心、社区便民网点三级网络已逐步形成。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的总目标,采取灵活措施,实施了很多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强化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进入黄金时期,使北碚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被国家授予“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和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授予“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西部宜居城市” 等称号,已成为彰显北碚独特魅力的个性名片。

1.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备。

1979年以前,北碚城区的道路总长仅有3649米。80年代在改造旧房的同时,将原龙风乡的龙风村和金刚碑乡的团山堡村扩为新建区。1979年后新建、翻修下水道总长3095米。1981年采用社会单位集资修建了红工水厂,解决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天生桥和歇马地区的供水问题,1981年红工水厂并入北碚水厂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全区的自来水供应能力。1982年开工改造取水源,将过去木质囤船取水为深入嘉陵江心取水,并避开马鞍溪污水源,使水源水质在近郊区沿江各自来水厂最好。1985年,北碚市街面积近7平方公里;有70多条街道;朝阳、天生地区共有下水道17473米,窨井426套,进水口501个;各场镇共有下水道长22569米,窨井540套,进水口756个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排水体系。到1985年底,全区有路灯线路总长47612米,各型路灯1018盏。从90年代开始,加快了新城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步伐。在月亮田、鹰嘴石、新桥、龙岗、石堰沟、水天城等进行新区开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引进开发企业对旧城进行改造,先后完成了天生菜市街、胜利路、五路口、鱼塘湾、朝阳片区、碚峡路和河家嘴片区等的改造和投入使用。在此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市政、环卫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新建净夸26.6米的西农人行天桥1座和城市公路3条(全长1050.4米),人行道8403平方米,设置步行街4条,改造人行道23458平方米,铺设广场砖13000平方米对中心城区人行道路进行改造辅设彩色方块砖。三十年前,北碚城区道路照明安装路灯的街道只有5条,共计532盏路灯。到2006年底,城区道路照明覆盖了城区42条主次干道和五个街道的背街小巷、居民区,共计有路灯9602盏,并对六条主要街道实施了光彩工程,其款式更加美观大方,城区路灯也由过去单一照明功能,变成了如今集照明、景观、娱乐、装饰和节能为一体的城市风景。三十年来,城市环境卫生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前,北碚清洁队只有2台三轮车和1辆山城牌洒水车,绝大数公厕是解放前遗留和五、六十年代修建,脏、臭、破烂突出。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发展,目前有公厕81座、垃圾站35座、果皮箱880个,各种环卫专用车37辆,密闭压缩移动箱体和密闭垃圾收集箱体93个,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机械化、密闭化和减量化,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从1983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在城市推广应用沼气池分散处理城市粪便技术,城镇居民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100%

同时,还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竣工完成改造面积11.5万平方米。从2002年到2003年, 开工建设嘉陵江防洪堤工程长175米,高程192米(黄海);新建设城市道路长4750米;改造旧城区人行道1571米,新铺设旧城区广场砖1500平方米;社区环境综合整治4处,面积4310平方米。启动了碚东供水工程,开建了北碚老百姓盼望已久的碚东大桥,实施了科技一条街建设项目。通过三十年的发展建设,初步使北碚形成了市政设施的立体化、机械化、人性化、精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2.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不断加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紧紧围绕“生态城市建设”总目标,1979年全区大规模培植优良木苗,全区共栽植各类苗木花卉8.6万株。1980年,区里成立了绿化委员会负责全区的园林绿化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区许多工厂、单位、学校掀起绿化厂区、学校、村段和创建“工厂公园化”和“学校公园化”的高潮,涌现了很多园林绿化先进单位。1981年全区8个街道成立园林绿化委员会,动员全区人民积极植树造林林,共植树37万株。同年7月,北碚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损失各种树木63万株,损毁护岸林达80%以上。1982年,区绿化委员会组织动员全区人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同时,以普遍绿化为中心,恢复嘉陵江沿岸绿化,发展居民和社会单位内部绿化,以山头、道路、沿江为绿化重点,当年参加义务植树的有4.3万余人,植树31万株。但是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基建占用绿地仍然十分严重,1983年社会单位占用绿地即有8500平方米,批砍大树2500多株,城市绿地面积降至322公顷,城市绿化率仅为18.30%1984年至1985年继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共有11.31万人参加,植树50万株,新建居民小游园1处,面积1200平方米。截止1985年,全区有风景林地1493公顷,城市绿化面积345公顷,绿化率覆盖率达到19.6%,城市道路117公里,绿化长度达到51%,不少道路以遮荫蔽日,主干道道路以基本达到无缺株断线。全区共有各类小游园7多个,面积9.6公顷,花坛2607个,面积10.9公顷。沿江绿化面积36.9公顷,栽护岸林41万株;嘉陵江两岸绿化长度达60%,部分江岸已绿树成荫。城市居民区及山头绿地面积56.6公顷,北碚城市中心部分有大小山头12个,已有9个山头已绿树成荫;北温泉、北碚公园游览面积19.7公顷,人平绿地面积1.19平方米。不少厂矿、学校、机关和社会单位的内部绿化也向园林化发展,城市居民也利用房顶、房前屋后的空地,植树种草,绿化家园,北碚城区向花园城市建设雏形开始显现,全区城市有绿化能力和绿化条件的64个单位,占地总面积780公顷,绿化338公顷。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区:为近期目标,北碚的城市绿化已从平面走向立体化,从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广场、公园进入机关、学校、工厂、大街小巷乃至千家万户。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全年市区新增绿地面积770万平方米,年末市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777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7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98%,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7.85平方米。新建街心花园8524㎡,新植绿带2773平方米,新栽行道树12000余株,绿化覆盖面积达27.45%。为了减少城市污染,节约能源,方便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9835月成立了北碚区民用天然气工程领导小组,组织民用天然气工程的施工,平均日供气量约为9万立方。为了解决燃气使用高峰的调峰问题,以解决均衡供气,分别投资262万元和982万元,在当年12月底新建贮配气站一座和两座容积为1000立方米贮气球罐,并在城区安装敷设环网管道,主干管49285米和庭院管线7350米,使年底北碚城区和黄桷、歇马地区清洁能源天然气,在北碚城区基本上告别了燃煤污染的历史。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在近15年内关停污染企业153家。1999年在全是率先推行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城市生活垃圾袋装换率达98.30%完成了投资1亿元的北碚污水处理厂和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铺设管网37.5公里,服务人口16万,服务面积38.5平方公里,是主城区第一个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区,续建修建了龙凤溪、何嘉村污水提灌站。2005年,建成了投资3.1亿元的同兴垃圾处理厂。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已逐步走向法治化,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及处理,各项环保指标均超额完成了计划。目前,市区的废水、废气、工业粉尘排放量等逐步减少,污水处理能力、工业粉尘回收量和废物综合利用量不断增加;城区交通噪音不断减少;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3%,烟尘排放达标率97%,粉尘排放达标率92%。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56分贝,城市交通噪音平均值68分贝,由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质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二)城市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北碚的城市交通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发展,建设成绩斐然,一个“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叉、便捷快速交通网络已形成,凸现出重庆西北面的交通枢纽中心的态势。城市交通,随着北碚总体规划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建设发展,同时进行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调整和深化,构建起了一个快速、便捷、通畅的区域交通网络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方便百姓,对212国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1978年对全段43.31公里实现沥青表处理1988年到2002年,投资1.65亿元完成硬化砼二级路面的改扩建工作。进入1988年,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步伐,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北碚交通建设速度相对明显滞后,特别是连接北碚和主城的惟一纽带,国道212线,往返需3个多小时的车程以及严重的塞车,许多慕名前来投资的企业因为交通制约不得不放弃了投资计划,严重影响了我区的对外开放,并与主城凸显边缘化。1998年,重庆直辖市给北碚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北碚的交通建设也进入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经过我区的重庆第一条北上大通道——渝合高速公路2002628日通车后,从主城区到北碚仅需30分钟,并在三溪口、梅花山、缙云山、东阳4个立交桥出口,使我区位优势立马凸显。从改善交通设施入手,先后投资近5亿元,新建、扩建了碚青路、仪北路和212国道北碚段,硬化了碚金路、柳石路和全部景区旅游路面。从2006年起,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北碚境内总长约31公里),北段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除桥涵外路基基本成型,控制性工程进展顺利,北碚将完全融入主城。同时,随着城市的拓展,加大投资加以实施扩建和新建城市主干道,城区的路网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北碚的公共交通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发展了高速公路大巴客运和城市环城公交网,城市公交事业具有一定规模,一大批新型公交车上路运营,市民乘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使北碚构建起了一个快速、便捷、通畅的区域交通网络

四、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一)改革初期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成效显著

19861999年间,累计审批国内各类经济联合协作项目650余项,其中省外170项,省内480项;建立各种形式经济联合组织110余个,总投资额4000余万元人民币;组建北碚区经济技术协作总公司和依托区物资供销公司协作调剂重要物资(钢材、木材、水泥)及重要生产、生活资料(粮、棉、油)等20余类8600余吨/立方米;牵头办理设立北碚区人民政府驻珠海办事处和驻上海办事处;审批外地驻区办事机构、经营性机构62个。区政府经协办本着扬长避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本区开展国内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经济联合协作,促进北碚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对内、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经济建设成就辉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截至2006年,全区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300余项,协议资金11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累计审批外商投资项目54项,投资总额1503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791万美元。核准开业外商投资企业34户,投资总额6585万美元,外资金额2805万美元。外资来源主要由台胞资金起步,迅速扩展到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日本、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成功引进华新国际、德国斯坦纳、荷兰壳牌等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同时,北碚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主动承接全球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内资,成功引进了红鼎集团、东银集团、华立集团、海宇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39384万美元,十二年自营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6%以上。出口产品由轻工、农产品迅速扩展到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光学电子、医药化工、轻纺织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出口商品比重分别为:机械制造59%,光学电子10%,医药化工13%,轻纺织品6%,农产品加工12%。产品国际市场分布及份额:欧洲(东欧、西欧)24.2%,美洲(南美、北美)20.1%,非洲(南非)9.1%,东亚(日本、韩国)4.1%,西亚(含中东)12.6%,南亚29.9%。率先在全市区县中独立举办大型招商活动,199810月,由北碚区与重庆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在北碚区联合举办了“98中西部高新技术及产品展示交流会暨重庆北碚招商引资会” 。并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是重庆市唯一的区县级行业协会组织,为营造北碚区利用外资良好氛围,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个体、私营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掀起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制定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为个体私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使个体、私营、民营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到现在个体、私营、民营经济已经是我区经济已经是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和发展(1978年至198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禁令实行了解冻,并相继出台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19794月国务院[1979]102号文件规定,“允许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使我区的个体工商户得以起步、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思想禁锢,1979年个体工商户基本上是停留在上年的水平。从1979年到1980年,根据中央(197984号文件精神,对原工商业者进行区别工作,区委成立了区别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严林松任组长,成员由区委统战部、财贸部、工交部和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对1956年公私合营高潮中或以被带进公私合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三小”(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他们长期被称为私方人员,按资产阶级分子对待。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全区区别出来的劳动者467人,占区别对象的91.94%,此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区个体、私营企业的恢复和发展。19814月,国务院[1981]108号文件提出恢复城镇个体工商户。同年,中央又下发[1981]42号文件,提出对城镇待业人员的安置,应是:“国家安排和自谋职业相结合”。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11月,区委、区府用两天的时间召开了全区城镇待业人员安置工作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劳动就业工作的指示。同时,区里印发了《北碚区城镇待业人员安置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了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广开门路,走自谋职业之路,截止198111月份全区共有个体户305户,从业人员1000多人;到1982年达到3875户,从业人员7345人,经营总额为835万元,缴纳工商各税7.67万元。这一时期主要是摆摊、设点从事商业零售、饮食服务业、修理业、加工业、贩运业和运输业等服务行业。但是,在这一时期虽然有部分具有专长和具备开业条件的城乡居民,以及随着农村经济责任制的推行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个体经营和创业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和禁锢,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当时还附加得有“要征得有关业务部门同意”这个前提条件和从事个体、私营经济还有较多的限制,使我区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发展较为缓慢。

(二)个体、私营经济初步发展(1983年至1987年)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宪法上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在宪法明确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使我区个体经济走上了初步发展的阶段。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1983年,北碚区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全区个体工商户有了自已管理自已的组织。到年底,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4862户,全区各镇乡和街道也成立了分会。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78月,国务院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随后游伴部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城乡个体经济受到了法律保护,并走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党的十三大的政治报告又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写进了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调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个体私营经济在这一时期有初步发展。到1987年底止,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6974户、从业人员11852人、实现销售收入2739万元。

(三)个体、私营经济的徘徊发展(1988年至1991年)

    1984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这段时间个体私营从业者们顾虑重重,采取观望徘徊态度。同时,加之一些干部和群众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有新的抬头,一方面害怕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冲击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和群众看到一些个体私营经济通过辛勤劳动开始走上了致富道路产生了“红眼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党和国家,以及区委、区政府及工商部门、个体私营劳动者协会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大力宣传强调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三不”政策(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规模、不限制发展速度),澄清了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了认识,基本稳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从业者的思想。但受大环境的影响,使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和放慢。1991年,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7633户,私营企业84户,从业人员10602   人,实现销售收入3360万元,年产值931万多元。虽然私营企业开始发展,但区个体、私营经济增长明显低于1984年以前的发展速度,

(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至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指明了方向和创造良好环境。区委、区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路线,要求全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组织全区人民埋头干、不争论、大胆闯、大胆试,始终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积极大力发展。通过全区各级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广大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辛勤劳动,我区个体、私营经济在这五年间得以快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13241户,私营企业371户,注册资金5643 万元,从业人员9627人,年产值362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175万元,

(五)个体、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1998年至今)

1997912日,党的十五大把个体、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的“补充”地位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19993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一条做了重要修改,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党和国家的这一系列政策,促使了我区个体、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呈快速发展强劲的态势。到2006年底,全区有个体工商户13085户,从业人员22158人,私营企业2312户,从业人员30582人,连续四年获“重庆市民营经济十强区县”称号。私营和民营经济已成为北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六、着力加强宏观调控体制改革

(一)计划体制逐步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运行趋向市场化。在改革进程中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逐步缩小计划管理范围,改变计划管理方式,大力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区计划计划经济宏观改革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二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三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四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五是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具体在九十年代前,采取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放宽了企业自主定价和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管理权限和物资计划双轨制。九十年代后,采取计划备案制和审批制。到2000年至今,则分别实行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按项目性质分类管理。即:企业投资和其他项目实行备案制;不属于政府资金投入的重大项目和限制项目实行核准制;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政府资金的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

1. 物价改革向市场调节推进。

物价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按照改革发展需要,19798月,区委决定恢复区物价委员会。108日,区委决定成立区物价领导小组。19842月建立区物价局,实施对全区物价的宏观管理政府职能。通过三十年来的不断改革,实现了的基本转变,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我区价格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放结合,以调为主。1978年至1984年的价格改革,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调放结合,以放为主。1985年至1988年的价格改革,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治理整顿、推进改革。1989年至1996年的价格改革,是治理整顿、推进改革的阶段;第四阶段: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1997年至2002年的价格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阶段;第五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003年至今的价格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阶段。我区价格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一是初步建立了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二是基本理顺了主要商品和服务的比价关系,促进了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建立并逐步充实了调控价格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市场价格调控体系开始形成。四是价格改革的实施,推动了农村改革、企业改革和垄断行业管理深化体制改革。五是价格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市场发育,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六是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扩大进程。七是价格理论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关于市场价格的若干新思想、新观点。

2.住房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为了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镇住房新体制,实现“产权自有化、分配货币化、价格市场化、供应社会化、保障多样化、管理专业化、交易规范化”的目标。1992年,我区推行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告别福利分房制度,实现住房自有化、社会化。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市住改领导小组1994年出台了《重庆市公有住房出售管理办法》,全区共有420个单位出售公有住房31397套,建筑面积11486万平方米,收取售房款24023.47万元。在住房改革上还推行了住房租金改革、集资合作建房。1994年以来,全区有279个单位实施集资合作建房,共建310栋,17164 套,建筑面积184.86万平方米,总投资148,843.03万元。其中,职工个人集资118949.65 万元,占投资总额的79.92 %。推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736 个单位,48151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88371万元。其中,市属单位缴交 67663 万元,区属单位缴交20708万元。为了解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我区根据《重庆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试行)》(渝府[2002]205)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北碚区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北碚府办发[2004]101号文件,几年来,按照市、区关于解决低保“双困”家庭住房问题的总体布署,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19976月以前解决了住房面积6平方米以内的困难户;1997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在北碚斑竹岩、新石坑、罗家湾、文星湾修建廉租住房425套,建筑面积18635平方米,总投资2007.13万元,对低保“双困”家庭实施了实物配租。还对低保“双困”家庭同时实施了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两种方式,实施租金补贴265,共使用住房补贴资金79.68万元。租金核减115 ,月核减金额2322元。

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积极推进。

第一,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过度集中管理模式,逐渐由财政包干制、“拨”改“贷”、分灶吃饭包干制和分税制向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转变,基本确立了适应市场要求的财税体制框架,同时也带动了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为其它改革提供了财力支持。在具体改革上,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一是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二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三是“收支两条线”改革;四是按照国家总的安排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五是进行镇财区管改革;六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通过三十年来的改革,是我区财政体制发生了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理财思路由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转变;封闭型财政向开放型财政转变;小财政向大财政转变。

第二,税收体制改革。我区税制改革进程与全国税制改革一样,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利改税”为突破口,开始了工商税制全面改革,在调整分配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于地区搞活经济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为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全区实施新税制和分税制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充分体现公平税负、促进了公平竞争,取得了积极效果和促进区级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一是税收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二是税收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税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税收征管不断加强,征纳关系和谐发展。四是推动了税务机构和队伍建设。

5. 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步伐。

我区金融体制改革,按照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稳妥有效的推进了各项金融体制改革,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框架,各金融机构竞相有序发展,整体步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初步形成了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金融业改革成效显著的同时,金融业规模得到快速发展,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日益增强。1978年全区金融机构只有两家,到2006年底,全区金融企业发展到10家和证券公司1家,金融营业网点遍布城乡。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相继开发了借记卡、贷记卡、住房按揭贷款、代理保险、个人理财、银证通、电子银行、证券托管等金融服务。到2006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33 亿元;各类贷款余额65.10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4倍和7.79倍。保险业方面,自上世纪80年中后期开始,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放开,全区保险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机构、经营规模等各方面均发展迅速。保险公司从1980年恢复保险业的1家发展到20067家保险公司,全区保费收入从1986年的0.2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60 亿元。全区证券业、典当业、担保业等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并不断成长。一个多种类、立体化、开放型的现代化金融业发展格局在我区初具规模。

(任良荣)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