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铜梁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017-05-16 09:11:30来源:重庆党史网

 

铜梁县党史县志办公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大潮中,1983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正式实行市领导县的管理体制。是年728日,中共重庆市第五次代表会作出《关于加快改革步伐,把重庆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而奋斗》的决定,并对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铜梁县委按照中央和市委的工作部署,于19863月在召开的党代会上,对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作出决定。是年11月,县长王冶在全县计划工作会议上,按照县委的“决定”,提出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对国营工业企业、商办工业、集体企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全面实施商业经营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按照“意见”要求,在整体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采用先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全面铺开,从此拉开了铜梁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序幕。

一、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一)国营工业企业改革

党的“十二大”以后,铜梁县委按照重庆市委的要求,在完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全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把改革的重点引入城市,对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进行试点,并结合铜梁实际,首先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经营目标责任制,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经营机制引入企业。19864月县政府《关于国营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试行办法》出台后,在国营工业企业中,选择铜梁丝绢厂铜梁绸厂、重庆市第四水泵厂和商业企业的食品厂进行“五自主”(自主经营、自主定价、自主用工、自主分配、自主改造)、“三项制度”(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目标责任制)试点。是年9月,县政府又在富有煤矿西泉化工厂、仙峰化工厂、兽药厂等8户企业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调整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与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把企业内部人事制度和经济责任制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无人负责、无权负责、平均主义严重等问题。

(二)国营商业企业改革

19869月,县政府《关于国营商业、企业租赁经营试行办法》出台后,又在县国营商业企业中,推行“五自主”、“四放开”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拉开了国有商业企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序幕。19871月,先后在国有商业企业的石油公司、五金公司、百货公司、煤建公司、商业储运站、糖酒公司、饮食公司等7户企业实行“五自主”、“四放开”经营责任试点。由企业内部职工民主推选厂长或经理,明确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人代表,由企业法人代表向政府主管部门签订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责任书,对企业和公司所属以下的批发部、经营部、商场、门市部、餐旅馆及企业的车间、班组实行二级承包或租赁经营责任制。根据商业属于物资流通经营的特点,在二级承包、租赁责任制中,实行全员风险金抵押的承包经营。

随着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深入,19873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有商业体制改革的几条意见”,要求商业企业在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基础上,广泛发展经济联合。是年6月,县政府与重庆九龙坡区人民政府按“自愿协商、平等互利、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了生猪、日用工业品等7项横向经济联合协议,开拓县外经营购销市场。铜梁商业充分利用县内外市场购销网络,建立多种形式的商贸联合和商贸协作关系,扩大经济联系面。是年秋,县食品公司、糖酒公司、酒厂、饮食公司、酿造厂、百货公司等与江北区商业局所属对口公司结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利益的共同体。县食品厂与大足、潼南、合川等县的商业食品厂结成发展经济技术的伙伴,在农副产品、地产品、奶制品以及库存积压商品经营上,实行余缺调剂、委托代销、分销等横向联合经营。当年7月至10月县商业系统与九龙坡区的商业经济协作项目就达48个,成交金额达148.3万元。

(三)商品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铜梁在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试点中,还进行了商品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一是改革商品批发体制,建立国有百货、物资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物资和百货日用品批发零售业务,对集体商店、个体商贩除经营商品的零售业务外,还可经营商品的批发,形成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谁都可以来买,谁都可以来卖,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开放的商品批发格局,从根本上打破固定行政区划、固定价格、固定对象调拨商品的老框框。二是在物资流通体制方面,改变过去长期实行分配指标逐级下达的多层次、多环节的供应办法以及按行政区划调运物资、条块分割的状况,逐年缩小指令性物资分配计划,除对国家重要的少数物资实行指令性分配计划外,其余多数物资实行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双轨制”,不断提高购销比重,使物资购销市场越来越活跃。三是打破长期物资独家经营封闭式、少渠道、多环节的经营格局,逐步建立起多种经营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发展的开放型、少环节、网络化物资流通局面。到19921 月,全县商业企业销售和批发网点达257个,比1986年的57个增加200个,增长5.14倍。1992年全县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总额达5791.97万元,利润17.69万元,入库税利158.37万元。

二、全面推进国有工商企业经营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一)国有工业企业改革

铜梁县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为加快改革步伐,19898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行国有企业租赁经营、公有民营、股份合作制的意见”,此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了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注入活力,县政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企业经营者市场化,推进全县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实施企业合资、参股、控股、租赁、兼并、收购、破产等办法,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企业家集中。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缩短管理链条,建立科学的公司集团体制。到2000年止,全县国有工业企业46户中,改为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25户,破产7户,兼并1户,出售11户,剩下的2户,到2005年底,已改制为股份公司。

(二)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改革

铜梁县政府在实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注入新型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开放市场准入限制,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县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19988月,县委“关于实施外向型劳动工程的意见”出台后,新的外来企业进入铜梁投资的有浙江、重庆等地羽绒企业,红蜻蜓、红草帽和柯达鞋业集团,汽配摩配企业,金江水泥等。到2005年底,进入铜梁落户投资的外来企业达301户,投资总额达79.05亿元,成为铜梁经济的主体。

在推进国有工业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中,也对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二轻企业)加快了经营体制改革步伐。1994年,铜梁县综合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在城乡集体企业改制中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民主管理、自主支配”的原则和《条例》的第17条“企业无法继续经营而申请解散,经相关行政部门批准,予以破产”等规定。全县17户二轻集体企业,经过改制,企业生产经营仍无起色的,由企业自愿申请,实行破产。从199611月起,先后有童装厂、帽鞋厂等12户企业申请并被批准破产,另5户企业被兼并。

(三)国有商业企业改革

在全县国有工业全面进行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县政府不失时机地抓好全县国有商业(包括商办企业)经营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1987年县政府出台《铜梁县国营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试行办法》,对全县国有商业企业全面推行“四放开”、“五自主”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国有民营的责任制,允许个人或集体承包或租赁经营。对门市、商店、网点、摊点实行风险金抵押、租赁经营,在推行国有民营中,采用参股经营等形式,全县57户国有商业全部实行承包责任制,76个门市、商店、摊点,全部实行承包经营、租赁风险金抵押经营、国有民营、参股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格局。1997年县粮食部门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要求,在粮食部门体制改革中,推行“四放开”的经营体制,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项服务”的模式,打破了过去长期形成的粮食企业单一经营的格局。是年7月,县政府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要求,在粮食部门中推行“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挂账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的管理办法和经营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县粮食局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彻底脱钩,将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使之形成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在粮食流通经营体制上,以站、厂为核算单位组织购销活动,站、厂均可组织粮食流通经营和购销业务,还可进行跨行业经营各种商品(除国家专营商品外),实行经销、分销、联销、定点定时销售业务,减少粮食油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的经营成本。

铜梁县粮油总公司,为加大公司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粮油经营扩张战略。20024月县粮油总公司分别在合川、大足、璧山、长寿设铜梁粮油经营办事处,利用向外扩张经营办法,使粮油经营业务扩大了视野,加快了粮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企业经营利润剔除改革成本外,实现盈利1200万元,当年职工平均收入增长了28%

三、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1986年前铜梁县国有工商企业均是实行计划经济,“上面下指标,下面按着办,年底来决算,亏了一多半,企业靠政府补贴,职工依靠铁饭碗”。从1987年以来,尽管县委、县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台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办法,对全县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租赁经营、公有民营、股份合作责任制等多种形式的经营体制,但由于这种改革始终没有触及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缓慢,经济效益不佳。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中央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市政府对国有工商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于19967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等改革为方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努力探索,积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多元化投资为主体来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9711月,县委、县政府从县级各部门及乡镇抽调245名干部,赴全县各乡镇帮助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1998年,县委、县政府又从县级各部门抽调267名干部,其中副局级134名,组建5个工作队、38个企业改制工作组到全县各级各类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到2000年底,全县已改制的工业企业402户,占应改404户的99.5%。其中县属国有企业46户中已改制44户,占95.7%;纳入乡镇企业实施改制的341户(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92户)已全部完成改制,改制面为100%。在341户乡镇企业改制中,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公司的80户,拍卖124户,租赁88户,兼并1户,解体32户,其他形式16户。城镇集体企业17户中,除二轻集体企业12户改为私营企业外,其余5户破产解体。

在推进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涉及到国有集体企业职工30438人。其中留岗16840人,转到新企业上岗8548人,待岗每人每月发给120元待岗生活费的230人,一次性解决发给下岗自谋职业的4820人。在4820人中,多数已缴养老保险金,到2005年底,80%的人已到退休年龄,享受退休生活待遇。

在实施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商业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1994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随后县体改办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实施程序。县商业主管部门,按照县政府和县体改办提出的意见和程序,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试运行,对县百货公司、石油公司、酿造厂、饮食公司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县酒厂、五金公司试行租赁与融资性租赁经营;燃料公司试行股份合作制;县食品厂、糖酒公司试行破产重组;安居、虎峰、蒲吕、旧县等9 个食品分公司试行产权转让。

1995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区县的国有小企业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途径,全面放开,彻底转向市场。1997年底,县城区16户国有商业小企业的资产产权全部有偿转让给企业职工或其法人、自然人,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县政府在抓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对全县粮食系统购销经营机制的改革也同步进行。20021月,铜梁县粮食系统根据重庆市政府的指示,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流通市场化,并把粮食定购任务改为在政府指导下,依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放手让农民按市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粮油品种,取消粮食定购价和保护价,由市场需求形成优质价,在粮价上扬或下滑时,政府通过抛售储备粮和保护价收购进行调节,保持粮食市场稳定,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改革,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经济实体。

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由于政策鼓励,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变化,农村个体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就业渠道,一部分人由乡镇到城市进入商业、饮食业、建筑业从事个体经济活动。另一部分在“离土不离乡”的国家政策引导下,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或是自己从事各类经营活动,或是进入各类乡镇企业,这一时期,农村开始出现“两户一体”(重点户、专业户、新经济联合体),在城市,除了搞活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外,导致个体经济重新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1979年初,为了解决城镇中的就业压力,国家允许一部分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等手工业个体劳动。19808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必须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县委、县政府认真执行这项政策,大力扶持兴办各种类型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和个体经济,把改变所有制结构同扩大就业门路结合起来,对发展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放宽了政策,鼓励和扶持待业人员自谋职业,并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到1986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3477户,注册资金532万元。

私营经济的发展与个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经济存在着发展为私营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农村,私营企业是由“两户一体”发展而来,一些运输专业户、种植能手,养殖专业户由于经营得法,扩大了经营规模,雇工超过8人以上,发展成私营企业。在城市,私营企业是由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的,一些善于经营或有某种技艺的个体劳动者在经营中积累了较多的资金,扩大了经营规模,逐渐发展成为私营企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铜梁个私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纳入对各乡(镇)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到1992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9255户,从业人员10685人,私营企业18户,职工200人,注册资金达到113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上交税金273万元,为繁荣城乡经济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在19932月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产业政策为导向,发展市场经济为目标,坚持“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合理布局,积极发展”的方针,党委和政府要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富裕人民的一项战略措施认真抓好。此后,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形势: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9月底,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10610户,增加了1355户;二是投资信心增强,经济规模扩大,注册资金已达1433万元,产值和销售额近亿元。为了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县委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于199311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大胆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县各级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大力扶持,正确引导,放手发展”的方针和“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收益”的原则,努力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发展。112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铜梁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对全县11名先进私营企业和29名先进个体劳动者进行了表彰,大庙区个体工商户谭飞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个体工商户”荣誉称号。实践证明,个体私营经济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1996年底和1997年初相继发出《关于进一步加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通知》。提出在3年内重点抓好319公路沿线的西泉、虎峰、石鱼、巴川、太平、安居、少云、中和等乡镇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同时,在巴川镇白土坝沿国道319公路旁划出300亩土地,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园区,以带动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9973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铜梁个体私营经济实验区”建设的决定》,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尽量形成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到200010月,个私园区的基础设施全面竣工。1998年,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鼓励个体、私营企业承包、租赁、购买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引导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当年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的105户,个体私营企业吸纳下岗职工1086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622户,新增从业人员4478人,注册资金1519万元;新发展私营企业237户,从业人员6881人,新注册资金17506万元。全年个人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产值和营业额达到12.8亿元,纳税3700万元。当年个体工商户申成礼、马良奇、胡祖正被评为1997年度重庆市100户“双文明个体工商户”。1999年,铜梁县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县。县委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中,一是切实做到思想上放胆,机制上放开,政策上放宽,措施上落实,管理上到位。二是实施“以一点带一片、以一线带一串”战略,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量的增长。至2006年,全县个体工商户为11524户,注册资金1473万元,从业人员15907人;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044户,注册资金达到182095万元,从业人员达到11533人。

在个体经济的兴起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私营经济没有合法的地位,而是采取“不鼓励,不禁止”政策,但实际上是一种默许和支持,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况且,私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渐体现出来:一是私营经济具有强大吸纳劳动力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紧跟其后的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促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国企“隐性”下岗工人的日益增加,为刚刚崛起的个体经营者队伍的壮大增添了活力,减缓了国家对这部分人员的就业安置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二是私营经济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劳动者私营经济所具有的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等特点,决定了它在生产经营农副产品、工业小商品和活跃城乡市场等方面,有着大中型国有企业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三是私营经济的拾遗补缺作用。由于国营商业企业覆盖面有限,私营经济在这方面弥补了国家企业的不足;四是起到“领头军”的作用。少数私营企主的富裕,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而且对个体工商户起示范和鼓舞作用。实践证明,个体私营经济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拉开了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铜梁民营经济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时期,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从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到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这10年,是铜梁民营经济发展最具突破性的10年。民营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出现超常规发展速度,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在市场竞争中,民营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其它经济成分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成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五、城市建设及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及事业发展

197912月,铜梁县设立城镇建设管理局(简称城建局),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98312月机构改革时,县委将城建局更名为铜梁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62月,又改称铜梁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198912月,县委撤销铜梁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设立铜梁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其间铜梁县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随机构名称的改变而改变。为加强城市管理,合理配置和调度城市管理资源,199810月,县委决定设立铜梁县市政管理局,城市管理、市政管理融为一体,揭开了铜梁城市管理新的一页。自此,县委、县政府狠抓城市管理工作,从维持型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转变,从单一的打扫型,向创建美化、洁化、亮化的综合型管理发展,向管理要效益,探索长效管理之路。开展“市容三创”(创建“市容整洁一条街”、“市容整洁单位”、“市容整洁小区”)工作,实施人机配合,定期检查与日常巩固相结合,定人、定量、定质的个人承包与划片管理相结合,不断开创齐抓共管新局面,把铜梁县城从一个破烂不堪的旧城,逐渐改造成一个崭新的、具有龙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景观的新兴城市。

(一)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城乡建设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目标”(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三个品位”(山水质量、铜梁文化、建筑风格品位);“四个管住”(管住质量、红线、体量、形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把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载体,大力开展城乡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1995年以前,铜梁的县城建设在是以旧城改造为主,新建项目逐步向外延伸。自1996年铜梁县城建设第二轮总体规划修编审批后,城市建设高潮开始,出现了1997年至2001年的大拆迁、大建设。其间,县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走旧县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将旧县城的旧房屋和街道逐步拆除重建,且建设区域不断扩大,形成县城新格局,重庆市各区县和四川、贵州的友邻县都来此考察学习,借鉴经验。2001年后,在城区扩大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建设范围。城区面积由1995年的4平方公里迅速扩展到2006年的14.5平方公里。1985年,县城实有房屋建筑面积65779平方米,“十五”期间城市房屋建设完成311.8万平方米,其中地产开发170.32万平方米,总投资15.1亿元。县城有大小街道89条,长约50余公里,道路硬化146万平方米,是1985年的7倍,宽敞亮丽的白龙景观大道宽58米,长3200米。修建下水道24公里,大小广场4个,安装路灯1800余盏,新建公厕13个,垃圾台11个,通讯、电力、天然气等管网建设超常发展。1985年,县城有桥梁7座,到2005年,新建桥梁14座,改造7座。最为壮观的白龙大桥,长121米,宽42米,桥的两头四柱顶部雕有四种不同姿态的龙,边栏为镂空雕刻石栏龙图,全是用专石材料雕刻而成,投资700万元。县委为解决县城居民的吃水问题,两异其取水点。1991年建成双寨水库第二水源,1998年投资4600万元建成安居琼江第三饮水源,彻底解决列入县城的饮用水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县委、县政府尽可能体现铜梁龙灯文化,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2001年至2006年,铜梁的县城建设连续获得诸多殊荣:200112月,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21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200511月,重庆市爱卫会授予“重庆市卫生县城”。如今正在向中国人居环境城市迈进。

(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9919月,铜梁县政府根据国务院55号令和重庆市政府有关规定发出了《关于开展城镇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工作的意见》,拉开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建设用地开始由单轨制(行政划拨)向双轨制(行政划拨和有偿出让)转型。1994223日,县国土局出让斑竹乡一宗72平方米的国有土地,收出让金4209.6元,迈出了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第一步。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出让方式由协议出让到招拍出让,土地资产属性在经济上得到充分体现,土地资源得以充分配置。19941212日,国土局首次敲锣拍卖双山乡一宗37平方米国有土地,经35轮竞价,以6100元地价成交。1996214日,国土局拍卖巴川镇汽车站对面一宗125平方米的三角形地块,经825次激烈竞争,最后以52.25万元成交,达到每平方米4180元,开创了全县国有土地拍卖的天价,成为当时全四川省国有土地拍卖的最高价。200361日,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的决定》,建立了建设用地集中供应、总量控制、预审、地价评估、公示、招拍挂出让(即招标出让、拍卖出让、挂牌出让)等各项制度。725日,县政府出台《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确定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低价格,巴川镇不低于3.5万元/亩,其他乡镇不低于3.3万元/亩。2005年又调整其最低价格:巴川镇和金龙工业园区不低于7.5万元/亩,其他乡镇不低于5.8万元/亩,低于最低价出让国有土地必须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实施以上规定和制度,有效遏制了土地杀价行为,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土地市场秩序依法有序。据统计:1999年至20044月,全县建设用地供应953宗,面积233.02公顷。其中,划拨259宗,面积16.199公顷;协议出让573宗,面积200.984公顷;招拍挂出让121条,面积15.837公顷。2000年、2003年、2004年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率分别为80.5%80%100%

(三)住房制度改革

19886月,铜梁县成立住房制度改革筹备小组。9月,正式成立铜梁县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房管所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制定及具体事务工作,由此拉开铜梁县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序幕。19917月,县委设立铜梁县房地产管理局,县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挂靠到此局,负责全县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一切具体事务。19963月成立铜梁县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全面管理铜梁县的房改政策性基金。20043月增挂铜梁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牌子,负责全县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

铜梁县的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是从住房分配体系的改革和公有出租房屋管理改革着手,逐步规范、深化。

1.住房分配体系的改变。

一是集资合作建房。铜梁县的集资合作建房是1992年在园艺场、糖酒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客运公司4个单位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推开的。其组织形式有单位组织和房屋局组织。199512月底前,无论是单位组织和房管局组的集资合作建房,均实行集资户享受部分产权,同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根据不同级别限制其面积标准。1996年,按照国家集资建房政策,县政府规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财政不再拨付建房资金修建单位职工住房,实行职工按成本价全额集资,取得住房全部产权。1997年放开对集资建房面积的限制。200371日起,停止新办集资建房审批手续,已办理的按其原政策执行。据统计,到200612月共审批办理集资建房单位251个,建房2926590套,建筑面积81.51万平方米。二是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此制度是在1996年按照“分批试点,全面铺开”的思路,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摸底,由县政府选择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启动的,当年有19个单位1400多名职工参加了住房公积金制度。1998年国家要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发放住房补贴。但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要求,经测算铜梁县不具备发放住房补贴的条件,住房公积金制度就成了铜梁县实施住房货币化分配的重要形式。因此,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紧接着,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县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当年新增92个单位2916人开设了住房公积金帐户,归集资金247.2万元。到2006年底,已有311个单位16243人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累计归集公积金总额13714.64万元,归集余额10737.16万元。三是优惠出售公有住房。1993年,铜梁县政府出台《关于优惠出售公有住房的意见》和《铜梁县优惠出售公有住房实施细则》,对公有住房进行优惠出售部分产权,在重庆市率先进行优惠出售公有住房部分产权试点。到1996年底共优惠出售公有住房部分产权467725万平方米,回收售房款1737.4万元。随着重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实施,县里推出了以成本价出售公有住房全产权,并制定出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购买或完善全产权,从此,铜梁县实行了几十年的福利住房制度划上了句号。到2001年底,全县共优惠出售公有住房全产权5560套(含完善部分产权的公有住房),建筑面积33.73万平方米,回收资金3846.50万元。全县尚有2.90万平方米不成套或不宜出售的公有住房未优惠出售给职工。四是廉租住房建设。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城镇居民中出现一部分无法购买住房的低收入水平人群,为解决其住房困难,20018月,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廉租住房建设,实施其住房领域的社会保障功能,向家庭收入低于政府规定的当地城镇居民最低收入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住房救助。至2006年底,全县在巴川镇、旧县镇共建设了34处廉租住房,总面积10689平方米,共183套,总投资560万元,一二期入住巴川镇73户低保贫困户,双下岗职工和孤寡老人,第三期入住巴川镇的低保特困户60户,入住旧县镇的低保特困户20户,入住原重庆大龙化肥工业有限公司特困职工30户。

2.公有出租房屋管理改革。

1)公有出租房屋租金调整。19889年至1991年底,铜梁县的公有出租房屋,租金从原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月租金0.01元、0.02元的低租金分两次提高到0.05元、0.10元。从1992年起,又先后调整7次租金。20024月,从1.72元调至2.23元,同时对新竣工的公有住房实行新房新租政策,部分单位的公有住房月租金达到每平方米2.50元。在政策性公有住房租金逐渐达到成本租金的同时,公有住房非住宅出租已进入市场化运作,实行协商房租。(2)直管公房经营管理的改变。铜梁县的直管公房在19865月前由县财政局管理。按照当年县政府《关于变更区乡镇公房管理体制的通知》,从19865月起由县财政局移交给城乡建委管理。19917月铜梁县房地产管理局成立后,全县的直管公房由房地产管理局管理。2001年行政体制改革后,直管公房由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管理。200310月县政府决定,直管公房从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划拨给县财政局,由财政局转移给县国鑫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四)交通体制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铜梁交通管理机构调整,交通建设、运输迅猛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交通建设的需要,县委从1989年开始,对铜梁的交通管理体制逐步进行改革调整。当年7月,增设了“铜梁县公路路政管理所”。12月,又将“铜梁县交通运输管理站”改为“铜梁县交通运输管理所”,下设11个交管站。19973月,县交通局根据重庆市政府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壁山公路养护总段的铜梁、永铜工区并入铜梁县公路养护段。“七五”至“十五”期间,铜梁航务、港监、船检所,曾三易其名,最后与铜梁县渡口管理所合并,更名为“重庆市铜梁县港航管理所”,增挂“重庆市铜梁县地方海事处”和“重庆市船舶检验局铜梁县船检处”共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近二十年里,逐步完善了交通运政、路政、港航、稽查等机构内部组织,将水陆交通安全、运输市场,特别是乡镇船舶的安全管理,维护公路路产、路权、交通规费征收,纳入国家法制工作轨道,依法行使国家地方交通管理职能,依法治理交通。

县委十分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以县领导为主的“铜梁县公路重点建设工程指挥部”等10余个修路、建桥指挥机构,从事路桥施工的管理工作。特别是1996年全国交通建设年,县委作出关于“加快铜梁县公路建设,提高路面等级”的决定,制定出从1996年起“三年变样,五年变畅”的奋斗目标,掀起全县修路的高潮,举全县之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保障公路建设顺利实施。到2001年底,先后建成虎峰、全德、白龙大桥等10座,乡村公路2250公里。全面改造提高路面等级,完成了县境内以国、省、县道为骨干的出境通道。至2005年末,全县新建对外开放的客运站10个,有国、省、县、乡专用公路及村社公路2831.81公里,使33个乡镇、568个村、4348个社中99%的村和85%的社通公路,其里程比1985年增加3.86倍。道、桥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公路通达“1小时重庆,50分钟铜梁”的目标。在建中的遂渝高速公路,由重庆穿越中梁山隧道和壁、铜界毓青山的云雾山隧道入铜梁县境蒲吕镇,经8个乡镇43公里至维新出境经潼南至遂宁,是铜梁至重庆最捷径的公路,30分钟可达重庆。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完善全县的航道、港口码头的整治和建设,使其货运船只及货物运量大幅增长。据统计,至2004年末,全县建有码头61处,其中货运码头17处,客运码头18处,综合运输码头4处,渡口码头22处。

随着水陆两路的畅通,物流运输成倍增长。据统计,到2005年末,全县有汽车3209辆,其中客车1420辆,货车1789辆,水上拖轮2艘,驳船10只,机动船160只;日发客运班车1600余次,日运旅客近2.24万人;水陆交通运输年客运量达975.6万人(次),旅客年周转量达3.8亿人公里;年货运量195.7万吨,货运年周转量1.83亿吨公里。

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1992年初,党中央将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一致认为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南巡讲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932月中共铜梁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认真回顾总结了从1987年以来,县委在贯彻中央和市委“关于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中,对全县小型国营、集体工业企业试行承包、租赁经营和目标责任制经营”的情况和19911月以来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坚持和完善国营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若干意见的通知”的情况。在回顾中认识到这段时期的改革开放工作虽然有一定起色,但仍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胆子不够大、步子不够快等问题,特别是反映在改革开放中,有少数干部群众认为,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成功的,在城市推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扩大开放,涉及诸多行业,思想问题多、难度大。针对部分干部和群众反映出的问题,县委在1993年秋召开了县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和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会上,县委书记温永高传达了重庆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邓小平在南方重要讲话的通知”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通知”,参会人员按照市委两个文件,联系铜梁前段时期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大讨论,在讨论中各级干部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全社会生产大发展,是为加快铜梁经济建设步伐,早日实现铜梁“工业大县、教育大县、财政大县” 的目标。大家一致认为,原来对扩大开放顾虑多等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思想不够解放。历时三天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使县级各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要认真传达贯彻落实这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打消干部的思想顾虑,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随后,县委、县政府于19948月召开了“关于全面推进国有工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的动员大会,邀请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集体、个体乡镇企业人员千余人参加。县长周尚军在作动员报告中,讲了铜梁县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和对外开放必然推动铜梁经济大发展的意见。动员全县有能力的企业界、企业家和有能力兴办企业的人员积极投资、融资兴办工商企业,把铜梁工商企业办得红红火火。通过动员大会,调动了铜梁县工商企业特别是集体、个体投资、融资兴办企业的积极性。到2005年全县工商股份制企业发展到166户,年总产值达到26亿元,私营民营企业发展到1292户,年总产值达到59.68亿元,成为铜梁县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铜梁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逐步深入,县内集体、个体投资兴办企业崛起。县委、县政府领导对铜梁县现状和未来前景又作了分析,充分认识到要加快铜梁县的经济发展,除对内启动全县人民到城镇兴工兴商投资办企业外,还需全方位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和影响力大的企业来铜梁投资兴工兴办企业,带动和加快铜梁的经济发展。

1994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后, 19964月,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县级各部门领导参加的扩大对外开放开展招商引资座谈会,分析招商引资速度慢的原因,认为铜梁县地处渝西走廊,县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有较好的农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劳动力资源。由于多年来,铜梁县受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给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难度。县委、县政府在会上作出决定,对农业开发、国土资源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旅游等实施全方位开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资环境,“筑巢引凤”。此后,相关部门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环境:一是县交通部门筹集公路建设资金6亿元,从1996年开始,用了五年时间,对连接铜梁的319国道、铜永公路、铜合公路、铜大公路和县城的环城路等公路及路面进行改造,为招商引资搭建道路更畅通的平台;二是县水厂筹资4020万元,从1997年开始,用了两年时间,建设好琼江提水应急工程。1999年琼江提水工程完工,使城区供水量由5000/日,提高到50000/日,满足了城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要;三是加大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县电力公司筹资2700多万元,先后将大庙变电站由35KV升压为110KV,东郭变电站220KV升压为1000KV2005年又筹资3.2亿元,新建起全德变电站和金龙变电站,使全县输供电量由年1亿度,提高到年供电10亿度,保证了工业发展用电需要;四是电信部门从1996年起,对城区程控电话进行改造,由原5万门增容开通到10万多门,提高了国内外信息交流功能;五是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招商引资搭建平台。1995年起先后开发县城“渝西工业园区”(现金龙工业园区)、中华龙温泉旅游渡假区,将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扩大为18平方公里。并在全县33个乡镇中,选择有条件开发的安居、虎峰、旧县、侣俸、蒲吕等9个乡镇开发9个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全县实施园区招商的格局,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

在开放中,为更大地吸引外商来铜梁投资兴工兴商办企业,县政府进一步调整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从200010月起,凡外商在铜梁兴工兴商办企业者,均可享受新放宽的所得税优惠、土地优惠、金融信贷优惠、工商登记优惠和户口迁居优惠政策等等。这些优惠政策出台后,吸引了一大批外商来我县投资兴工兴商办企业,引资项目成倍增长。仅2001年全县引进项目47个,比1996年引进的12个增长3.9倍;2003年全县引进外资项目372个,比2001年引进的47个增长7.9倍。这期间一批投资1亿元至7亿元的大型外资企业落户县工业园区。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由浅入深,由内向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格局,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实施全民招商战略,把招商引资任务分配到全县63个部门和乡镇,由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向县政府签订责任书,实施以情招商、以亲招商、以商招商;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利用组团参加国家在厦门、广州、重庆等地召开的各种“洽谈会”、“交易会”、“高新会”和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把铜梁的发展环境制成专题片,印成《铜梁投资指南》发给参会客商,热忱邀请他们来铜梁洽谈兴工兴商业务。另一方面,利用文艺搭台“请进来”。2002年和2003年,县委、县政府举办“重庆铜梁龙灯艺术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和西部“重庆铜梁中华龙温泉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参会外商达1000余人,签约项目63个,投资总额32.66亿元;三是充分发挥金龙工业园区地理条件优势,实施园区招商。2004年,园区共引进大型项目270个,总投资19.97亿元,引进的大型企业有红蜻蜓鞋业、红草帽鞋业、百乐威兽药、重庆利通空调、金江水泥公司等知名企业。县委通过实施全民招商,走出去、请进来的“节、会”招商,把铜梁招商引资工作推向新的高峰。

为进一步提高铜梁县招商引资的知名度,加大对外开放的格局,20034月县政府新设立“铜梁县招商局”,并在重庆、广州、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设立了对外招商联络处,积极开展集团招商、专业招商和小分队上门招商引资业务等,使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96年到2006年的11年中,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10个,已开工生产的项目301个;签约资金208.5亿元,实际到位并投入利用的外资88.56亿元,出口创汇23324万美元。

铜梁县从198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指示,采取一手抓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一手抓对外开放,加快了铜梁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714418万元,比1986年的35916万元,增长19.9倍;工农业生产总值实现1178940万元,比1986年的86857增长13.6倍;县级财政收入实现55427万元,比1986年的2176万元增长24.5倍;城镇在岗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4819元,比1986年人均收入1058元,增长13.4倍;城乡的困难群众中,实施低保救济,2005年底低保人数达到9872人,比20012491人增加7381人,增长2.96倍。

铜梁县从1987年至2006年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使铜梁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生产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年年丰收,加之党中央实施“三农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全县工商企业经过经营体制改革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生产经营出现新的活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加之扩大对外开放,一批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落户铜梁,带动了全县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实现铜梁“工业大县、财政大县、文化大县”的目标迈步前进;三是改革拉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县城区由原来2平方多公里,逐步扩大到14.5平方公里。城区旧房改造加快,在短短几年中把一个旧城区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的新城区。居住人口由原来的2万多人发展到5万多人,现正朝着10万人、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迈进。全县33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旧城改造,新的楼房正在崛起。

铜梁的社会事业发展很快,一是“铜中”、“一中”、巴川中学的扩建和乡、村(包括山区)中小学的危房改造,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生源;二是铜梁的体育文化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兴起。从1992年以来,政府投资在县城修建了一座容纳两万多人的足球运动场、多功能(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的金龙体育馆、县图书馆、博物馆以及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明月、凤山公园等三个休闲广场。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铜梁从1987年至2006年的二十年中,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成果。

2006年,铜梁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了到2012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再造一个新铜梁。这个宏伟蓝图的实施,一个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铜梁,将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郑萍、吴廷清、罗洪海、李长宏)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