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市中区拨乱反正

2017-05-16 09:23:54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

 

197610月,“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以粉碎“四人帮”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市中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欢欣鼓舞,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到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之中。十年动乱期间,市中区是重庆市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四人帮”在重庆的帮派头目为了篡党夺权,一直把市中区作为搞乱重庆的重点,他们结帮篡权,破坏党的一元化领导,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经济上给市中区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从1976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82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止,中共重庆市市中区委根据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四川省委、重庆市委的有关指示和统一部署,领导区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区各个领域开展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拨乱反正工作。在区委的领导下,全区广泛开展了批判“四人帮”罪行,清查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的揭、批、查运动,同时开展了“双打”斗争;整党整风,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召开区人民代表大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区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学习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景象,使市中区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思想、政治、组织、经济等领域拨乱反正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政治生活上的拨乱反正

(一)深入开展对“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揭批查运动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之初,市中区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十年动乱中,市中区深受“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之害,“四人帮”在重庆市和市中区的帮派体系盘根错节,牵连的人多,情况复杂。帮派骨干倒行逆施造成的严重恶果,直接阻碍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战略转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清算“四人帮”及其在重庆市和市中区的帮派骨干的反革命罪行,摧毁“四人帮”在重庆市和市中区的资产阶级帮派体系,中共市中区委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清算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的揭、批、查运动。

197717日,中共市中区委召开各管理局、公司、街道党委书记会议,向全区党员、干部和部分骨干共4.6万余人传达中央〔197616号文件和24号文件精神,及时部署了市中区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和清查反革命帮派体系的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到19773月底,全区各单位共召开3661次批判大会,参加批判大会的人数超过70万人次,在会上发言的有21900多人,举办了1100期学习班,培训骨干20950人,出批判专栏和街头诗画6385期,刊登各种稿件67700多篇。在揭批斗争中,区委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毛主席关于揭批“四人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中央〔197710号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和“揭批”活动,干部群众加深了对“四人帮”及其在重庆市和市中区的帮派体系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危害的认识,思想政治觉悟普遍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区委还按照中央、省、市委规定的方针政策,清查了“四人帮”在重庆的帮派头目黄廉、周家喻、袁金梁、许德等人插手市中区的罪恶活动,以及与他们的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区委为维护辖区的正常秩序,在全区开展了打击“四人帮”的社会基础,打击投机违法的“双打”活动。公安机关对一批作恶多端的现行反革命分子、贪污盗窃分子、投机倒把分子和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对其中罪行特别严重的分别采取了拘留、逮捕、劳教、判刑等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严厉打击了投机违法行为,共查处案件896件。其中大案18件,没收了大量现金和实物,其中布票就有14600余尺,粮票25800余斤。在进行“双打”的同时,区委还整顿和加强了城市管理,全区社会治安大大好转,无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通过揭批“四人帮”和开展“双打”斗争,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千方百计地完成生产任务。到19773月,全区工业生产增长幅度比2月份上升31.1%,比1976年同期增长20.2%。财贸战线的广大职工,在市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努力端正经营方向,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出现了不少新的气象。支农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向市郊农村运渣肥2372吨,深受广大社员的欢迎。全区文教卫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民兵、工、青、妇、人防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极大地调动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随着揭批斗争的深入进行,全区工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产业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受“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影响,加之长期以来“左”的思想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全区的拨乱反正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总体上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二)开展整党整风,加强领导班子的整顿和建设

在揭批“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斗争中,市中区委于19774月在全区开展了整党整风运动,重点是整顿和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解决“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破坏造成的党内不同程度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413日,区委召开第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指出:市中区要实现大治,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整顿和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二是坚决粉碎“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就不能彻底,工农业生产要大干快上也是无法实现的。会议同时指出:从全区来看,各级领导班子好的和比较好的是大多数,对“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干扰、破坏,是作了抵制和斗争的。但是,也有一部分领导班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软、散、懒的情况。有的领导班子,精神不振,战斗力不强;有的领导班子受资产阶级派性的影响,闹不团结,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尽管这些问题存在于少数领导班子和部分党组织之中,但其危害性是不能低估的。会议决定,在全区开展一次整党整风运动,重点整顿领导班子的软、散、懒和解决好振作精神,大干快上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解决路线、干劲、作风和团结的问题。在作法上,一是要召开党委、总支、支部会议,认真传达讨论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要深入揭批“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的罪行,增强搞好团结的自觉性;三是要坚持“五大讲”,谈心交心,端正思想政治路线;四是对受“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影响较深的个别领导干部要严肃指出其错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帮助他们回到党的队伍中来;五是要按照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和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逐步把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好。到197810月,全区67%的单位顺利完成了整党整风和“一批两整顿”任务。同时,按照接班人的五条标准,在区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选拔了一批干部,调整、充实了136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大大加强了党对全区各方面工作的领导。

(三)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进行揭、批、查运动的同时,市中区开始进行纠正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工作。但是,由于多年来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及设置的重重“禁区”,造成了多数干部思想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均存在“宁左勿右”、心有余悸等思想顾虑,对纠正冤、假、错案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因而工作进展迟缓。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贯彻,中共市中区委和各基层党委不断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开始大规模的平反纠正冤、假、错案。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区委成立了落实政策领导小组,下设落实政策办公室,抽调了一批党性强、作风正、能办事的干部组成日常工作机构,全区最多时有一千余人参与此项工作。在此期间,区委极力排除干扰,克服了一部分单位领导和搞落实政策工作的同志中,由于认识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而表现出来的自满松劲、畏难等情绪,要求他们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大胆拨乱反正。同时,组织力量学习政策,培训骨干。通过学习,使多数干部充分认识到落实党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是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成千上万人政治生命的大事,从而提高了思想认识,解除了顾虑,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搞好落实政策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中,为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区委要求广大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为准绳,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等方针和原则,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全区各部门在办案过程中,除了认真查阅鉴别原有材料外,还进行了大量的复查工作,直到弄清事实真相,得出正确结论为止。  

为了切实做好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区委于197811月和12月,相继召开了两次全区落实政策工作会议,做出决议并部署了工作,加快了落实政策的步伐。在此基础上,中共市中区委召开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区委书记刘和地在会上代表区委宣布:对在1964年“小四清”中,受到错误批判的区委领导王墨林、王玉峰、王正珠、高明四位同志予以平反,恢复名誉;为在1958年党内整风时,受到错误处分的原区长丁克中予以平反,恢复名誉;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以所谓“叛徒”进行错误处理的原区长王维岳予以平反;对在1959年反右倾中,所谓市中区公安分局“以吕子明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冤案问题予以彻底平反;对在1968“清队”中,被错误批斗、抄家的原区人委卫生科长于元松,予以平反,恢复名誉。会议同时宣布,在1958年、1959年和1962年反右倾中,给一些同志戴上“反党分子”、“三反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严重右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等帽子,均属错案,应予以纠正,彻底平反;在清查所谓“三老会”中,本区同时清查了所谓“干联站”、“干串会”等,一些干部、群众因此受到迫害,属假案,应彻底平反。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的工作在市中区取得了重大成果。从三中全会召开到197812月底,全区“文化大革命”中受审查的干部共2163人,占干部总数的17%,其中需要重新复查落实政策的1654人,已落实861人,占52%;受审查的工人1846人,已落实944人,占51%。到19809月,全区“文化大革命”中,应复查案件3438件,已复查3430件,占99.7%,其中:市管以上干部53件,已全部复查;一般干部应复查1681件,已复查1677件;工人应复查1704件,已复查1700件;反右倾案件241件,已平反改正239件。到1981年底,全区“四个运动”案件共复查、改正4181件,其中:“文革”案2613件,反右派案650件,反右倾案176件,“四清”案742件;另外,其他历史老案共复查改正333件。通过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逐步得到恢复,增强了党和人民的团结,恢复和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调动了被落实政策人员及其家属子女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他们发自内心地说:“只有共产党才敢于纠错,这正是党的英明伟大之所在”。许多同志在落实政策后,精神振奋,努力工作,争作贡献,有不少同志当了先进工作者,有的还光荣地入了党。

(四)加强民主法制和政权建设,召开区九届一次人代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努力健全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中全会以后,市中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逐渐解放,越来越多的同志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关心国家大事。党内外民主生活日趋活跃,一扫“四人帮”时期那种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为加强法制建设,保证重点工作的转移,19798月,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宣传提纲。1980123日,在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区革委副主任王廷典代表区革命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四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政治前提。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要不断疏通民主的渠道,广开言路,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要建立健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民主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极少数人破坏民主制和民主秩序,搞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倾向。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专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使国家的各项法律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为了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区委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使大家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增强了建设四化的信心,“学英雄,树新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等活动在全区普遍开展,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19804月,重庆市委批转市民政局党组《关于开展重庆市1980年区、县直接选举和选举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织法,是保障各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和加强地方政权建设的重要法律,认真实行选举法和组织法,是我国选举制度和地方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改进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政治制度的重大措施,对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都将起着重要作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区委迅速做出了部署。为了适应选举工作的需要,19808月,区成立了选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从区委、区革委等有关部门抽调了干部31名。区属公交、财贸、宣传和街道成立24个选举指导办公室,各选区成立了69个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共抽调选举工作人员1103名,其中科以上干部131名。由于这次选举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艰巨,缺乏经验,区委和各级党组织均十分重视,始终把选举工作作为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各选区都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联系实际,采取各种形式,着重宣传新选举法的重大发展和选举工作的重大意义。经过广泛宣传,群众参加选举的热情很高,广大选民都十分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投票选举。“笑挂眉梢选代表,气壮山河做主人”。在全区69个选区中,选民参选比例达到98.84%,有42个选区,选民参选比例高达99%以上。经过历时近三个月的选举,全区共选出人民代表308名,其中:共产党员171名,占55.52%;非党群众137名,占44.48%。代表中:工交、财贸职工141名,占45.78%;机关干部59名,占19.15%;科教文卫、部队、民主党派等方面代表108名,占35.7%。这些代表中,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又有经验丰富的老红军、老干部,他们大多数都是四化建设的带头人,具备了广泛的代表性。

市中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0123日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76人。会议通过了《区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号召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争取在三、五年内,逐步把市中区建设成为商业更加繁荣,服务业比较齐全,科技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的,社会安定、文明礼貌、市容整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城市中心区而努力奋斗。本届区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把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分开,区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区人民政府。这是市中区政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改革,这一举措扩大和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为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健全市中区的政权组织,密切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一)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5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后,次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该文。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全国由此兴起一场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的原则分歧的讨论。市中区委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这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旨在打破“两个凡是”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19792月和6月,区委先后召开三届二次和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和解放思想的问题,与会全体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治好恐“右”病,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政策、措施,就要敢于坚持;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损害群众利益的方法和措施,就要坚决纠正。我们要在党内外大力提倡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实事求是,勇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要形成一种坚持实事求是光荣,不实事求是可耻的社会舆论和良好风气,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为了迅速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区委组织全区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学习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学习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广泛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学习讨论中,结合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学习讨论,广大干部群众澄清了一些路线是非和理论是非,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开始从思想僵化、半僵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两个凡是”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逐步得到恢复,从而增强了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自觉性,加深了对党和政府提出的新的政策措施的理解,推动了全区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通过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大大提高。首先,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党内外的民主空气比较浓厚了。许多同志破除了“句句是真理”、“句句照办”的现代迷信,发扬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日益为干部群众所掌握,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思考问题,发表见解,关心国家大事,为四化献计献策,林彪、“四人帮”横行时那种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为之一扫,为全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四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粉碎“四人帮”后,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国内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股思潮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1979年初,当这股思潮刚冒头时,邓小平就在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并多次提出反对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1978年底至1979年初,同全国一样,市中区也出现了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极少数人利用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扬民主的机会,发起组织所谓“重庆促进民主协会”,在解放碑、人民公园等处公开活动,他们四处张贴大字报,发表演讲,印发、出版名为《呐喊》、《公民报》的刊物传单;还有来自北京、武汉、杭州、贵阳的所谓“民主战士”,也在区内散发出售《解冻》、《马蹄花》等小册子,张贴所谓《人权宣言》。这伙人到处进行煽动宣传,打着“解放思想”,“发扬民主”的旗帜,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宣扬“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公开散布反对毛泽东思想,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等错误言论。在这期间党内也出现了“左”的错误思潮,区内极少数同志思想仍然不够解放,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从而不利于党的领导,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利于社会主义道路。

这两种错误思潮,严重地干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执行。针对这一情况,区委于19796月召开了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会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是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也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和根本立场。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就动摇了全国人心,就动摇了党和国家的政治大局,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使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因此,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是全区当前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

全委(扩大)会议以后,区委在全区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传达学习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精神,广泛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活动。区委组织了16名区委、区革委负责同志担任报告员,94名机关干部和581名基层领导干部担任传授员,采取大会宣讲、小组专题讨论的方法,层层向群众进行宣传。在两个月时间里,全区共宣讲1582场,听众达181000余人,形成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声势。通过宣传教育,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划清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从而排除了两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逐步统一,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同心同德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学习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纠正当时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维护党和人民的团结,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奠定了思想基础。《决议》公布后,市中区委于824日召开了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学习了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并结合学习了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件,与会同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是关系到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要问题。《决议》对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历史作了科学的总结,分清了大是大非,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统一全党思想的光辉文献,这次会议将同三中全会一样以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载入我党的光辉史册。

区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号召全区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在学习中自觉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清理“左”的影响和防止右的倾向,提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会议要求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按照《决议》明确指出的继续前进的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落实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方针,团结起来向前看,同心同德地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

三、经济建设上的拨乱反正,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1979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的问题,纠正前两年工作中的失误,并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市中区委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对全区经济进行了调整,并在调整中贯彻执行了党的各项经济政策,促进了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在工交战线方面,狠抓了企业和产品方向的调整,广泛开展了以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积极进行挖潜、革新、改造,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开展市场调节,促进了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198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0650万元,比1978年增长15.09%。其中,轻工市场产品发展较快,超过了全区工业的平均增长幅度,产值达14894万元,比1978年增长24.4%;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66.64%提高到72.13%。外贸出口完成750万元,比1979年增长1.48倍。区属工业和街道工业的利润,完成1955万元,比1979年增加113万元。不少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有所下降,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区属建筑企业的建安工作量,1980年达到2700万元,比1978年增长13.1%。交通运输,1980年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完成107万吨和645万吨公里。

在基本建设方面,按照量力而行、讲求效益的原则,通过清理项目,缩短战线,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轻纺工业,增加商业、文化、卫生设施,以及新建职工住宅等。1980年全区共有在建项目50个,总投资823万元,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除年产600万件针织品的山城针织厂已竣工投产外,正在新建和改建的有中一路百货商店、经济饭店、区文化会堂、区人民医院等工程。

在财贸战线方面,认真贯彻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围绕搞活流通、搞活市场、搞活经济的要求,广开进货渠道,扩大购销业务。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使全区市场更加繁荣,物资供应大大改善,商品购销两旺。1980年,全区国营商业销售额为16588万元,比1978年增长45.73%。商业利率完成735万元,比1978年增长53.75%。粮食部门,通过整顿销售,加强管理,两年来比市下达计划少销粮食2330多万斤。为了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方便群众,开放了10个农副产品市场,新发展了1200多户个体工商户。

在解决就业方面,安置了大批待业人员,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到1980年底,全区共安置待业人员近5万多人。大批待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生力军,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在经济改革方面,全区有6个商业企业进行了扩大自主权试点,其中群林市场和区文化用品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区财政部门,先后对国营工商企业采取了全额利润留成、超利润分成、上缴包干等办法,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预算包干,推动了增收节支。财政收入,1980年完成3712万元,比1978年增长9.03%。银行和税务部门,通过改进信贷工作,采取必要的减免税措施,对支持生产,促进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1980年底,全区储蓄余额达8600多万元,为四化建设积累了资金。

市中区通过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调整,达到了两个目标:一是全区工业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二是财政收支达到平衡,略有节余,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四、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市中区委领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全面拨乱反正,消除“文化大革命”的消极后果,恢复了党的生机,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被“四人帮”严重干扰破坏的文化、卫生、科学、教育等领域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局面,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82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1025日,区委召开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中心内容是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和四川省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与会同志围绕“十二大”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总的指导思想、实现历史性伟大转变的基本经验,以及“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列举了大量生动实在的事例,说明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我们要实现开创新局面的伟大任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就必须坚信党中央的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家联系重庆市和市中区的实际情况,认为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是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摆脱了“左”的思想影响,经过周密调查、科学分析制定出来的,是一个实事求是和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到那个时候,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就会大大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针对少数同志担心“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区委书记王正珠在会上指出,“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是因为:第一,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一套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从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看,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也是可能的。我国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开始,到1981年,虽然经过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的折腾,但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仍然以每年8.1%的速度递增。从重庆的情况来看,1949年至1981年的31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8.8%1977年至1981年,平均每年递增16.6%。再从市中区工业情况来看,虽然底子薄,基础差,1970年工业产值仅1244万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到1980年时,已经达到8432万元。10年间增长了5.7倍,年平均递增21%;固定资产由900多万元上升到3500多万元,增加了近3倍,流动资金由690多万元上升到1600多万元,增加两倍多。现在,有利条件多了,全国要保持每年递增7.2%,是完全办得到的。市中区也初步考虑提出一个每年不低于增长5%的设想,即由1982年的8659万元工业总产值,在1983年底,达到9100万左右。因此,同志们要树立信心,要为实现全国、重庆市和市中区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而奋斗。

会议强调:要继续把组织和领导好“十二大”文件的学习、宣传,作为全区当前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要使“十二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把“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会议最后号召,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的基本观点,毫不动摇、毫不松劲地抓好经济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目的地。

区委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以后,同全国和重庆市一样,改革开放在市中区迅速全面地展开,全区工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一派勃勃生机,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城市中心区正阔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