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万盛新时期党的建设

2017-05-16 09:54:56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万盛区委党史研究室

 

“文化大革命”结束前,万盛区(原南桐矿区)党的建设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甚至混乱状况。1976106日,粉碎“四人帮” 后,根据中央的批示和省、市委的部署,全区广泛深入开展了对“四人帮”的揭批查斗争和拨乱反正,从而开始了万盛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工作。区委及时从开展整党整风入手,把党的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结合万盛区党建实际,开展整党整风、新党章学习、整党、“创先争优”、 “三讲”、“三个代表教育”、“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期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人事、干部队伍、党风党纪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了党性,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发挥了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万盛区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根本性建设。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扎实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区委根据中央、省、市委指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要求把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委文件和会议精神相结合,把学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著作有关原著相结合,把进一步落实政策,纠正“左”的错误相结合,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为准则,不断把真理标准向讨论引向深入,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党员干部群众中扎了根,从此拉开了万盛区解放思想的大幕。

1.从揭批“四人帮”活动中,解脱思想桎梏。

1976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来,全区揭批查第一二战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71114日,区委制定了揭批“四人帮”第三战役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党支部组织要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把“四人帮”颠倒了的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论是非颠倒过来,肃清流毒,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夺取揭批“四人帮”的彻底胜利。1978323日,区委宣传部根据区委制定的第三战役的意见,拟出三个专题狠批“四人帮”,即:一是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和“黑线专政论”;二是狠批“四人帮”破坏高速度,反对四个现代化的谬论和罪行;三是狠批“四人帮”诬蔑“整顿就是复辟”、抓管理就是“管、卡、压”等。1978330日,区委制定《关于开展一批两整顿的安排意见》,要以揭批“四人帮”为纲领,以整党整风为重点。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认真搞好企事业的整顿,落实好党的政策,要全面地、准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体系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2.开展“标准的讨论”,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入。

19785月中旬以后,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在讨论中,由于华国锋同志推行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压制了1978年开展的讨论,致使“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难以纠正。

1978122日,区委召开部、委级负责人会议,传达了197811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与会人员高度评价了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深刻认识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危害,一致拥护“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会议决定,全区继续深入地全面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大讨论。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十分重视,领导带头参加学习讨论,书记分管,宣传部门具体负责抓好这次大讨论。区委宣传部为了帮助党员干部群众搞好这次讨论,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自觉性,遵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重新学习了马列有关哲学原著,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和《论十大关系》、《反对本本主义》,周恩来《学习毛泽东》以及叶剑英、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等大批文章,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学习讨论中,宣传部在1979年先后举办“标准”讨论培训班5期,每期7天,共培训各级干部508人(科、局级52人,农村大队以上干部142人,其它各系统干部314人)。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加快了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3.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1979126日,区委召开部、委、局、科室和19级以上党员干部会议,参会104人,传达了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全部撤销中央过发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方面的文件,并为1976年追查周总理遗言事件中的人评反,当年21日,区委召开部、委领导会议,传达中央文件,对上海所谓“一月革命”予以否定。212日,区委又发出《关于立即掀起一个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潮的通知》,“通知”提出解放思想,健全党内外民主生活,加强法制建设,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223日至12月,区委召开区、公社、大队和部分生产队长参加的农村三级干部会议,及时传达中央文件,研究落实农村基层干部政策,纠正冤假错案和给地、富、反、坏分子摘帽问题。并在当年内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立案审查的454人进行了复查,按要求分别写了书面结论、书面说明和作了口头说明。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的做了结论和善后工作;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处理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查证落实;对在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处分,留有尾巴和尚未结论干部作了改正,对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划为右派的进行了复查。错划的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因右派言行受到处理的人进行复查改正。

(二)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讨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要求,开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讨论。

1979122日,区委召开部、委级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197811月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之后区委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目前形势和任务》和《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学习《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上的讲话等。

1981年起全区进行经济理论教育,学习《邓小平文选》中以贯彻“调整、安定方针”和继续稳定经济为中心,在干部群众中读《陈云文选》党的十二大召开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有关经济理论文章和党的十二大文件为主,继续在群众中重点开展了“历史性的转变和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高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要坚决、经济要抓紧以及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等专题教育。1985年,我国全面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区委着重进行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上的讲话》以及“南巡讲话”等重要内容学习。

1983年初又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文选》,首先在万盛乡五里村,区中药材公司和东林工矿贸易公司、区玻璃制瓶厂分别开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点宣传教育,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当年9月层层举办各级主要领导和宣传员培训班,共培训668人,从198310月至1984年底在全区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区委系统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发展阶级”、“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专题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扎实开展“三讲”教育活动,营造实事求是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19993月至20011月,区委在全区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简称“三讲”教育)。区委成立“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在领导力量、人员调配经费安排等方面作了充分的保证,区委针对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层次,采取了不同教育的方法步骤,使“三讲”教育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

区委针对接受“三讲”教育的不同层次对象,采取不同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步骤。

对乡镇、村两级的领导干部和党员,主要采取分层次与分级负责和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199933日,万盛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宣传部联合发文,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到4月中旬,各乡镇党校,根据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采取分散自学和集中培训的学习方法,分两期(每期5天),集中培训乡镇一般干部、村及其他干部和党员,农村“三讲”教育4月底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20002月至5月,用3个月时间,完成区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纪委、公检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任务。

200011月至20011月,在全区区直属部门和街道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

这次“三讲”教育的成效和收获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强了理论学习,丰富了理论素养,提高了政治素质,增强了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自觉性。二是深入查摆剖析,找准了突出问题,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三是坚持开门“三讲”,诚恳吸纳意见,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再教育,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经受了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成为了领导班子政治生活正常化的新起点。五是坚持边整边改,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促进了作风转变,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中,区委把立说立行、边整边改作为一个重要原则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区级领导恢复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接待来访群众200余人次,127件,办结率达92.5%。搞好“回头看”,促进整改。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深整改。通过边整边改,抓好各项工作,既使各班子在转变作风抓落实上有了良好的开端,也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了“三讲”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0074日,万区委发[2000]39号文决定,在全区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区委提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利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认真学习,深入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内在联系,精神实质。同时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同“三讲”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对万盛发展的信心。

1.全区镇、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2001年至2002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在普遍认真学习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区委根据市委的安排,在全区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分为两批进行。在“学教”活动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为主题,以转变干部作风为重点以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为基本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发动,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学教”活动通过测评,全区92个村中,有78个村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占92个村的84.8%

2.开展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

20038月,区委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今年下半年对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轮训的实施意见》,全区共有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66名,其中市管领导干部33名,由市委组织部统一调训,其余233名处级领导干部由区委组织部组织轮训。区委把培训任务给予区委党校和区委组织部共同承担,于8月底至9月中旬,区委党校分两期轮训,每期利用3个工作日进行集中教学,两个休息日自学原著。集中教学,由市级教授,区级讲师和区级领导讲课,其内容是《坚持执政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先进性》等课题,在轮训中以“深化知识、解决问题”为主题贯穿轮训的始终:以此引导领导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坚持高标准、创特色、重实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20051月正式开始,20063月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基本告一段落。全区383个党组织,8655名党员(其中8名党员失去联系)参加了教育活动。

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广大党员先进性意识得到深化,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区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同时,加强新型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着力培育10个党建综合示范村,培养100名优秀村干部,培养1000名能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0000名农村能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调整了基层党组织设置,新建2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2个社区党组织,调整组建了20个村级党委,党总支,在猕猴桃、方竹笋、茶叶等33个跨地域专业协会中建立了党支部,按从业类别和年龄重新划分了285个党小组,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了8个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和流动党支部,初步建立起“支部归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党建工作运行模式。同时新建党员活动阵地25个,实现57个村“村村上网”,发展203名农村能人入党,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05人。

三是党风政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全区普遍建立了组织联系党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拓宽了党群、干群的联系与沟通渠道。广大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优质、高效、廉洁、和谐的政务环境逐步形成。

四是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2005年,区GDP同比增长10.5%,税收同比增长51.4%,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9.2%,万盛火电厂,子如文化等重点项目进展良好,推进顺利。

五是活动成果丰富。先进性教育活动,既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果制度,也取得了理论成果。

六是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推动,全区党建工作更加富于创新、富于生机、富于实效。同时,总结出的许多典型经验,特色做法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6118日,中央巡回检查组副组长闵学冲来区检查工作时,指出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非常出色,今人耳目一新。2005716日、2006114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两次赴区进行采访,深入报道了区采取“六个一百”措施推进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挥农村能人入党的典型经验,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色做法。

(六)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2004930日,区委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区委要求广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尤其要注重与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区各级各单位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区委要求党校在干部培训中,把科学发展观列入专题给干部学习讨论。不断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众的自觉性,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使干部统筹兼顾,不断掌握使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使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使干部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权,区委狠抓落实,不断取得了科学发展的实效。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区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1129日区委书记程真祥在全区部委办局领导干部会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万盛经济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它来源实践,对指导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对全党全国各项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万盛区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首先加快产业结构调查。同时,在转型过程中,也要保护好生态,解决好民生,这样才能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全区不断深入学习讨论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正不断地推进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万盛区委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认识到位,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来抓,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心任务,与时俱进采取创新形式加强了理论政治学习教育,把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搞得生动活泼,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始终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推进了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着力推进制度化,加强党组织建设

(一)平反冤假错案,认真落实党员干部政策

197812月,区委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省、市委部署开始了组织上的拨乱反正。迅速成立了落实政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至翌年12月底止,复查了“文化大革命”中被审查的案件454件,为134人写了书面结论,为137人写了书面论证,为183人作了口头说明,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的8人做了结论和善后工作。同时,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处理,需要复查的361名农村基层干部的问题进行了复查核实,对在反右倾斗争中被处分,1962年甄别时留有尾巴和尚未结论的110人全部予以改正;对在1952年反右派斗争中被划为右派分子的82人进行了复查,其中改正74人,并对失去公职的18人重新安排了工作,对54名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因右派言论受到处理的人进行了复查改正。

在党内,区委遵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拨乱反正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思想路线,由区委纪委具体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区在“反右派”、“反右倾”、“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和平时处理的部分党员案件,全部地进行了复查,并按照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逐一作出处理,落实政策。从1977810月开始到19857月止,经过内查外调,到有关省、市、区、县查证核实,全区共复查党员案件556件,其中全错全纠195件,部分错部分纠正200件,不错维持要处分61件。其中分类情况是:复查“反右派”斗争的党员案件133件。其中全错全纠129件,部分错改正2件,维持要处分2件;复查“反右倾”斗争党员案件131件。其中,全错全纠102件、部分错改正19件、维持原处分10件;复查“四清”运动党员案件225件。其中,全错全纠391件,部分错改正161件,维持原处分251件;复查“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党员案件40件。其中全错全纠15件,部分错改正16件,维持原处分9件,复查平时处理的党员案件27件。其中,全错全纠10件、部分错改正21件,维持原处分15件。在党内落实政策的同时,还对其中部分受到政纪法纪处理的党员案件,按照党的政策和有关法规一一作出了妥善安置。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党纪的严肃性,增强了党的团结,调动了广大共产党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继承和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至此,组织上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告一段落。

(二)适应新情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委根据中央、省、市委的要求,结合万盛区各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使党的组织建设始终为党的总任务和奋斗目标服务。从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后到1985年期间,党的组织建设发展较快。截止1985年底,全区有基层党委18个,党组6个(人大、政府、政协、公安、法院、检察院),党总支部9个,党支部276个,政治部1个(计经委)。

中共十二大召开后,19877月,万盛区委根据《党章》“关于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或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织”的规定,在区政府各委、办、局和区群团组织中先后建立了一批党委党组。

特别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万盛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非公有制企业与日俱增,1999年以来,万盛非公有制企业启动了党建工作。19994月,万盛区首个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万昌公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建立。

万盛区委还十分重视社区党组织建设。200112月,东林街道建立社区居委会党支部6个,万盛街道建立社区居委会党支部7个,南桐镇建立社区居委会党支部5个,丛林镇建立社区居委会党支部2个,基本达到“一居一支”目标。20036月,万盛区在街道社区建立联合党委。200511月,万盛区建立了首个社区党委——东林街道和平社区党委。社区党组织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工作,使万盛区社区工作上了新台阶。

截止2005年底,万盛区有区委派出机构党工委5个,政治部2个,党委30个,党组34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383个。

(三)狠抓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全区农村从19904月开始,到10月底基本结束,开展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支部工作。在整顿中,撤换党支部书记6人,调整党支部书记3人,增配党支部副书记4人。通过整顿,有明显变化的党支部有9个,其余的党支部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得到了加强,增强了党支部在农民群众中的信任度。

在农村党支部整顿结束后,紧接着区委组织部于199010月对城镇企事业和机关中的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全区城镇企事单位和机关党支部共有203个,经调查摸底,有12个党支部存在涣散软弱问题。在整顿中,有8个党支部的领导班子通过改选进行了调整,调整支部书记6人,调整支部委员5人。通过整顿,对12个后进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支部工作基本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整顿基层党组织,重点工作在农村。在1991年至1992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中,全区农村92个村党支部调整了党支部书记31名。1993年村党支部换届又调整党支部书记26名,1994年,区委按照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围绕当前农村奔小康竞赛活动,在抓小康示范村的同时,又狠抓了后进村党支部的转化工作。1991年以来的四年间,全区92个村党支部,调整支部书记67人,调整面占72.83%,调整后的党支部书记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20人,比调整前增加了15人,初中文化32人,比调整前减少7人;小学文化40人,比调整前减少8人。平均年龄44岁,消除了班子中的老年化现象。

19955月,区委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发[1994]10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区委制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到19976月,全区农村分为三批整顿,共整顿党支部47个,剔除重复整顿的党支部,这次整顿的38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41%199710月,区委组织部按照《重庆市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建设验收标准》对全区各乡镇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建设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这次检查重点放在第二、第三批被列为整顿的后进党支部。

20045月,万盛区委开展整顿农村社区“两新”(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组织及机关的软弱涣散组织的工作。全区共排出需要整顿建设的基层党组织39个,其中农村11个,城镇社区支部6个,公有经济控股企业支部8个,“两新”组织支部2个。其他12个。通过4个月的整顿建设,使39个软弱基层党支部基本转化合格。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基本形成了“能人治村”的格局,一大批“农村能人”当上了“村官”,他们下社入户问计于民,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帮着群众赚,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激发,尤其是2004年,区“5.5”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始终站在第一线,全力参与和组织群众开展救灾抢险、灾民安置、善后救助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2004年上半年,区实现生产总值9.06亿元,同比增长14.5%,是近几年同期的最高增幅。

(四)着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进党的工作制度化

“文革”结束后,区委根据中央、省、市委的安排部署,着力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如建立健全党性党风制度,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制度,

把此项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使党的建设不断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党委实施依法治区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心民心力量

(一)党内整党整风

“四人帮”横行时,帮派势力也渗入党内,造成党的组织不纯,党员思想上混乱,粉碎“四人帮”后,区委在开展对“四人帮”及其帮势力的揭批查斗争中,当时由于党内一党员干部帮派思想严重,对揭批查斗争还有一定的阻力。区委根据中央、省、市委指示和部署,并在市委的直接指导下,及时开展了整党整风。

1.区委常委的三次小整风。

19772月至1211日,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以开门整风形式,着重解决“渗入领导班子资产阶级帮派势力的影响”的问题。1977228日至33日,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在市委和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指导和帮助下,常委一班子人进行了开门小整风。着重总结和检查了前一段时间揭批查“四人帮”运动的工作。19771129日至1211日,区委常委在区委招待所会议室开展小整风,学习党的十一大有关整党整风的文件,认真清理“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在三次小整风中,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了与会人员认识和思想,做到了正本清源。

2.全区整党整风的开展。

19771114日,在区委常委小整风后,区委紧接着作出《关于开展整党整风的安排意见》。当年全区有党委、总支13个,基层党支部225个,党员近5000名。全区整党整风于11月中旬展开,列入第一批整党整风的有区委机关等8个单位的党组织,占全区应完成整党整风任务的15%1978年上半年完成70%,下半年完成15%。每批整党整风时间为三个月。这次整党整风分为整党动员,思想作风整顿、组织建设三个阶段。这次整党整风主要是针对“四人帮”对党的严重破坏而进行的。其中心任务是根据毛主席的建党学说和“三要三不要”(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基本原则,认真解决由于“四人帮”破坏而造成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用不纯的问题。通过整党整风,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了党心民心,以高昂的士气、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充分发挥纪检组织职能部门作用,狠抓党风建设

1.充分发挥纪检职能部门作用。

一是抓正面教育,以上党课,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对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的认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二是协助区委抓整党整风,在整党整风中,各级党委建立了每半年讨论一次党风工作,年终结合总结工作,对照检查党风的制度,并建立了从区委书记到基层支部书记分级负责,层层抓党风工作责任制的制度,形成了层层抓党风的局面。三是抓苗头,刹歪风。区纪委针对群众意见大的不正之风,列为重要工作,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上下配合,一股一股地刹,编写《情况反映》、《情况报告》上报下发,以儆效尤。

2.充分发挥组织部的作用。

1989年区委组织部按照“廉洁、正派、求实、高效、团结”的部风和“五要”、“五不要”、“五坚持”的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五要”即:要维护党的原则,遵守组织工作纪律,要和衷共济,顾全大局,团结进取,要踏踏实实,努力工作,务实创新,要谦虚谨慎,刻苦学习,提高素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腔热情为党工作。“五不要”即:不循私情、任人唯亲;不以权谋私,吃请受礼;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不泄露机密,丧失原则;不犯自由主义,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五坚持即:坚持公道正派,用人秉公而行的原则,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党的优良作风,联系群众,为政清廉,坚持带头执行《党章》和《准则》,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五要”、“五不要”、“五坚持”在1989年北京发生反革命政治动乱之后,对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上起到了很好带头作用。19918月区委组织部制订《关于禁止赌博的规定》,199512月,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对组织部全体干事进行监督的通知》,19977月,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征求部领导廉洁自律等方面意见的通知》,2002年初,区委组织部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20036月,区委组织部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实行责任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局和责任人。区委组织部带头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带头及时贯彻落实区委在各个时期的党风廉政的文件和各项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区党风廉政建设。

(三)开展“创争”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进性

南桐矿区的党内“创先争优”(即创造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从1980年启动,坚持年年进行,由区委召开表彰大会,命名表彰一批在各条战线涌现和评选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基层党组和优秀共产党员在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之中发挥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19943月,万盛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全区党内开展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四好”领导班子,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区党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坚持了14年,开展以“学习、团结、勤政、廉政”为主内容的四好班子活动也有三年。实践证明,两项活动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素质的重要措施,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两项活动,以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根据重庆市委组织部渝组[1994]10号文件精神,决定从1994年起,将两项活动融为一体,在全区党内开展“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四好领导班子、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双创双争”活动。当年“七一”前夕,区委首次命名表彰“四好领导班子”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4个,优秀党务工作者25名,优秀共产党员77名,同时,万东镇党委评为重庆市“四好领导班子”,万东镇五里村党总支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汤家沟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党支部书记王茂贵、南桐化工厂厂长王家渝、万东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付双现等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员,受到市委表彰和奖励。1996年,万盛区关坝镇党委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市委表彰和奖励。2001年,万东镇五和村党支部,中盛小学党支部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林派出所民警雷稼容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员,景星乡党委书记尤帮令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均在当年“七一”前夕受到市委表彰和奖励。

“争创”活动从1980年启动到2004年,先后评选出先进党支部(总支部、党委)515个次,优秀党员2499人次,优秀党务工作者377人次,“四好”班子26个次。从“活动”内容到形式不断充实和更新,坚持与时俱进,使“活动”在党内开展有声有色,使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觉悟方面不断提高,党性不断得以增强,党风党纪进一步好转,受到了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好评。使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凝聚党心民心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万盛区委在党风建设上,区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针对各个时期党内存在的作风问题,常委带头开展整党整风和整顿机关干部作风,开展“创争” 、“三优一满意”、“树形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凝聚了党心民心,促进了改革开放,使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上了台阶。

四、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我们党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性的要求,更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最迫切需要做的工作。1976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区委十分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把队伍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不断扩大党员队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85年,区委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问题,逐一复查,并按政策予以纠正处理,对受到错误处理的党员恢复了党籍;同时针对全区党员年龄日趋老化,女党员和知识分子党员所占比例不高的实际,每年以100名左右的数量发展新党员。特别注意发展青年、妇女、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党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战斗力进一步增强。1985年全区党员总数达到5948名同1978年党员总数4968名相比,增加119.7%。其中,女党员119名,比1978年女党员1050名增加12%,占党员总数的20%35岁以下的党员1035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17.4%,高于各个历史时期,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党员808名,占党员总数的13.58%,比1978年增加6.3%。少数民族员员39名,占党员总数的0.66%,与1978年持平。

1986年以来,南桐矿区(今万盛区下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教育工作。19884月,南桐矿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发展党员工和程序的试行意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条件培养教育的具体步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发展党履行手续阶段应具备的步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99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南桐矿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通知”中说:近几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从严治党”的精神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了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吸收了一批各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入党,状大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但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有的党组织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宏观控制和具体指导不力,党员发展数量呈下降趋势;二是有的党组织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下功夫不够,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簿弱;三是有的党组织没有认真执行《重庆市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履行手续打了折扣;四是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和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做得不够,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和分布状况不均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9912月,南桐矿区委组织部制订《关于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的工作。目前,全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偏少,成为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现在起,经过至少5年不懈努力,使生产第一线党员的状况,有较大改变,基本达到省、市委要求。通知还规定了达到的具体目标,如:在工业企业、工人在30人以上的车间,班组,一般应建立党小组;工人在10人左右的车间、班组,一般应有党员;工段长、车间负责人(含群团负责人)和生产班组长,党员比例一般应达到70以上。

1990年以来,南桐矿区委组织部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认真坚持党员标准和“从严治党”的精神,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下放发展党员的审批权限给具备审批党员条件的党委,重视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和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使党员的文化结构有所提高,年龄结构有所改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1998年的统计,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新党员由1995年的58.5%上升到1998年的74.8%;文化结构中专(含高中)以上由199571.6%上升到1998年的83.5%;生产第一线的党员,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8%。新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占40%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区委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同时也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重在一线、拓宽视野、改善结构、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20043月以来,万盛区委组织部在乡镇进行“农村能人入党”试点工作,并在私营企业之中注意发展党员的工作。

万盛区委组织部在区委的领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党员,使党员逐年增多,党员队伍日益状大,至2005年底全区有党员8655名。

(二)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区委组织部对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经常性的工作,区委组织部与时俱进地开展了对党员有成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在党员教育方面,区委先后开展了整党整风、如何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共产党员怎样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发展商品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学习教育活动,收到很好效果。

在加强党员教育的同时,狠抓党员管理。

加强党员管理,是区委组织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党员队伍建设好坏的标志。“文革”结束后,区委组织部按照中央、省、市委要求,进行整党整风,在整党整风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首先是恢复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这是加强党员管理的主要方法。规定党员必须定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小组活动会,支部党员大会和党课学习。并要求党员不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请假。1985年以来,区委组织部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推行了党员卡片管理制度。党员工作变动,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同时,将党员卡片转移出。当时采用这种办法加强党员管理,起到了管理有序和比较方便的作用。

1988年开展党员“评处”工作以后,基层党组织建立了“四簿三册”,加强党员管理工作。“四簿”即组织生活记录簿、支部党员大会记录簿、支委会记录簿、好人好事记录簿;“三册”即党员名册、党费缴纳名册、积极分子名册。

19896月,区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全区党员使用党费证的通知》,从19897月起全区党员统一使用《党费证》。一直坚持使用10余年。

19917月,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民主评议党员中推行目标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民主评议党员与党员目标管理,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经常性党员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形式。各级党组织在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同时,尽快把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下半年在农村9个乡镇党委普遍推行,城镇在区商业局党委和区工业局党委各选一个党支部试点后推行。

19953月,区委组织部在全区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对在本区内的流动党员,时间在36个月的由原所在基层党组织出具党员证明信(临时组织关系),到现在工作的单位党组织安排其参加党的活动。时间在6个月以上,具有固定地点的由基层党组织开出党员关系介绍信,通过区委组织部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的,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在他们中建立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由党员原单位党组织统一管理,或委托所去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代为管理;外地来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的党员,要把原所在地区县以上党组织部门或县以上企事业单位党委出具的党员组织关系或临时组织关系交给流入单位党组织,流入单位党组负责安排其参加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对流入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也作了具体的8条规定予以解决,让流入党员同样可以在党组织中过组织生活和参加党的活动。同时对流动党颁发流动党员证,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

19967月,根据中央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区委对外出务工,经商的87名流动党员中,符合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出党员,发放了50份《流动党员活动证》。

2002年,区委组织部对外出务工党员实行“一证一书”制度。“一证一书”是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外出务工协议书。并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一年一次民主评议,一年一次集中学习,一年一次思想汇报的“三个一”活动。是年9月,区委组织部再次印发《关于加强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党员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行业区域更加复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对于不断提高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对流出党员的管理作出了7条较为详细并易于掌握的管理规定。对流入的党员管理也作出了4条明细的管理办法。

2004525日,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的意见》,意见决定对全区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

2005418日,区委组织部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对全区党员实行先进性积分管理,采取分层归类,量化指标,积分考核办法。根据党员队伍状况,以党支部为单位,将党员划分为五种类型,并设定相应的基础分。

多年来,区委开展了不同内容的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的思想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模范执行党的政策,遵章守纪的纪律教育和严于律已,廉洁奉公,做合格共产党员的素质教育,同时根据各个时期和不同阶段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使全区党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在各条战线得以体现,党群关系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