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铜梁新时期农村变革

2017-05-16 10:26:15来源:重庆党史网

 

铜梁县党史县志办公室

 

1978年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铜梁县委就开始探索农业生产责任制,并派出工作组到安溪公社民和村、东郭公社晏渡村、双山公社双泉村开始试行了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铜梁县同全国各地一样,迅速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全国农村在实行“分组作业”、“水统旱包”(水田由集体统一耕种,田坎下放给社员个人耕种、个人收获)的基础上,于1981年底普遍推行了以土地户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委与时俱进地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使全县农村焕发出蓬勃生机。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正朝着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一、推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1979年春,铜梁县3894个生产队中,有2044个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占全县生产队数的52.5%,其中以产定工(按规定的面积交粮食给集体确定工分作报酬)的队1849个,三定一奖(定面积、定产量、定工分、超额上交粮食给予奖励)的队195个。当年,据落实责任制的2044个队的调查统计,粮食总产量达16.64万吨,比上一年的14.55万吨增产14.4%,农副业总产值5289万元,比上一年的4360万元增长21.3%,而未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1850个队,粮食总产量达11.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7.78%,农副业总产值3114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2%,分别比落实了生产责任制的队少增长6.62%13.1%,这充分说明了建立生产责任制的优越性。1980年全县推行的以“水统旱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解决了农业生产和分配中的基本矛盾,农业经济有了新发展。

1981年,农业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出现多种生产责任制形式。主要有以下4种:(1)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即生产队集体所有制、基本核算单位,按劳分配不变,由队统一生产计划、统一生产措施,统一支配耕牛,农机具和水利设施等主要生产资料,在统一核算分配的基础上,实行“五定一奖”(即定劳力、定地段、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2)包产到户。土地集体所有,由农户承包耕地,以产定工(或定产定工),联产计酬。(3)包干到户。将耕地按人划分到户、实行劳力、投资、产量、上缴提留大包干,自负盈亏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土地归集体所有,承包户只有使用、管理权。其产品、产值除上交国家税金,完成订购和集体提留外,其余归承包户所有。(4)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多种经营和农村工副业实行专业承包,由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包工时、包产值,联产计酬。经过两年的实践,户营为主、联产承包的责任制和分配形式,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显示了它的优越性。1983年,全县4370个生产队(1979年后,在自愿的前提下,有的较大生产队一分为二)都实行了包干到户的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取消了农业合作化以来实行的按劳动工分分配制度,革除了长期在分配上“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弊端,使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9863月,县委下发《关于完善合作制,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见》,提出了正确处理土地承包、水利设施、集中资产等十个方面的具体意见,开出了以“两田制”形式来完善土地承包的“良方”。“两田制”即是把农户的承包地,按照一定比例划为两个部分,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起不同的作用,其形式有四种:(1)将农户的承包地划分为口粮田和商品粮田,口粮田属福利性承包,一般只承担按面积分摊的农业税;商品粮田属经营性承包,要向集体缴纳一定数量的承包金。(2)将前一种形式中的商品粮田明确为租赁田,收取一定数量的租粮或租金。(3)把适宜种粮的地划分为口粮地和商品粮地,把不适宜种粮的瘠薄坡地作为找钱地,经过改造后发展多种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将承包地按一定时期的预测人口总数化成份数,现有人口承包的地为不变地,为新增人口留出的地为调整地。不变地负担农业税、提留和部分粮食订购任务,调整地交纳一定数量的承包粮或承包金。实行“两田制”的目的,是通过“三改一订”(改平均承包为量力承包,改低偿承包为合理有偿承包,改零星分散承包为相对连片承包,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调动集体和社员双层经营的积极性,并建立健全四个机制:1、保持土地相对稳定和促进土地合理流动的机制。2、土地利益合理分配的机制。3、集体积累的机制。4、增加农业投入的机制。1989年,全县印制了统一的土地承包合同,把农村土地按口粮地、商品粮地、找钱地和租赁地四种形式进行承包,承包期为510年。1990年初,推行“两田制”完善土地承包工作结束。铜梁县不断完善农村双层经营责任制的探索——推行“两田制”,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农委和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前来视察和指导,四川省内外50多个市、地、县的同志先后来铜梁考察学习,有关报刊也进行了报道。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取消定购粮任务后,“两田制”也随之失去了意义。19953月,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意见》铜委〔19953号,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坚持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为核心内容的完善土地承包工作,《意见》指出,在完善土地承包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属性原则;(2)坚持自愿互利、协调一致的原则;(3)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4)要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5)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稳定承包关系。随铜委〔19953号文件下发后,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县政府农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在巴川、小林、双山等乡镇进行了第二轮土地承包的试点工作,此后在全县铺开。县里统一印制了由重庆市规定样式的土地承包经营证书21万本,于当年620日前填发到土地承包户手中,承包期由原来的5——10年延至15年。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政策。1998年,在稳定原来的承包格局和继续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又将原来15年的承包期再顺延30年不变,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县里又统一印制了21万份土地承包合同和21万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于当年630日前填发到承包户手中。

由于三峡移民安置,退耕还林,国家建设征地和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等因素,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土地出现了有地无证、有证无地、一证多地、人地分离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于2005627开始再一次开展了进一步完善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有46397户承包户重新签订了统一印制的土地承包合同。此次土地承包合同较前几次的承包合同更为全面,新增设了“土地承包情况登记表、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情况、承包地块情况”等内容。在具体操作中,做到了承包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四相符”(合同、台帐、证书、分户登记表)、“三管理”(土地承包流转合同、证书、流转档案)。“两促进”(促进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增强了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严肃性。

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由点到面、上下结合、有领导、有步骤地对农村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983年,县委、县政府对农村长期坚持的“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改革。改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人民政府,设乡长;乡又成立经济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实行政经分离,改变管理体制过分集中,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从事经营管理的形式。县成立农经服务公司,参与流通,兴办实业,解决农副产品的推销和生产原材料的供应。乡成立农经服务站,负责农村合作经济的经营管理,为专业户、个体户、经济联合体提供经营信息。村成立农经服务组,直接从事服务性经营。

为了解决农村基层生产组织对集体财产、土地、山林竹木、果园、水利设施、企业等的所有权和管辖权问题,铜梁县委根据中共中央〔19841号《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19851号《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精神,为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决定组织调查组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调查组在县委书记曾令锡亲自带领下,于1985年冬天在铜郭区、东郭乡晏渡村探讨以生产队为基础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办法。通过多次召开干部、社员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管理制度和办法。调查组通过一个多月的蹲点调查研究,写出了调查报告。19872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19875号文件精神和县委调查组的报告,决定在全县实行“队改社”的工作,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经过近一年时间,完成了全县4370个生产队改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对2200个果园和成片林木进行了专业承包,集体收回了各项欠债530多万元。集体有了组织,经济有了实力,帮助农户解决了肥料、种子、农药、抽水等困难。

1987年,县委书记曾令锡被四川省委邀请到会介绍“队改社”的作法,他介绍的经验受到省里的重视,后来对全省农村普遍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放活土地使用权

19953月,铜梁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意见》规定,允许并鼓励农民通过互换、转包、租赁、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搞活土地使用权,可采取六种形式:

第一,自行转包。农户无力耕种的承包地,可自行协调转包,可以连同使用权、承包权、承包合同一并依法转让。但必须承担上交农业税和提留等义务,不得改变承包地的用途。

第二,集体调节。凡农户转包不出的土地,可集体安排经营,集体可采取牵线搭桥帮助找好接包方,集体可招标承包,也可由集体组织统一开发。

第三,反租倒包。可在不改变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倒包给企事业单位,从事开发性商品农业,也可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统一经营、专业承包。

第四,入股联营。组建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允许社员用承包地使用权入股,实行合作经营,收益按股份配。

第五,地块互换。允许农户自换土地使用权,对零碎分散的承包地,经农业社同意,农户间可以互调承包地或非耕地。

第六,实施“五荒地”使用权拍卖。对长期撂荒的荒山、荒坡、荒地、荒滩、荒水,以及效益不好的林场、果园、茶场、棕场等经合作社同意,按照县府[1994102号文件精神实施使用权的拍卖。

实施以上一系列政策后,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据2001年底统计,土地流转总面积10万亩,占耕地面积15%左右,涉及农户3.7万户,其中包出面积5万亩,转出面积2万亩,反租倒包0.5万亩,土地撂荒面积1.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8%,涉及农户0.41万户。2004年县政府又出台优惠政策,每亩补助15元,复耕撂荒地1.23万亩,每亩补助5元蓄留再生稻18万亩。实施4200亩油绿豆示范片,免费为农户每亩提供1.2公斤种子。稻谷实行每公斤1.4元的保护价收购,使这一年增产粮食3.31万吨,农民人平增收200元。县委出台优惠政策加速了土地流转,减少了土地撂荒。

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1996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一个发展战略。这是针对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城镇转移,今后农村谁来种地,提出的新的发展路子。

2002年初,重庆市委副书记聂卫国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深化农村政策的根本趋向,解放以来全国进行过两次农业重大改革,一次是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一次是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迅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两次改革都是停留在传统农业基础之上,城乡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加大。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次产业革命。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形成农村土地进行成片规划生产,土地有序流动。它必须依靠龙头企业带领去实现,少数人带领多数人致富。因少数人才有管理能力,有驾驭市场的能力。

1999年初,为实施农业产业化,铜梁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制定了土地政策、收费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投入政策、流通政策、人才科技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优惠政策。2001年初,县委、县政府又发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和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的利益机制,促进农业升级换代,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2005年,铜梁县农村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县实现农业产值22.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0年增长27.8%,年均增长5%。实现农业增加值13.82亿元,比2000年增长21.6%,年均增长4%。主要农产品,其中粮食产量达37.07万吨,油料产量4062万吨,肉类总产量7.05万吨,禽蛋产量3.77万吨,蚕茧产量3505吨,水产品产量1.258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5%25.5%55.5%406.2%97.1%18.1%。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林、牧、渔、服务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52.32.031.78.25.8,调整为39.81.551.25.61.9,畜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内部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行业,农产品商品比率由2000年的57%提高到65%,农业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务收入达8.14亿元,同比增长10%,培育市级龙头企业4个,全年销售收入达4.18亿元,同比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63元,同比增长12%

五、组织万家专业大户齐奔农业产业化

20021月,县委、县政府根据党中央和重庆市召开的农村工作会精神,发出了《关于开展“万家专业大户齐奔产业化经营”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02年起在全县开展“万家专业户齐奔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文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铜梁县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中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分散的农户存在着市场信息的闭塞性、生产选择的盲目性、家庭经营上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封闭性、商品交换的滞后性等问题,难以成为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只有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专业大户才能实行科学种植、养殖、加工、经营。只有发展专业大户才有利于产品经营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行规模经营,才能加速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紧紧围绕铜梁县农业“三大工程”、重庆市“百万工程”在铜梁县实施的七大项目,实行行政+技术+业主的模式培植专业大户,发展龙头企业以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县委在22327日,组织召开了万家专业大户齐奔产业化经营活动动员暨培训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副局级以上干部226人,科技人员708人,专业村党支部书记129人,农村专业大户801人。会议表彰了2001年度“六好党委”、“五好村党支部”,蚕桑、禽蛋工作先进单位及种养专业大户等。同时还与巴川、土桥等33个乡镇签订了蚕桑、畜牧、退耕还林目标责任书。进行了四天的培训,培训内容有畜牧、茶叶技术、蚕桑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商贸、营销等知识。

开展“万家专业大户齐奔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县里采取的措施是:(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全县的农业科技人员、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政干部加强教育,帮助提高对开展活动的认识,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二)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各乡镇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对需要流转的土地挂牌通告。坚持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实行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季节性承包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实现土地规范经营。(三)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县上建立了农业产业化服务商会。各乡镇依托县农业产业化服务商会,吸纳专业大户、建立农业产业化服务商会分会,定期发布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信息,提高农民和专业大户的组织化程度。(四)优惠用地改革。专业大户在尚未确定使用权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水上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可采取承包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凡专业大户发展种养业修建棚圈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修建临时房舍的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免收有关规费。(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县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一部分作为专业大户的发展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起较大推动作用的专业大户给予资金扶持,帮助他们扩规上档、做大做强。(六)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全县所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抓农村和农业工作的行政干部与专业大户挂钩,实行“行政+技术+业主”的模式,对专业大户从生产、加工、运销等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到2002年底,全县有746名科技人员,605明行政干部联系指导2436户专业大户。全县县、乡镇级专业大户已发展到3523户。其中,县级专业大户1247户(种植业175户,养殖业948户,加工运输业124户),乡镇级专业大户2276户(种植业401户,养殖业1770户,加工运输业105户),专业大户总数比2001年增长2.2倍。随着专业大户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农业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迅速出现,有大庙镇的“禽蛋协会”、“兔业协会”、斑竹乡的“水产协会”,水口镇的“粉葛协会”、“使君子”协会,平滩镇的“西瓜协会”等29个中介组织,11个专业合作社,15个综合服务社。2006年,又新建和规范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协会16个,发展农村消费安全放心店30个,建立基层丰谷农资连锁超市20个。各种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31062户,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6.8万亩,水产面积1.9万亩,饲养畜牧93.8万头,禽类饲养800.6万只。这种“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结为一体,更加密切了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

六、乡镇企业超常发展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铜梁县的乡镇企业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导下,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一)改制前的乡镇企业

铜梁县的乡镇企业,始于1958年兴办的社队企业,从社队企业雏型到1977年,近二十年时间,社队企业始终处于计划经济中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加之十年“文革”动乱,社队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发展非常缓慢。直到19776月,县社队企业局建立,才有了正规的管理机构。19841月,县社队企业局更名为“铜梁县乡村企业管理局”, 7月,又更名为“铜梁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归县农办管理。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933月,根据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中:“要健全和充实各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省乡镇企业局恢复为省一级局,强化乡镇企业服务”的精神,县委决定撤销“铜梁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成立“铜梁县乡镇企业委员会”,划归行政口。与此同时,将机关人员增编到40人,并设立一室六科。

为了把乡镇企业管理工作落实到基层,从19771979年,分别在安居等10个区成立了区社队企业办公室。随后,全县60个公社(乡)相继成立公社(乡)企办室,由各区、乡党委的一名委员具体领导管理乡镇企业工作。同时,为了协调计划物资、保证企业产供销畅通,为企业产前产后服务、搞好劳动安全生产、组织劳务输出、承接工程、集资融资、财务审核等,从1978年至1992年,县里同意,先后成立了乡镇企业供销公司、矿业公司、建材建筑公司、贸易公司、酒类公司、投资公司、服务中心、审计事务所等事业机构,各区乡先后建立乡镇企业供销经理部。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必由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观念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县委、县政府于1980年召开全县社队企业工作会议。会议根据铜梁县发展社队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四川省委书记李子元在全省社队企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加速农业机械化,消灭三大差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明确提出,社队企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持大发展的方针。并根据铜梁县自然资源实际,着重发展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小水电站、建筑建材、运输、以及服务性等行业。同时还特别强调全县各级机关大力协助支持社队企业发展,把社队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这次大会,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吹响了进军号。紧接着,安居丝厂(1600绪后扩为2400绪),关溅丝厂(2400绪)首批骨干社队企业开工建设。随后规模较大的民新公社机械化打米厂、赛龙公社联办食品加工厂、东郭公社白酒厂、土桥页岩机砖厂、侣俸淀粉厂、西泉安瓶厂……以及建筑承包工程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铜梁发展壮大起来。

198311月,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牧厅《关于社队企业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川办发〔198319号),专门召集各区、乡分管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研究乡镇企业深化改革,布置抓好企业承包、租赁的实施方法、步骤。通过试点,在全县886个乡镇企业中,实行承包责任制的企业达735个,承包产值2412万余元,利润147万余元。由于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中落实了奖惩兑现,加上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工作逐步到位,全县乡镇企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1985年,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7年的583万元上升到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首次超过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9296万元)。为此,省奖励县乡镇企业局一台北京牌小轿车指标。在这期间,乡镇企业五大行业(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其它)中,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均有大幅度增长。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8004个(含乡、村、组办、联户和个体),职工38345人。同时出现100万元产值的企业5家:安居丝厂、关溅丝厂、铜梁玻璃厂、涪江食品厂、铜郭水泥厂。此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改善,新建扩建工程大增,又直接推动了乡镇企业建筑公司、建材业快速发展,全县建筑队(公司)发展到105家,建筑从业人员1.2万余人,创产值3904万元。水泥、砖瓦产量同时大幅增长,水泥年产2.6万吨,砖年产1836万块。煤、电、白酒、日用玻璃、制革、制茶、糖果、淀粉、饲料、农具以及餐饮服务业等企业也遍地开花,其中混合饲料产量,1985年比1984年增长了三倍,年产1208吨,大大促进了全县畜禽养殖业的快速上升,当年生猪发展到475449万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1990年、1993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条例》和《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重庆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这些条例、决定、政策规定,为乡镇企业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重庆市政府提出发展乡镇企业“三个不受限制”的策略(乡镇企业只要立足当地资源,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除国家法律规定外,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受限制;只要产品质量高、销路好,又有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措施,项目规模大小不受限制;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发展速度能多快就多快,不受限制)。并强调指出:各级有关部门继续执行“放胆、放手、放权”的方针,为乡镇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对个体、私营企业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和市里的精神,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资金引进、企业登记、税收征免、人才培训、安全环保、承包奖励兑现等,使乡镇企业有了一整套又好又快的发展机制。到1993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初步出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当年总产值创9.9亿余元(1992年总产值7.025亿元),企业1.5万多个,从业人员6.64万人,实现利润2515万元。此外,在产业结构、产品开发上也出现很大变化,由过去较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的零星小企业、转向有较高科技含量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上100万元产值的企业已有43家,达1000万元产值的企业8家)。生产的蛹蛋白、铝型材、镀膜玻璃、NKP50铃刹车鼓等产品填补了铜梁县乡镇企业的空白。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也在深化改革中转变,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集体所有为主,开始向“公有私营”、合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演变。

1978年到1993年这一时期,铜梁县乡镇企业始终处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优越政治环境中,因而乡镇企业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人们惊叹:“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这一崛起,彻底改变了铜梁县国民经济长期落后的面貌。

(二)改制后的乡镇企业

19947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机制条例》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关于重庆市国有小型工业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行意见的通知>》,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8月,在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县长周尚军代表县委、县政府作题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动铜梁县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讲话。讲话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全面阐述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实施改革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问题。会后,在全县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以及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掀起了一场产权制度改革高潮。

铜梁县乡镇企业在原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公有私营等改革探索中,对 企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核心的产权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活力不够、效益低下等问题。县委根据农业部〔19945号文件《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精神,制定出《铜梁县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铜改组〔19974号),全县乡镇企业于1997年开始了产权制度改革。由于乡镇企业点多面广,具体问题多,改革难度大,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县委从县直机关抽调80多名干部组成5个工作队,每队分成4个工作组,深入33个乡镇指导改革工作,同时又从各企办室、派出所、合作基金会抽调266人,深入企业,按照改革程序,采取“一厂一策、不搞一刀切”的办法,精心组织实施。历经一年多的艰苦细致工作,到1998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其改制企业共341家,其中拍卖131家,改为股份合作制67家,租赁87家,解体35家,其它形式21家。通过改制,创新了乡镇企业经营机制,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乡镇企业改制的同时,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颁布实施和县政府《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通知》的出台,使铜梁县乡镇企业在发展空间、投资保护、贷款税收、使用土地、矿山开采、人才引进培训、经济技术合作等优惠政策更加规范宽松。因此,从改制到贯彻落实《乡镇企业法》仅两年多的时间,铜梁县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出现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奇迹。1997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16.18亿元,总利润587万元。而到1999年,企业总产值突破25.81亿元,总利润4419万元。这一跳跃式发展,首先源于改制后,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1998年,企业共投入1.25亿元)形成新的增长点。其次是时逢城乡拆迁、房屋改扩建市场拉动,促进建筑建材业快马加鞭,仅建筑安装企业,当年就创总产值10.75亿元。建材业中的水泥、砖瓦、铝型材、预制件、民用玻璃等都迈上新台阶。各类机砖年生产量达7亿多块,水泥40万吨,都创下历史新高。另外机械制造、矿产、羽绒、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产品产量都有大的突破,其中煤年产首次达40万吨。羽绒加工业也在逐步形成新兴产业。

全县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后,县工业经济产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国有、集体)为主演变成多种所有制结构:既有国有企业,又有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还有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对这一重大经济基础的改革变化,县委立即跟进了上层建筑改革,适时调整了企业行政管理机构:19993月,将县工业局、县乡镇企业委员会、县经协办撤销,合并到县计划经济委员会(保留乡镇企业管理局牌子)。乡镇企业行政管理职能随之划归县计经委;20017月,又撤销县计经委,组建新的铜梁县经济委员会(挂乡镇企业局牌子),其乡镇企业行政管理职能随之划归县经委。

改制之后,虽然乡镇企业行政机构撤销,但县委在统筹全县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仍然是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2000年开始,在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实行招商引资、加大企业投入,实施“四梁八柱”工业体系和“兴工富民强县”战略,以及在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建设渝西工业大县的若干意见》中,围绕重庆市对乡镇企业提出的“五业一园”的发展思路,县委积极主动抓住这一改制后难得的机遇,精心策划,创建了金龙工业园区和乡镇企业特色产业基地,为企业大发展筑巢引凤。与此同时,县里还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推进技术革新改造,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引进中外合资企业,开展工业二十强评比等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措施,极大地改善了铜梁县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乡镇企业在几年时间内实现了飞跃式发展。2000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29.91亿元,总利润6697万元,而到2006年,总产值突破101.38亿元,总利润4.65亿元,上交税金3.12亿元,这三项指标,都创下了乡镇企业历史新高。同时上规模(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0个,其中上亿元的企业8个,另外在乡镇工业门类的发展也有了重大突破,已不局限在过去一般的农副产品和一般的工业产品加工,而在制药、锶盐、碳阳极、化工、磁材、羽绒、纺织、冶金机械、机制纸等为铜梁县乡镇工业门类锦上添花。其次在企业的投资规模,也创下了新高,投资6.7亿元的金江水泥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红蜻蜓鞋业有限公司均在铜梁县金龙工业园区落户投产。

铜梁县乡镇企业以它独特的发展模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县委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改革开放、改制创新,一路风尘、跨越发展,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它必将融入到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大中小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下更辉煌的业绩。

七、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200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确定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重点基地区县(市)及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批准铜梁县7个百万工程:(1)百万头草食牲畜产业化工程。(2)百万头优质瘦肉型猪出口创汇产业化工程。(3)百万优质蚕茧产业化工程。(4)百万吨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工程。(5)百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化工程。(6)百万亩笋竹产业化工程。(7)百万亩甘蓝型黄籽油菜产业化工程。县委及时应对“入世”给农业带来的冲击,抢抓市里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的机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2002年,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开局良好。(一)百万担优质茧产业工程:实现发种92391张,比上年增加9995张,增长12.1%;产茧5.57万担,比上年增长12.7%;人平桑园、人平发种、人平产茧位居全市第一,绝对产量居全市第二;(二)百万头优质瘦肉型猪出口创汇产业工程:全县生猪出栏量达到55.8万头,较上年增长18.6%,瘦肉型猪出栏量达到13万头,增长11.4%。全县引进“洋二杂”、纯长白或约克母猪900余头,建立了PIC父母代种猪场1个,有种猪20头;引进杜洛克种公猪8头,为生产“洋三元”商品猪准备了第二文本。(三)百万头草食牲畜产业化工程:承担了国家投资460万元的牧草建设任务。种植黑麦草,黄竹草等8万亩;出栏肉兔194.8万只,山羊饲养量达到17.9万只,出栏量达到11.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46.1%33.3%40.6%。奶牛饲养量达到320头。全县饲养肉兔1000只以上的大户已达156户,5000只以上的大户已达21户。(四)百万亩笋竹产业化工程:已调麻竹、杂交竹、绵竹等优良品种17.5万株,育苗300亩,产苗60万株,造笋竹两用林10000亩。(五)百万吨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全县推广K926D323,新优系列等优质稻25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2.8%。在16个乡镇建立了优质再生稻生产基地14.2万亩,产优质再生稻谷2130万公斤。在5个乡镇建立了2000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1009.2亩种子繁育基地。(六)百万亩甘蓝型黄籽油菜产业化工程:在安居、白羊、围龙等乡镇示范种植1万亩,效果较好。(七)百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化工程:以重庆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和正帮现代农业公司为龙头,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500亩,其中新发展花卉苗木450亩,发展花卉大户29户。以上七个项目,当年在市里争取资金287.3万元。

2005年,县里继续以百万工程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取得阶级性明显成效,呈现出全面深入推进,整体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重点抓好“222工程(20万亩纸竹工程、2000万只水禽工程、20万担蚕茧工程)的基础上,同时统筹抓了优质生猪、优质草食牲畜、无公害蔬菜、名优水产蚕桑等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一是以“重庆市100万头出口瘦肉型猪项目”为依托,努力提高生猪品质,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61万头,其中优质瘦肉猪出栏30万头,生猪年收入5500万元。二是以“重庆百万草食牲畜工程”为支撑,着力抓好肉兔和奶牛发展。肉兔年出栏量达到280万只,山羊饲养量达到23.2万只,建立了奶牛饲养园区,奶牛饲养量达到600头,弥补了铜梁县无奶牛的空白,草食牲畜年收入达到8000万元。三是水产品产量达到12580吨,渔业产值12150万元。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5.87亿元增长到20.42亿元,年均增长6.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培育了蚕桑、水禽、纸料竹、草食牲畜等农业主导产业,市县级龙头企业达到66家,各类专业大户达到7300余户,专业大户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24.4万人,劳务收入9.2亿元。

八、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

铜梁县的城镇建设,起步于1985年。20多年来,县委始终坚持“一心五点两轴多点”(“一心”即以巴川镇为中心,“五点”即旧县、安居、蒲吕、平滩、虎峰5个镇,“两轴”即铜合路、铜大路,“多点”即各个乡镇)的发展思路,把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狠抓集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从1985年起,县委开始着手城镇建设规划,其间,县委对巴川镇即县城进行了三次总体规划修编。到20048月,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20平方公里,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了各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46.77平方公里,编制完成重点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14.8平方公里。

1985年,县城实有房屋建筑面积659779平方米,在“十五”期间,县城房屋建设就完成311.8万平方米,是1985年的5倍。随着县城大拆大建大发展,铜梁的市政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道路宽了、多了、长了。巴川镇有大小街道89条,长约50余公里,是1985年的7倍,亮丽的白龙景观大道宽58,长3.2公里。1985年,巴川镇只有桥梁7座,到2005年有桥梁21座,最为壮观的白龙大桥和金龙大桥,桥栏杆上雕刻有龙的图案,白龙大桥4柱顶部,有4条各异的龙,非常壮观。县委为解决巴川镇居民的吃水问题,两次改变取水点。1991年建成铜梁县双寨水库第二水源,1998年投资4600万元建起安居琼江取水点,为铜梁县城的第三饮水源。2005年,在巴川地区(不含住宅小区和办公小区)的通讯网络路线有50多公里,固定电话(座机)3万余部,无线小灵通2万户,此外还有铁通的有线电话,移动、联通的无线电话,电信宽带,构成巴川地区及全部整个通讯网。巴川地区有高压线路9条,共103.857公里,低压线路90多公里,变电站两处,天然气管线105公里。到2006年底,县城建有大小广场4个,其中,具有“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明月广场,场地面积34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

县城建设大发展,带动了村镇建设大发展。1999年,县委根据渝委发〔19993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确立了“立足本地资源,突出地方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在旧县镇实施了城镇天然气安装工程,大田街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万寿街路面改造,新建了3000平方米的金钟广场,完成场镇公厕,垃圾台改造和路灯安装,并按中心镇风貌设计实施铜合路场镇风貌建设;在安居镇着力实施文化名镇保护工程,出让经营权,引进业主投资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禹王宫、县衙门建成古镇  博物馆,将城隍庙、元天宫和迎龙门片区进行整体开发,对火神庙街、大南街门面进行仿古维修,完成北门片区5万余平方米建筑外观的风貌处理;建设北门休闲广场,修建北门至迎龙门滨江路,恢复西街沿江吊脚楼,将北门片区建成居民休闲活动中心。在蒲吕镇抢抓机遇,创造场镇发展的新优势,“铜梁第二工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茶。旧县、安居、蒲吕镇先后被重庆市建委、市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市级试点小城镇和市首批启动的市级中心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总投资达5.25亿元,新建城镇道路54.24公里,人行道87.9公里,新建公厕35座,垃圾站49座,人行道植树6.1万株,绿化9.6万平方米,实现了每个镇场镇的道路绿化。在注重场镇建设的同时,居民住房条件也有了根本性变化。全县小城镇住房投资5.28亿元,新建改建房屋210.31万平方米,全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同时,通过制定零税费政策,大力推进农房建设,新建、改建农房330万平方米,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九、农村税费改革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委在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一是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职能分离、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农业基层服务体系。全县整合组建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把乡镇农经管理由事业性质转为政府职能,把原农经站事业人员招录为公务员,将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改变了过去农业服务机构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并存的状况,基层农业服务手段和能力得到加强。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两社两化”(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连锁化)为重点,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1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81个,综合服务社75个,中介协会57个,入社农户2.6万户,入股资金540万元。三是实现了铜梁农业信息网与“重庆农业信息网”、“中国三峡农业科技网”的互通,开通了农业“110”服务热线电话3部,实现了县乡农业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初步实现服务体系多元化。四是创造性地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加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从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组建“农村工作团”,千名干部住村社,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科技干部帮扶千家万户齐奔产业化。实施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管理体制,放活了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2001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013号)、《重庆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立了“铜梁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简称税改办),负责农村税费改革的日常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乡镇统筹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县委根据“调整农业税政策”中“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的有关原则,确定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为656324亩,扣除按政策规定可以核减的土地面积为64967亩后,实有面积591357亩。确定全县按平均每亩550公斤分别核定各乡镇的常产标准,全县农业税税率为7%,计税价格按重庆市政府统一确定的价格严格执行。全县部分乡镇在农业特产税土地上生产的柑桔、黄花、蚕茧、淡水养殖等农业特产品,只征收农业税,不征收特产税。特产税坚持据实征收、不搞按人头或土地平摊。

农村税费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保证改革整体推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县委采取了相关配套措施:一是进一步清理各种涉农收费项目,规范农村收费管理;二是积极稳定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四是改革完善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县、乡村之间的分配关系;五是加强农业税征收征管,规范征收行为;六是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过组织宣传培训,并实施其方案和配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得到很大实惠。1999年,全县农民负担总额为7276万元,人均负担102.38元。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及附加费3309万元,农民人均负担55.81元,减少46.57元,减负45.49%。当年10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铜梁县召开了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现场会,重点介绍了铜梁县农村税费改革的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此后,县委、县政府结合铜梁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如:20027月,县委同意在全县推广庆隆乡探索处理农村撂荒地的经验,对各种原因形成的农业土地撂荒,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重新明确土地的经营权。这一经验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土地使用率。20032月,县委发出《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代理的通知》。《通知》规定:从11日起,乡村财务委托乡镇管理,由农业服务中心和财政所明确23人管理记账。同时,对代理原则、代理范围、代理机构职责作了具体规定。县“税改办”、县财政局分别发文,明确了农村财务代理工作人员职责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有关问题。当年,农民负担继续减轻。20047月,县委又出台《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从当年起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农业税价格由每公斤1.04元降为每公斤1元,免征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005年,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及附加,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缴粮纳税的历史。农村税费改革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进行的专项改革,深得群众好评。广大农民发自肺腑地感叹:“几千年的皇粮不交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办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铜梁农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后,县委全面实施中央对“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统筹城乡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战略方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减轻农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今天,铜梁农业按照“调优品种结构、调大生产规模、调新耕作制度、调活流通渠道”的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焕发出蓬勃生机,铜梁农业发展前景将更加辉煌。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