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朱德与刘伯承的相遇相知

2022-08-03 10:31:24来源:红岩春秋杂志社



水新营


朱德和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他们都出身旧军队,在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中,对旧军队的黩武争权深感厌倦,于是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长为开国元帅。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和刘伯承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泸顺、南昌共同举义

朱德是四川仪陇人,刘伯承是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朱德于1911年夏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进入滇军。由于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很快被提升为少将旅长,成为滇军名将。后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1912年底,刘伯承从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毕业后,在川军中历任旅参谋长、团长、川军东路讨贼军第1路指挥官等职,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是颇负盛名的川中名将。

在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刘伯承和朱德相识最早。1917年,四川军阀熊克武委任麾下团长刘伯承为代表,与盘踞川南的云南军阀唐继尧部谈判,共同进攻四川另一军阀刘存厚。谈判中,刘伯承结识了唐继尧麾下旅长朱德。然而,到了1920年,熊克武打着“川人治川、驱逐客军”的口号,又与刘存厚等四川各路军阀联合,将驻川滇军驱逐出川。刘伯承率部与朱德所部作战,滇军接连败退,损失惨重。刘伯承和朱德在军阀混战中,找不到国家的出路和自身的方向,陷入迷惘。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记述了朱德回顾自己和刘伯承的经历:“人们走着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做了军阀而不思悔改;有的人随军阀入泥潭,但最终找到了新的革命道路;也有人看到了新的道路,却因为过去中毒太深而不能自拔。许多国民党军人变成了新军阀。而刘伯承和我则找到并走上了新的革命道路。”

1922年初,朱德离开云南,去上海寻找中共党组织未果。9月,他前往欧洲留学,经周恩来和张申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苏联学习军事。

1923年,刘伯承率部与北洋政府部队激战,腿部受重伤。在成都治伤期间,吴玉章、杨闇公经常看望他,对他的人生之路产生了深刻影响。1926年5月,经杨闇公和吴玉章介绍,刘伯承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同年夏天,朱德回国,受党的委派,策动四川军阀杨森易帜参加北伐。

北伐开始后,中共重庆地委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在川中若果我们要扶起朱德、刘伯承,造成一系军队是可能的。”并提出由刘伯承组织旧部,在泸州、顺庆(今南充市)一带发动武装起义的具体方案。中共中央赞同此方案,并派人来加强军事运动。

1926年11月中旬,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等人在重庆刘伯承家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他们根据中央的意图,成立了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地委书记杨闇公兼任军委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

12月1日和3日,泸州、顺庆起义先后爆发。起义部队很快占领泸州、顺庆两城,但遭到敌人猛烈反扑。1927年1月下旬,刘伯承奉命到泸州重整起义部队,取得明显成效。最终,泸顺起义在四川军阀的镇压下失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独立掌握武装力量、举行武装起义的一次勇敢尝试,泸顺起义为党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1927年7月,刘伯承历尽艰辛,辗转到达武汉,找到党组织。朱德兴奋地握着他的手说:“伯承同志,你们辛苦啦,你来得太及时了。”受党组织委派,他们随即赶赴南昌。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南昌起义,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起义军在广东大埔三河坝进行分兵:主力部队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奔赴潮汕作战;朱德率其余部队约4000人留守三河坝,掩护主力进军潮汕。起义军主力在潮汕作战失败,刘伯承潜往香港后转到上海。 

长征途中并肩斗争

1927年底,刘伯承奉党组织委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发动湘南起义。4月,率部与毛泽东部在井冈山会师,随即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1930年夏,刘伯承学成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并翻译苏军条令、举办短期军事训练班。1932年1月,刘伯承到达江西中央苏区,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朱德。朱德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向刘伯承详细介绍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情况。随后,朱德又为他引见了毛泽东等同志。

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刘伯承调任红军总参谋长。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他协助朱德、周恩来在前方作战,取得了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独断专行,驱使红军与强大的敌人硬拼。刘伯承不同意李德的错误指挥,同他发生激烈争论。李德大声斥责刘伯承,以嘲笑的口吻说:“你连一个参谋的水平都不如,亏你还进过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4年10月,刘伯承被撤掉红军总参谋长职务,后降任红五军团参谋长。这是刘伯承从军以来第一次遭到罢免。对此,朱德虽做过努力,但也无济于事,只能靠彻夜长谈和散步来劝慰刘伯承。不久,他们随中央红军长征。

12月18日,在黎平会议上,中央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于湘西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朱德提议恢复刘伯承的红军总参谋长职务。当时红军西进贵州、四川,正需要有在这一地带作战经验的将领,这一提议得到中革军委的批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刘伯承与朱德在会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拥护毛泽东指挥红军。会后,刘伯承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组织指挥了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等战役,使红军部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会理会议后,刘伯承担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率先遣部队斩关夺隘,为全军开辟胜利道路。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自恃枪多人多,向党闹独立、争兵权,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为团结和教育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1935年8月,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决定,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大军继续北上。朱德、刘伯承与张国焘一道,随左路军前进。部队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的反党野心进一步暴露。他用各种手段欺骗和裹挟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红五、红九军团掉头南下,向川康边境的天全、芦山一带退却。

刘伯承和朱德在处境十分危险的情况下,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朱德据理力争:“我和伯承同志来左路军工作,是执行党中央的决定。我的任务是同四方面军的同志们一道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共同北上。既然你们现在不肯北上,那我就只好等待,但决不能够丢下党的工作就走。朱毛,朱毛,人家外国人都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哪有朱反对毛的?”刘伯承也挺身而出,支持朱德:“毛主席早就说过,南下是绝路,是对我们极为不利的。可是有人却说北上是‘逃跑’,只有南下才是‘革命’的。谁是谁非,将来会越来越清楚。我们一定要坚决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路线。”

1936年1月,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致电张国焘,称“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红四方面军遂继续北上。

同年夏,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历尽千难万险到甘孜地区,同左路军胜利会师。在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的坚决斗争下,同时应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张国焘被迫同意与红二、红六军团一起北上,和中央红军会师。

互相祝寿称赞功绩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司令,刘伯承任129师师长。1937年9月,刘伯承率领129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创立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2月,朱德率八路军总部向太行山区挺进。当时,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离得不远,刘伯承经常到总部向朱德汇报和请示工作,同他商讨游击战法。同时,部署所部严密监视日军行动,不断粉碎日军的“扫荡”和阴谋暗杀活动,全力保障朱德和总部机关的安全。

1942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纠集重兵,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大“扫荡”。刘伯承带领129师指战员和根据地人民与日军进行艰苦的斗争。

这年冬天,恰逢刘伯承50岁生日。129师拟为刘伯承祝寿,并以电报的形式,向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请示,毛泽东、朱德等欣然同意。于是,这场由129师政治部发起的庆寿活动,上升为由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批准和决定的重大政治活动。为刘伯承祝寿的目的,一方面借以提振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士气,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向外界展现八路军的风貌。

12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为刘伯承祝贺50寿辰的新闻。同日,朱德在《解放日报》发表《祝刘师长五十寿辰》,给予刘伯承高度评价,称他“尽瘁于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他今天虽已弹痕遍体,须发斑白,但仍不知疲倦,刻苦奋发,任重致远”“律己严,待人宽,谦恭和蔼,身为群众表率”,他在军事上“不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创造很多。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朱德还题诗相赠:

戎马生涯五十年,凭歼日寇镇幽燕。

将军猿臂依然健,还我山河任仔肩。

彭德怀、邓小平、叶剑英、林伯渠、吴玉章、陈毅、杨尚昆、罗瑞卿、滕代远、陆定一等,也通过诗词或文章的形式,为刘伯承贺寿,赞颂他为抗日和革命所做的丰功伟绩。

朱德、刘伯承两家情谊甚笃。早在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刘伯承托徐向前将他的长子、尚在嗷嗷待哺的刘太行送回延安,交给朱德夫妇代为照顾。他们待太行像亲生孩子一样,太行管朱德叫朱爸爸,管朱德夫人叫妈妈。1943年8月,刘伯承偕夫人汪荣华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两位老战友又见面了。刘伯承夫妇经常带刘太行看望朱德夫妇,有时就在朱德家打牙祭。刘伯承还亲自下厨,为朱德夫妇做四川小吃担担面。抗战胜利后,刘伯承赶赴晋冀鲁豫根据地,又把刘太行托付给朱德夫妇。

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60岁生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从11月29日起接连三天,延安城大张旗鼓,党、政、军、农、工、商、学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中共中央及各中央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题词、撰文、致电,以示祝贺。

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区全体将士发来贺电:“谨以无限敬意,恭祝你永远健康,永远领导着人民解放事业走向胜利。……我们在本月展览和表演自陇海战役以来五次战役中缴获蒋军进犯军之各种口径六百二十九门炮及十八辆轻重坦克车,以示庆祝。”

刘伯承还撰文赞颂朱德:“总司令参加革命以前,生活优裕,即不升官发财,亦足以度其舒适之一生,然当其一日认识革命,即弃如敝屣,义无反顾。以后在任何困难之前,坦然如坐春风,尤足使人深深感动。”

尽心竭力创办军事学院

1949年11月,刘伯承与邓小平率部进军大西南,为巩固西南边疆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1950年,中央军委决定,在战争年代创办的各类学校的基础上,改建适应现代战争条件的正规军事学校,各军兵种都要创办自己的专业院校,全军首先创办一所综合性陆军大学。得知这个消息,刘伯承萌生了投身军校教育的念头。

7月,刘伯承给中共中央写信,请求辞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参与筹建陆军大学。不久,毛泽东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和朱德联名回信:“现已批准刘伯承同志的请求,请你将西南方面的工作交给邓小平和贺龙同志,早日来京筹建陆军大学的相关事宜。”10月27日,刘伯承离渝到北京,朱德亲自到机场迎接。

11月,刘伯承顶着凛冽的寒风寻找合适的办学地点,朱德说“我和你们一起去看”。朱德、刘伯承等先坐车到府右街附近原北洋政府陆军大学旧址,但那里的建筑不大适合于现代教学。后来,一行人驱车到西郊红山口,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接着,他们向西到永定河沿岸,又向东折回到八里庄忠烈祠。他们兴致勃勃地察看地形、水源,朱德边走边讲战争年代看地形的笑话。由于当时这一带供水、供电困难,最终只好放弃。为办好陆军大学,朱德还同刘伯承多次谈话,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早日开学,培养懂得现代战争的指挥员以支援朝鲜战场,也为了减轻财政困难,刘伯承建议把陆大设在南京。中央批准了该建议,并将陆军大学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刘伯承任院长兼政治委员。

为办好这所人民解放军第一个诸军兵种合成的高等学府,刘伯承呕心沥血,在教育训练军事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1954年3月下旬,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以朱德为主席、刘伯承等为副主席的国家考试委员会,对军事学院基本系、情报系的第一期毕业学员进行严格考核。

4月中旬,朱德到军事学院亲自主持基本系、情报系第一期军事理论考试。刘伯承陪同朱德视察了各军兵种教授会、专修室及考场。朱德亲自考试学员,向全体毕业学员致训词,接见了全院教授会主任以上干部,并发表讲话:“军事学院是我军的最高学府,建立三年多来,在刘院长领导下,在苏联顾问同志的帮助下,很有成绩。培养了许多教员,也能传授苏联先进军事科学。希望你们更加努力,把已得的成绩巩固起来,继续钻研,把为全军培养高级、上级干部的光荣任务承担起来。”

1956年冬,刘伯承因为脑病离开军事学院,到上海等地治疗。1957年5月,刘伯承到北京玉泉山休养。当时,朱德也在玉泉山。朱德专门赋诗一首《欢迎刘伯承同志》: 

山村新雨后,红日出层云。

花径朝来扫,笑迎刘使君。

1957年下半年开始,全军的“反教条主义”运动逐步升级,刘伯承首当其冲受到批判。1959年1月,刘伯承从南京移居北京,同年10月担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此时,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但仍积极就军队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等问题建言献策。

“文革”开始后,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被撤销,刘伯承处于赋闲状态,朱德也受到不小的冲击。刘伯承对此非常痛心,经常派刘太行去看望朱德。朱德也牵挂着刘伯承的身体。

1973年,刘伯承搬进北京西郊万寿路新六所休养。当时,他的眼睛不太好,多数时间都卧床不起。正在新六所的朱德听说刘伯承来了,十分高兴,便前去看望。来到二号楼,朱德先见到汪荣华,和她亲切握手,然后由她领着去看望刘伯承。

“朱老总来看你来了。”汪荣华进门就说。刘伯承由警卫搀扶着,从床上坐起。他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双手抱拳:“朱老总,林彪把你害苦了。”朱德关切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刘伯承的身体状况。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因久病不治,与世长辞。

编辑/王尧


== 附件下载==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